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第290章 灾情紧急(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90章 灾情紧急

张九德见他身后,没有带人来,不解地问道:“建斗,你支援的人手呢?”

其他部门支援的人手,全都来了,自己所在的工部,承诺的支援却没到,这不是打他脸么?

卢象升低声道:“正要与知微说明,时辰太急,正在遵化矿区的技工,赶不回来,本官已经去文,让他们直接从遵化赶往河南,估计会比你们晚上几天……”

等朝廷各部送行的人,交接完了公事,一位气质儒雅的年轻人,上前自我介绍道:“学生方以智,见过张大人,城投集团派了一支三十人的技工队伍,由学生领队,前来协助大人筑堤……”

张九德见他只有二十来岁,心里没底,但见他身后的三十人,都是三十到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多数人骑的是骡子,还有十辆大车,盖着篷布,估计是工具和行李。

“刘先生派来的人马……”张九德点点头道,“辛苦了。”

卢象升指着方以智,对张九德笑道:“知微,你不认识他,他是湖广巡抚方孔炤大人的公子,燕京大学的学生,刘先生最得意的弟子……

刘先生果然重诺,不但派出了心腹之人,看看这些师傅,个个都是城投集团的宝贝啊。”

方以智上前,向卢象升行揖礼:“学生见过卢大人,大人谬赞,密之愧不敢当……”

方以智,字密之,密罐里长大的公子哥,对西学、数学很感兴趣,燕京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因为对城投集团的经营方式感兴趣,托了徐光启的关系,又拜到刘鸣谦名下,很快就在十几名师兄弟中展露头角。

张九德听闻是巡抚家的公子,这才对他重视起来:“哦,贤侄年轻有为,此去河南筑堤,就拜托贤侄了。”

方以知听张大人称他为“贤侄”,也立即改了口:“世伯但有差遣,密之敢不用命!”

人员到齐,张九德翻身上马,在马背上,向前来送行的官员,拱手告别,挥鞭向南而去。

正是盛夏时节,连日来却阴雨绵绵,泥泞的道路,被烈日一晒,蒸腾的水汽里,带着泥土的腥气,呛得骡马,不停地打着响鼻。

田野里,到处是躬身劳作的百姓,师爷王本道骑着骡子,走在张九德的旁边,一边四处张望,一边摇头叹息:“连月的阴雨,冬小麦都烂在地里了,今年北直隶的夏收,得减产一半……”

张九德忧虑地说:“北直隶粮食欠收,只能从南方调粮……黄河决口,流进运河的水量减少,漕运必受影响,今年冬天,京师的粮价,不知道要涨成什么样呢。”

话题沉重,两人都不愿意再提起,只得催马前行。

从保定府、真定府、一路南行,因为全员车马,就算拉着沉重的药材和行李,每日里也能走百五十里路,经过三个驿站。

过了彰得府,官道两侧的田野里,垒起一尺高的土垄,两边种的红薯苗,已经成活,土垄的中间,玉米苗已经长到两尺高,远远望去,一片葱绿。

让人心里,又升起希望。

过了彰德府,官道上开始出现难民,见到南下的队伍里,忙避到路边,有胆大的难民,跪在地上高喊:“大老爷,赏口吃的吧……”

张九德打马上前,锦衣卫百户陈烔,连忙带着几名校卫上前,护在他身边。

张九德本来要下马,见到锦衣卫的行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骑在马上问:“你们是哪里来的灾民?”

跪着的人群里,一位高瘦的中年汉子抬起头望了一眼,见他穿着官服,身后的锦衣校卫,人人肩上挎着一杆火枪,腰间还插着刀,吓得又低下头,边磕头边回道:

“回大人,草民们是郑县赵家村的,孟津渡决河,草民们的村子,都被淹了,一村四百多口,就逃出来这三十多人……”

“朝廷不是让县里,设灾民安置点么?尔等为何还要往北边来?”张九德好奇地问。

“安置点?”中年汉子摇头道,“草民们逃出来时,没见到县里来人通知……”

师爷王本道上前劝道:“太后下旨,各县设灾民安置点,安置点里有吃有住,病了有大夫给医治,不比尔等出来逃难,饥一餐饱一餐的强?”

“回去吧,”他又劝道,“北边也遭了灾,你们过去也讨不到吃的,回到老家,还有朝廷开仓赈济……”

难民们将信将疑,不知道该不该听他的话,中年汉子身边的女人嘀咕道:“回去……又要被官府抓去修河堤,服劳役,好不容易从洪水里逃出来,再累死在河堤上……”

锦衣卫百户陈烔听不下去了,呵斥道:“妇人之见!不修好河堤,尔等怎么回家?难道要逃难一辈子?”

难民们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出声,那妇人吓得,跪着直往汉子身后挪,恨不得地上有条缝,让她钻进去藏起来。

张九德策马上前,大声对地上的难民们道:“官府今年修堤,与往年征劳役不同,今年修堤,不但管饭,每日还有二十文工钱。

今年的粮食没收成了,去河堤上干两个月钱,买粮食过冬的银子,就有了……”

众人一听,都吃惊地抬起头,汉子问:“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去修河堤,官府真给钱?”

师爷王本道高声道:“实话告诉尔等,这位,就是朝廷派到河南赈灾的张大人,官无戏言,大人说了给钱,还能有假?”

“走吧,跟本官回去吧。”张九德一夹马腹,带着赈灾的队伍,继续赶路。

待长长的队伍走过,难民们才敢站起身,中年汉子跟身边的族人商量了一阵,就带着逃难的队伍,转头跟着朝廷的车马队,往回走。

一路上,遇到北上逃难的队伍,基本上都被张九德劝回,到了怀庆府孟县,跟在他身后的难民,已经有一千多人。

到了孟津渡北岸的河阳驿,河南布政使张梦鲸、按察吏陈柯、都指挥使刘衍,和洛阳知府汪乔年等高官,全都等在驿站外,迎接张九德一行。

张梦鲸率先上前,拱手行礼道:“下官河南布政使张梦鲸,携同僚在此恭候张大人多时了。”他身后,陈柯、刘衍、汪乔年等人也依次行礼,态度谦恭。

“灾情紧急,”张九德挥手叫停了迎接他的吹鼓,道:“这些虚礼,就免了吧,张大人,目前灾区情形如何?”

张梦鲸见这位工部侍郎,清瘦儒雅,文质彬彬,绯红的官服上,全是汗渍、泥点,远远闻上去,还有股怪味,大夏天的赶路,真是活受罪。

见他下马第一件事,先关心灾情,几位地方官行礼的态度,也更真诚了些。

说到灾情,张梦鲸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唉,形势不好……孟津渡河堤决口,河水流浸郑县、中牟、开封、通许、太康、淮阳、鹿邑、尉氏等二十多个县哉,上千万亩耕地被淹没……

截止昨日,各县报上来的死亡和失踪人口,已经达十三万……下官等虽已竭力组织救灾,但无奈人力物力有限,至今成效甚微。”

张九德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本官已沿途所见,心中自有计较。现下,本官最关心的,便是灾民安置与决口封堵的进展。不知诸位大人,可有具体方案?”

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先虐后爽+全家火葬场+绝不原谅】梅宫雪是在十岁时,被亲生父亲寻回家的。渴望亲情的她百般讨好家人,相信能用真心换真心。可她和孪生妹妹梅绮梦都是侯府的女儿,为何哥哥们只向着对方说话?直到,她被迫替梅绮梦
非墨既白
长嫂要改嫁,疯批小叔失控了
长嫂要改嫁,疯批小叔失控了
禁欲腹黑的指挥使裴梓隽,年纪轻轻位极人臣,成为夏京权贵圈里炙手可热的乘龙快婿人选。人人都知裴二爷最敬重寡嫂。沈予欢每天收到宴请的送帖的人不知凡几,走到哪里无不对她讨好巴结,赔笑小心。予欢唇角微勾:原来
南边一木
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
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
末世降临,白雾弥漫,物资匮乏,动植物变异。别人还在艰难求生,林锋却绑定了无限物资系统。一秒加一只烧鸡,无限增加,根本吃不完!只要获得符合标准的女神,就能解锁新的物资。当秩序崩塌,人性泯灭。女神会低下高
蜡笔小辛
穿书炮灰?我靠心声拯救全家
穿书炮灰?我靠心声拯救全家
为救天下,我作为修真界老祖献祭了自己的神魂。再次醒来,我居然穿越成了小说中的炮灰女配!没想到刚一出生就被溺毙,还被女主顶替了身份。没想到娘亲居然是恋爱呢,被全家PUA多年而不自知,生生的被矮化了人格。
佚名
灯灭:第一夜【九尾神狐】
灯灭:第一夜【九尾神狐】
本书,为《灯灭》系列的开篇之作。灯灭,烛光散,妖兽现。第一夜,风微、烛白。略带余温的白色蜡烛泪,描出一只九尾神狐的轮廓。微风吹散了蜡烛上最后一缕青烟,掺杂着淡淡烟味的风,便染上了心碎的味道。是谁的伤心
七月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