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看我力挽狂澜

第113章 朝堂上下(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13章 朝堂上下

“皇爷,该休息啦!”王承恩微微抬眼,望向那依旧于烛光摇曳之下,全神贯注挑灯批改奏折的崇祯,轻声细语地说道。

“哦,什么时辰了?”崇祯缓缓抬起头来,双手缓缓揉了揉因久坐而略感发酸的脖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轻声问道,因为从繁忙的政务中短暂抽离,眼神中还透着一丝迷茫与恍惚。

“已经丑时正了。”王承恩无奈地轻叹了口气,苦口婆心地劝道:“陛下要多多保重龙体才是,切不可过度操劳,以免损伤圣体啊。”

“熬这点夜算个啥。”崇祯满不在乎地轻轻摆了摆手,心中暗自思忖,这才不过凌晨两点罢了,想当年为了爆更,那可是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的熬夜。

况且这些日子以来,北上山东的史可法捷报频传,仿若雪花般纷纷扬扬而来,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他精神亢奋。

史可法与阎应元进军速度着实惊人,仿若疾风迅雷一般,他们如今已然顺利进驻济宁,与清军派遣而来的杨万成在济宁形成对峙之势,剑拔弩张。在他们途经的地区,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民间义军,皆被其威名所震慑,纷纷望风投效,仿若百川归海,势不可当。可以说,仅凭史可法的赫赫威名,便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大军所过之处的大片区域,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地方势力纷纷归附。

如此迅猛的扩张速度,致使这些新收复地区极度缺乏得力官员。故而此次史可法呈递给崇祯的奏折,乃是请求朝廷尽快选派干练官员前往赴任,以巩固地方统治,确保地方秩序井然,长治久安。

阎应元亦趁此良机,大力收编扩充队伍。对于前来投效之人,无论是曾经的明军旧部、大顺军余部还是民间义军,他皆一视同仁,秉持着广纳贤才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其纳入麾下,尽显其胸怀宽广、求贤若渴之态。

阎应元以所率领的忠卫营骑兵为核心骨干,精心从中挑选精锐之士,用以扩充光复营。如今,光复营兵力已扩充至近三万人之众,兵强马壮,气势不凡。而剩余的士卒,他则加以整编,将其组建成地方守卫部队,负责镇守所占领地区的城防与治安事务,士兵们日夜巡逻,严守岗位,确保地方的稳定与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阎应元呈给崇祯的折子虽同样是请求增派人手,但所求的却是合格的基层武吏,以充实军队基层指挥力量,使军队指挥体系更加完善,作战更加高效。

这些事情大体上皆在崇祯的预料之中。毕竟此时的山东局势极为空虚,且当下大多数的官员乡绅内心深处仍倾向于大明。只要凭借大明的正统旗号以及史可法督师的崇高名望,收复山东自然并非难事,仿若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然而,如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功抵御清军的猛烈进攻,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关乎大明的生死存亡,犹如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令人揪心。

而真正令崇祯满心欢喜的,则是人民军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

在沂水境内,人民军猝不及防地遭遇了胶州总兵柯永盛亲率的五千骑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人民军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与战斗力,以区区一千步卒硬生生地扛住了五千骑兵的凶猛冲击,并且成功将柯永盛的骑兵部队打得土崩瓦解,狼狈逃窜,丢盔弃甲。

姚迩、蒋雪峰更是趁此大胜之势,一鼓作气拿下了沂水城,大军锋芒直指胶州,大有锐不可当之势,令敌军闻风丧胆。

此次遭遇战不仅全面检验了人民军的训练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同时更是对新式火器在实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一次严苛的考验。此役的胜利,让一直以来为新军表现而提心吊胆的崇祯终于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蒋雪峰对于此次战斗的详细总结亦已呈交回来。这些弥足珍贵的实战经验,将会为新军训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并且能够依据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训练方法,使新军的战斗力得以持续提升,更加强悍无敌。

经此一战,朝堂中原本对新军持怀疑态度的一些声音瞬间烟消云散,而各镇对于崇祯大力推广火器应用的反对之声亦随之销声匿迹,仿若从未存在过一般。

可以说,此次北上行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得崇祯在朝堂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更上一层楼,众人皆对其敬仰有加。原本那些对他执掌朝堂尚心存异议的朝臣们,此刻亦纷纷改变了原有看法,对崇祯的领导能力与决策智慧有了新的认识,心中暗自钦佩。

然而,尽管崇祯的威望与权势日益隆盛,但朝堂中反对他的势力却在悄然持续增长,犹如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究其根源,乃是崇祯一些颇为高调且激进的做法所致。譬如他之前抄没蒲州王氏家产、发行国债等举措,便已有人在背地里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对其做法表示质疑与不满。而他提出的建设皇家大学和军校的宏伟计划,更是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不合时宜。甚至有御史言官翻出旧账,提及他中秋夜竟然前往媚香楼,并且因一名青楼女子与田仰发生冲突之事,试图以此来诋毁崇祯的声誉,将其丑化,以达到反对他的目的。

对于这些纷至沓来的负面声音,崇祯采取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应对策略。他既不承认亦不反驳,对于所有相关奏折一律留中不发,仿若充耳不闻,对那些企图与他展开激烈嘴仗的朝臣们,给予了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无奈之感,让他们如拳头打在棉花上,空有一腔怒火。当然,亦有不信邪的御史妄图如往昔那般,凭借触怒皇帝而挨打受罚来博取名声,可如今的崇祯帝却似脱胎换骨,全然不为所动。无论这些朝臣如何言辞犀利地开口大骂,崇祯皆面色平静,心如止水,毫无动怒之意,仿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些肆意妄为的官员们很快便纷纷被人举报出各种严重问题,或涉及贪腐行径,中饱私囊,或被指与伪顺、满清暗中勾结,卖国求荣。更为关键的是,所有举报皆查有实据,确凿无疑,不容置疑。这些官员们不但因此丢官去职,甚至落得个满门抄斩的凄惨下场,最为致命的是,他们的名声亦随之扫地,背负上了一身的骂名,为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

此类事件屡屡发生,官员们渐渐有所察觉,心中暗自揣测,这些事情的背后莫非皆是皇帝一手策划?此手段可谓毒辣至极,堪称杀人诛心!让人心惊胆寒,不寒而栗。

故而渐渐地,朝堂上反对崇祯的声音愈发稀少,而崇祯帝所颁布的诏令亦无人再敢阳奉阴违。毕竟,谁也不愿成为皇帝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引火烧身,落得个悲惨下场。

可如此一来,朝廷上下虽看似一片祥和,然那些官员们心中岂能毫无怨言?只是敢怒而不敢言罢了,心中的不满如闷雷般在心底滚动,随时可能爆发。

而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崇祯对于人民的独特定义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这一理念虽极大地提升了崇祯在平民百姓心中的威望,但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士绅而言,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他们看来,这天下名义上虽归朱氏所有,可实际上长久以来一直是他们这些官僚士绅在掌控大权,他们又怎可能心甘情愿地与农、工、商阶层平起平坐?这简直是对他们地位的公然挑衅,让他们难以接受。

渐渐地,这种暗中涌动的不满情绪,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大河,最终必将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片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而这片汪洋大海,要么将崇祯彻底吞没,要么便会将整个大明王朝拖入覆灭的深渊,其局势之严峻,令人不寒而栗,仿若末日将至,危机重重。

槿衣宇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拒绝你表白,你把我闺蜜捡回家?
拒绝你表白,你把我闺蜜捡回家?
【都市日常+单女主+无系统+无重生】 周恒向童亦凝表白了两年,却都以失败告终, 慢慢的,他心灰意冷,在最后一次表白之后,彻底放弃了这份感情, 他在一个雨夜,回家的路上,发现许久没来上学的班长,在雨中哭泣, 周恒将她带回了家,让她暂住,直到她有地方去为止, 不过渐渐的,她似乎变得离不开了, 甚至想要一直待在周恒身边... 童亦凝意识到了周恒的好,想要挽回他,但是却无力回天, 那个之前一直纠缠自己,
麟影
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
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
三年前,叶凌本是白墨会主,执掌龙国地下势力,为国戍边。三年后,叶凌低调还乡,亲妹妹救命的心脏源却被未婚妻抢走。理由竟是为了救高中的白月光!看着妹妹垂危,妻子背叛,旁人嘲讽,叶凌索性摊牌不装了!当他暴露身份,提出离婚时,妻子却跪着求叶凌不要离开她……
该隐的红装
转专业后,师兄们为求原谅哭麻了
转专业后,师兄们为求原谅哭麻了
前世,盛晚星为了讨好五个没有血缘的哥哥,将保研的名额让给了叶娆。 可在研究生考试那天,盛晚星却被设计,考试失利,哥哥们知道后,没有一句安慰,只说了一句“真没用”。 后来她更刻苦,好不容易拜入导师门下时,才发现他们与叶娆的关系更亲近,哪怕她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挤入曾属于她的小团体。 为了这段六个人的感情,她付出了一切。 包括自己的生命,可最后她为了叶娆瘫痪的时候,哥哥们为了摘清关系早奔赴国外留学。
马背上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