甄嬛重生成琅嬅治懿症

第23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38章

说完,容佩转身离去,留下如懿独自一人在房间里。

如懿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她想见皇上,带着脸上的伤痕来到养心殿。

玉氏内乱,弘历不许嫔妃打扰。

如懿对进忠说道:“皇上不愿意见我,我就跪在这里不走。”

进忠无奈地说道:“娴答应,里面都是军机大臣,你跪在这里丢了皇上的脸,只怕皇上会生气,答应还是请回吧。”

如懿自嘲转身,弘历真的绝情。

弘历顾不得管后宫嫔妃的百转千回,正在与官员商量玉氏的问题。

李尹死后,李尹堂弟李赢继承玉氏新王,如今李尹庶子李准长大,发动叛乱,想夺回统治权。

“李赢既然已得我天朝承认,就是玉氏正统的王,大清理应出兵援助。”

“我军已经投入准葛尔战事,恐无暇顾及玉氏,不如等他们两方鹬蚌相争,谁能战胜我们再行加封。”

朝臣们分了两派,一派主张干预玉氏内乱,一派主张隔岸观火。

正在朝臣如火如荼的讨论中,前线战报,李赢荒淫无度,鱼肉百姓,失了民心,已经兵败。

李准斩下他的头颅,悬挂于藩王府外,并对外宣称,不愿再臣服于外族,想独立。

永珹已经入朝,金玉妍火急火燎叫来永珹,询问玉氏的情况。

永珹不解道:“外祖父与外祖母已经搬来京中,额娘还忧虑什么?”

金玉妍拍了永珹脑袋一下:“混账,你若是去西洋了,大清有战乱,你不着急?”

永珹缩着脖子,接受额娘的教育,挑拣了能够让金玉妍知道的事情,说道:“玉氏先王的儿子杀了现任王爷,并且表示不再臣服大清。”

“皇阿玛生气了,要让玉氏把欠大清的全部交出来,不然就讨伐他们。”

金玉妍惊道:“皇上会对玉氏族人出手吗?”

永珹思索片刻说道:“这个儿臣就不知道了,只是若是起了战事,百姓一定是会遭难的。”

金玉妍愣怔片刻,眼中泛起泪花,她哽咽说道:“永珹,你有机会一定要劝说你皇阿玛,不要拿我的族人撒气,有什么事冲着李家去就是。”

永珹安慰金玉妍道:“额娘放心,儿臣会尽力保全我们的族人。”

金玉妍哭着拉住永珹说道:“好儿子。”

永珹安慰金玉妍道:“儿臣虽是大清皇子,不会忘记额娘的母族。”

秦立将景仁宫偏殿翻了好几遍,确认每一个角落都搜到了,才走到如懿身边。

笑眯眯看着如懿,也不说话。

如懿看着她的眼神,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骂道:“一个太监,也配看着本宫。”

如懿说完抬头寻找容珮,看见容珮正在整理被翻乱的东西,放心大胆的对秦立骂道。

“就会拜高踩低,看着本宫失势,连奴才也配来欺负本宫,富察琅嬅的狗。”

秦立笑眯眯说道:“哎呦,小主可冤枉奴才了,奴才看着小主,不是觊觎小主,是看小主的身上还有哪些不合规制的。”

“且奴才自问从不会踩低,只拜高,才能安安稳稳在内务府坐稳总管的位置。”

“皇后是后宫之主,奴才拿出忠心,好好办皇后的差事,也叫小主不忿了吗?奴才对小主向来是心疼的,小主一直在低位,吃的用的什么不是内务府倒贴的?”

如懿咬牙,皇后说她吃青华那个丫头的就算了,秦立竟然敢说,她还吃奴才的。

“本宫,何时吃内务府的了?”

秦立掰开指头算了起来:“小主初入宫,没名没份的禁足重华宫,不是吃的奴才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关于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顶级牛马竟然重生到了高三的那个夏天。这一世,他决定,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嗯……先泼校花一身咖啡!
东吴父老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关于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李东风从2024年重生到了1976年叶卫东的身上。刚重生就发现了父母和哥哥一起算计他,让他去插队不让他去当兵。这不禁让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爸妈,我是你们亲生的吗?其实,他
燕窝鹰
小妍的穿越之旅
小妍的穿越之旅
关于小妍的穿越之旅:小妍神情黯然地转身离去,与那个曾让她开心的世界,彻底诀别。此刻,她的内心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所吞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她,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悄然降
恋语情缘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主角是反派,非好人,多女主,不喜勿入】现代心理学博士萧君临,穿越进名叫《玄幻:我靠团宠体质成就天帝》的小说里,成为龙台山大师兄,但只是书中配角,注定了为主角陈玄牺牲。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萧君临决定改变
她曾说爱我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