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76章
【崇祯十四年入夏,暴雨接连下了七日。朱由检站在紫禁城漏雨的屋檐下,看着太监们手忙脚乱地用铜盆接水,龙袍下摆早已被泥水浸透。“传工部尚书!朕倒要问问,这号称固若金汤的皇宫,为何年年雨季变水塘?”】
【早朝时,他将沾满水渍的奏章摔在丹陛上:“京城半数民居漏雨,百姓家中‘床头屋漏无干处’,工部却束手无策?朕不管是西洋的砖石建筑,还是民间的土法子,十日之内必须拿出防雨良方!”】
【工部侍郎周明德擦着额头冷汗出列:“陛下,民间多用油纸糊窗、茅草覆顶,遇暴雨必漏。但砖瓦烧制耗时久,且”他偷瞄了眼礼部官员,“若大兴土木改用砖石,恐违‘卑宫室’的古训。”】
【“古训能遮风挡雨?”朱由检怒拍龙椅,“即刻成立‘缮居监’,召集泥瓦匠、木匠、烧窑工,还有懂西洋建筑的传教士,朕要让百姓住上不漏雨的房子!”】
【缮居监设在通州窑厂旁,工棚里争论声不断。老泥瓦匠李老头敲着青砖大骂:“用水泥砌墙?那玩意儿硬得像石头,坏了都没法修!还是老祖宗的夯土墙实在!”】
【从澳门来的葡萄牙工匠若昂摊开双手:“李,水泥混合沙子,能让墙壁滴水不漏。我家乡的城堡用这法子,百年不塌!”】
【年轻木匠陈阿木却盯着屋顶结构发呆:“二位师傅,我琢磨着把房梁改成三角形,再铺上瓦片,是不是比茅草顶更结实?”】
【首次试验在暴雨中狼狈收场。用水泥砌的墙倒是坚固,可屋顶瓦片没铺好,雨水顺着缝隙倒灌;茅草顶的屋子更是惨不忍睹,风一吹茅草乱飞。李老头冷笑着吐了口唾沫:“我就说,洋玩意儿不靠谱!”】
【“再试!”浑身湿透的朱由检突然出现在工棚,一脚踩进泥坑,“若昂,教他们水泥配比;李师傅,改良瓦片铺法;陈阿木,加固房梁!”】
【研发陷入瓶颈时,卖油翁王二的话点醒了众人。“我往油坛盖抹层蜂蜡,油一滴都不漏。”他挠着脑袋说,“要不往瓦片接缝处抹点啥?”】
【若昂眼睛一亮:“沥青!加热后涂抹,既能防水又有韧性!”】
【陈阿木则带着徒弟们日夜敲打,将房梁改成交错的三角桁架结构。当第二次试验的房屋在暴雨中岿然不动时,李老头摸着水泥墙面,喃喃道:“这墙,真比我这老骨头还硬”】
【消息传开,京城百姓蜂拥而至。“这屋子真的不漏雨?”张婶踮着脚,伸手摸了摸干燥的屋檐。若昂笑着往墙上泼水演示,水流顺着瓦片整齐滑落。人群中爆发出欢呼:“神了!以后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接雨了!”】
【然而,新问题接踵而至。】
【“这水泥太贵了!”城西的穷汉赵大蹲在工棚外叹气,“我们全家一年的口粮,还换不来半间房的水泥。”】
【“用石灰混合黄土试试?”陈阿木蹲下来,在地上画出配方,“虽然不如水泥坚固,但价格能便宜八成。”】
【与此同时,富家太太们又提出新要求。“光防水可不够,”绸缎庄老板娘柳氏捏着手帕娇嗔道,“这墙面光秃秃的多难看?能不能刷得漂漂亮亮的?”】
【烧窑工的女儿秀娘眼睛一亮:“我爹烧窑时,釉料能让陶胚五彩斑斓。把釉料改良一下刷墙”】
【很快,“五彩防水墙”问世。朱红色的富贵牡丹、青绿色的竹林飞鸟,让原本单调的水泥墙成了艺术品。柳氏当场订了十桶釉料:“我家绸缎庄也要刷成这样,保准客人络绎不绝!”】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