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小子翻身记:我有鉴宝真眼

第421章(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21章

这种帝王题在名胜古迹上的诗文,曹嘉宁只能过过眼瘾,不可能将其偷偷带走。

所以,他并未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简单扫了几眼,便转身朝身后的双塔山走去。

双塔山,一左一右,并立在山峰顶部的小平台上。

双峰近景

这两座山峰,均为自然形成,山峰属于典型丹霞地貌,山岩上带有非常明显的层层堆叠岩状结构。

两具岩峰矗天而立,上丰下锐。

双塔山北峰略高大一些,高约35米,底部周长74米。

南峰稍小,高约30米,底部周长34米。

相传,两座不相连的山峰,本为一体,因为风吹日晒,中间位置产出眼中的风化。

中间位置山体脱落,山峰从中断裂,变成两座险峰。

刚好,有2块从山体中央掉落的碎石,滚落到双塔山北侧,组成一个乌龟形状的造型,好似对着双塔山顶部的寺庙朝拜。

山下石龟

这一系列天然形成的复杂山体结构,异常玄妙,连曹嘉宁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30多米高的山峰,几乎是90度直角,没有人工打造的登山台阶。

这样的陡峭山峰,山顶上的2座寺庙,又是如何修建而成。

难不成,真有可以飞檐走壁的古人,从山底一跃而上,飞到30多米高的山顶?

最为一名现代人,曹嘉宁肯定不会相信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鬼话。

他宁愿相信,当初双塔山还未分割的时候,中间有一条可以登顶的小路。

工人顺着小路,一路攀爬到山顶。

他快步来到两座山峰中间位置,仔细观察两座不相连的山峰。

两座山峰内壁,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孔。

这些圆孔,有相应历史记载,是乾隆帝命人在山峰上开凿出来的孔洞。

当时,工人在这些人工开凿的孔洞中,插入松木,搭建一个可以登顶的山间栈道。

大致这样

乾隆帝登顶后,先后到两座山峰顶部的寺庙中查看,内部空空如也,只有一小块荒废的菜园。

乾隆帝,下山后,命人将梯子撤去,不许其他人再次登顶。

“咦,山上有东西!”

就在曹嘉宁观察两座山峰之际,不经意间,发现北部略高的山峰中,藏着东西。

更准确的说,是北侧山峰顶部寺庙下面,藏着一尊颜色艳丽的辽三彩佛像。

这尊辽三彩佛像,散发出耀眼的黄色宝光,在黄色宝光内部,还夹杂着更加醒目的红色光芒。

这说明,这件辽三彩佛像内部,藏着更加珍贵的宝物。

看到这一幕,曹嘉宁顾不上其他,将翡翠之力运转到全身,如同灵猴一般,顺着北侧山峰内部,被人工开凿的孔洞,一路攀援而上。

数分钟后,一跃而上,登上这座险峻的奇峰。

辽代佛塔

山顶,是一座已经被岁月严重腐蚀的佛塔。

佛塔采用青砖搭建而成,底部有一间供奉佛像的佛龛,顶部为3层结构。

西方型结构的佛塔四角,挂着满是绿色铜锈的铜铃。

这些铜铃,是北宋时期制造,历经千年风吹雨打,铜铃表面的纹饰已经被腐蚀得模糊不清。

铜铃内部的小球,因为长期摩擦,反倒金灿灿的,微风拂过,发出一串“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看到这些铜铃,曹嘉宁双拳紧握,呼吸节奏加快,手背上的血管清晰可见。

因为,这个时间线,刚好对应上耶律楚材仿造的西王母铜镜。

北宋末年,刚好是耶律楚材为成吉思汗和窝阔台,2位朦古大汉服务的时间点。

山上这两座神秘高塔,极有可能是耶律楚材所建。

不对呀!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兽世:疯批雌性被五个兽夫缠上了
兽世:疯批雌性被五个兽夫缠上了
关于兽世:疯批雌性被五个兽夫缠上了:上一世,新婚之夜,她忽然发疯一下子折磨死了三位夫婿。至此离玄月便背负上了一个嗜杀而又残暴的罪名。后来凤皇仙逝,百族选取新皇时,离玄月被百族力压排除在外,最后百族新皇
TY桃
宋惜惜易昉
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宋惜惜战北望
宋惜惜战北望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结婚当天你退婚?我转身选择美女总裁
结婚当天你退婚?我转身选择美女总裁
关于结婚当天你退婚?我转身选择美女总裁:韩天拥有万中无一的逆天体质,修炼速度远超常人。但这逆天血脉也让寿元燃烧速度加倍,活不过二十五岁。师父精挑细选修炼对象,让韩天下山找对方成婚以修正体质。找到第一个
栖息
战北望宋惜惜
战北望宋惜惜
简介: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span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