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领回七个夫君,我含泪赚钱养家

第四百九十四章:太过残暴的药粉(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四百九十四章:太过残暴的药粉

金三娘带着十几名手下从黑暗廊道走出,金三娘冷笑表示:“你们要去哪儿?”

方筱小几人闻言顿住脚步,金三娘出现在几人面前,裴言和欧阳拓拔站在三人前面,二人表示让她们不要怕。

金三娘嘲讽般表示:“方筱小确实比我想象中厉害不少,只不过再厉害也只是有点小聪明而已。”

方筱小向前一步,直视金三娘说道:“金三娘,你别得意太早,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金三娘哈哈大笑:“就凭你们几个,也敢口出狂言?”

裴言说道:“金三娘,你作恶多端,今日就是你的末日!”

金三娘哼了一声:“末日?我看是你们的末日!给我上!”

她的手下一拥而上,裴言和欧阳拓拔毫不畏惧,与他们展开激烈搏斗。

方筱小、李婉儿和红袖在一旁焦急地看着。

方筱小眼神一转,对李婉儿和红袖说道:“我们也不能闲着,找找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东西。”

三人开始在周围寻找。

裴言和欧阳拓拔虽然武艺高强,但对方人数众多,渐渐有些吃力。

这时,方筱小发现旁边有一堆杂物,其中有几根木棍。

“快来!”她招呼李婉儿和红袖。

她们拿起木棍,冲向战场。

方筱小趁乱将木棍砸向一名敌人,为裴言解了围。

李婉儿和红袖也鼓起勇气,与敌人周旋。

金三娘见势不妙,亲自出手。

她朝着方筱小攻来,方筱小灵活躲闪。

“小丫头,今天就是你的死期!”金三娘恶狠狠地说道。

就在这时,欧阳拓拔摆脱了纠缠他的敌人,飞身过来,与金三娘过招。

一时间,场面陷入胶着。

方筱小一边应对敌人,一边观察着局势,心中想着对策。

突然,她发现廊道的一侧似乎有机关。

“裴言,掩护我!”方筱大喊道。

裴言奋力击退身边的敌人,为方筱小创造机会。

方筱小冲向机关,按下了一个按钮。

瞬间,廊道中落下一道铁闸,将金三娘和她的部分手下隔开。

“不好!”金三娘脸色大变。

方筱小等人趁机集中力量,对付剩下的敌人。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敌人制服。

金三娘被困在另一边,愤怒地咆哮:“方筱小,你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方筱小说道:“有本事你就出来!”

众人松了一口气,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敌人赶来。”方筱小说道。

大家纷纷点头,沿着廊道继续前行。

当他们逃出来后,发现自己正处在一处荒无人烟的村庄。还没等几人缓过神来,身后便传来金三娘等人的叫喊声:“抓住他们,给老娘把他们全都杀死!”

方筱小大叫一声不好,裴言当机立断,拉着方筱小的手就拼命跑,其余几人也不敢怠慢,紧紧跟在后面。

就在他们玩命奔跑的时候,金三娘的人逐渐追了上来。

方筱小不慌不忙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粉色玻璃瓶子,裴言满脸诧异,他从未见过这个东西,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

方筱小的脸上瞬间露出一抹得意至极的笑容,那神情仿佛胜券在握。她神秘兮兮地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啦。”

裴言看着她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知怎的,后脊背突然凉嗖嗖的,心中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李婉儿和红袖两人此时也气喘吁吁地跟了上来,满脸疑惑地询问方筱小手里拿的是什么。

天降小猫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