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灵根咋了,我有纯阳灵体!

第449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49章

有黄家人不理解,老祖为啥要将自己等人约束起来?这种纯白捡的顺风仗不一股脑的冲锋吗?

“多听,多看,多想,少说,少问。”

黄海叶虽然算不上很聪明,但对风向的嗅觉比较灵敏。

他早早的意识到了这次的危险程度很可能高过此前的预估,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让自己的队伍缓慢推进,始终不深入,不做长矛的尖头。

黄海叶将自己的族人和凌家炼气修士都约束在自己身边,然后将更多的机会都分给了散修,培养他们的狼性/积极性。

他只需要从散修手上收取少量的抽成即可,这样双方都满意。

有筑基修士压阵,散修们一路推进,收获不错,伤亡不大,一个个都兴致高昂。

黄家人虽然不理解老祖的操作,但乖乖听令,时刻保持好自己的状态。

没过多久。

负责巡视监督的督战筑基靠了过来。

“顾兄弟,久仰久仰,来来来请入坐。”

黄海叶的修为虽然比对方高,但却没有任何架子,挥手间摆出茶台,施茶待客,非常尊重对方一个筑基一层修士。

“今天茶就不喝了,还请黄道友抓紧时间推进,莫要耽误了时辰。”

伸手不打笑人脸。

自己的身份虽然高,但对方的实力比自己强,对方愿意以礼相待,那自己自然不可能摆一张臭脸,顾家人还算客气。

“当然,仙城的进攻计划当然排在第一位!也只是因为顾兄弟你来了,我才将这珍藏多年的清荷灵茶拿出来招待你,你一定要尝尝。”

茶水参半,黄海叶亲自奉上。

顾家筑基原本还有些犹豫,却发现黄海叶的袖口处隐藏着一个储物袋。

“好说好说,我一定要尝尝黄兄珍藏的清荷灵茶。”

接过茶水/储物袋,顾家筑基修士满面笑意,心情甚好,此前可没人这样招待他。

“好茶!果真不俗,黄兄真是个雅人!”

吃人嘴软,拿人手软。

顾家筑基就这样和黄海叶闲聊了起来…

两刻钟后。

“黄兄见谅,老弟我这里还有公事在身耽搁不得,咱们改日再聊。”

“好说好说,公事要紧,不可耽误,改天老哥这里还有清荷灵茶,届时你我兄弟二人再促膝长谈。”

听到还有“清荷灵茶”喝,顾家筑基眼睛一亮,心道:下次一定要和其他人换换,一定要走这条线。

等顾家筑基走后,黄海叶指挥队伍开始加速推进,甚至将本家和凌家修士压了上去瓜分收获。

是人就会有私心,顾家人也不可能免俗。

只要有利益奉上,透露点无关紧要的消息也不算什么。

论实力,黄海叶或许没有什么真本事,但他善于钻营,他可以通过顾家人提供的信息差趋利避害,有这一点就够了。

泰尔山脉深处,三阶灵脉黄风窟。

三阶中期的黄风鼠王并没有被人族的攻势所干扰,而是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根据他的经验来看,人族每60年会攻击一次,所以泰尔山脉方向早有准备,各个族群的二阶妖兽都提前藏了起来。

但这次的攻势却不同以往。

人类居然不再是以小股精锐队伍深入狩猎二阶妖兽,而是选择了大规模出城扫荡。

反常!

人类并不擅长在陌生而复杂的野外地形打大规模野战,他们更擅长拒城而守。

事若反常必有妖!人类有妖!

三阶妖兽已经完全能够按照人类的的思维方式思考,智慧很高。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送礼你提的,真送了你又不敢收?
送礼你提的,真送了你又不敢收?
关于送礼你提的,真送了你又不敢收?:又名:我,萧萧,一名没理想、有文化、没道德、有猫饼的剑圣!我的梦想是一直躺平、躺平、躺平下去。可是有一天,却奉师门命令,来到了这个充满了人间险恶的小岛之上。没关系,
三品大官人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关于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为逃脱继父的魔爪,苏渺从13楼一跃而下,穿回了小时候父母离婚的当天。她看透了母亲淡漠冷情扶弟魔本性,这一次毫不犹豫地选择跟随父亲。为了争夺正式工名额,舅舅直接堵门闹翻了天。
蒙小茶
浪子回头:重生后我成宠妻狂魔
浪子回头:重生后我成宠妻狂魔
九八年,跟妻子离婚的这一天,是他最为后悔的一天。离开民政局之后,妻子去了诊所,把肚子里一个多月的孩子打了,可医院不正规,出现了意外,妻子大出血再也没醒来。而他却在去买彩票的路上!好好的家,再睁眼,重回
佚名
我已为人妇,前未婚夫要迎娶我?
我已为人妇,前未婚夫要迎娶我?
未婚夫在定亲宴上再一次为了小青梅弃她而去时,我知道我们该结束了。于是为了国家大义,我答应了北凉王的和亲。多年后。我衣锦还朝,前未婚夫守约三媒六聘来迎。只是还没到城门口,我的北凉王夫君便一杆银枪吓得他掉
佚名
当首辅夫人穿成了现代落难真千金
当首辅夫人穿成了现代落难真千金
一朝穿越,古代首辅夫人秒变现代落魄真千金,原本在古代,她可是调教出状元郎、被封诰命的传奇女子,正准备走上人生巅峰,结果一睁眼,竟然到了现代,还成了爹不疼妈不爱的联姻工具人。身边围绕着跋扈的小叔子、精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