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21章 大朝会之天下英才
“咳咳”
五华山,皇极殿,龙座上的朱皇帝,挺直背脊,虎目放光,环顾殿下的文臣武将,重重的咳了几声,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
“朕以前听说不少人,是关于前朝的,一些忠贞义士”
“张煌言,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等等,好像名气都不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说的好啊”
“他们啊,都是大明朝的忠臣志士,德才兼备,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抗清杀鞑子”
“不知道,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没错,聊完朝贡贸易的朱皇帝,又回到朝廷官员问题。
既然,六个六部尚书,基本上都提出了,关于官员的任命问题。
心思缜密的朱皇帝,肯定不能当着没听见,毕竟下面大几百人,全部眼睁睁的看着呢。
但是,朱皇帝对朝廷的主管官员,又不放心一些人,那就换人呗。
他可不想,将来的某一天,东征北伐,拿下南京和北京后,朝廷的所有主管官员,都是大西南的人。
到时候,朱雍槺又得学习朱和尚,高高举起自己的大砍刀,开始清理他的大西南功勋。
“咦、、”
“嘶嘶嘶”
殿下的一众文臣武将,面面相觑,又被朱皇帝的脑回路,整懵圈了。
前面的大佬,反应过来后,瞬间就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中,猜测朱皇帝的弦外之音。
后面的一些官员,头脑聪明的,则是立马反应过来,又是低头缩回去了,装死装着不知道。
当然了,更多的人,则是把目光看向张佐宸,朱企鋘和沐天波,这几个朝廷大佬。
刚刚谈到朝廷的官员空缺,然后又谈到中南半岛的朝贡,现在又扯到天下的忠贞之士。
明摆着啊,朱皇帝对朝廷的官员,有些不满啊,想拉外面的人,入朝做官啊。
“回禀陛下”
“这个王夫子,老臣知道”
别无他法,六部之首的张佐宸,沉思半晌后,从容淡定的站出来,解答朱皇帝的问话。
吏部是管人的,管官员的部门,只要涉及到这方面,他就是躲不了。
“王夫之,崇祯15年的举人”
“字而农,号姜斋,湖广衡阳人,今年大概40岁左右”
“甲申天变,王夫子在老家聚义,投身军旅,报效朝廷,四处奔波,调解湖广何腾蛟与堵胤锡的误会”
“永历元年,在肇庆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义军,投身先帝的朝廷,官拜行人司行人”
“永历元年,清军贡献衡州,王夫之的父亲,二兄,叔叔,叔母,全部死于战祸”
“于是,心灰意冷的王夫之,选择了辞官,归隐乡里”
“永历六年,晋王两蹶名王,收复广西,也很快收复了衡阳,随即派人寻访王夫之”
“但是,接连几次,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没错,张佐宸是贵州平溪人,当然清楚湖广衡州的王夫之。
没错,王夫之是名气很大,在士林的威望也不错,但也就是一个举人而已,张佐宸可是进士出身。
论对大明朝廷的贡献,两者更是天壤之别,不是一个等级的,因此敢直呼其名。
更何况,王夫之当初投入永历朝廷的时候,也就是一个行人司,小小的九品芝麻官。
再有一点,当初李定国拿下衡州的时候,多次派人征辟王夫之,已经很给面子了。
“回禀陛下”
“王夫之,名气不小,影响力蛮大的”
“至于剩下的几个人,都是南直隶,江浙那边的人”
“具体的情况,末将不是很清楚”
“当然了,张煌言大人,号苍水,大家都清楚”
“永历元年,先帝就封了他,做朝廷的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老辣的老狐狸沐天波,谨小慎微,惜字如金,也得站出来,勉强说几句。
没错,这才是真正的老狐狸,非常懂的察言观色,知道这个话题,不能谈的太深入啊。
没看到吗,朝廷里一大堆大佬,六部尚书和侍郎,都是低头不语啊。
很简单,龚彝是云南顺宁人,程源是四川江津县人,扶纲是贵州都均人,邹简臣也是四川人,杨昌彦更是云南永昌人。
没看到嘛,都是大西南六省的本地人,怎么可能替南直隶的人说话啊。
“回禀陛下”
“张苍水,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
“他们几人,在南直隶的名气,非常响亮,影响力也很广”
“但是,他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跟鲁王有一些关联,特别是张苍水”
“如果陛下有意的话,老臣估计,难度不小,毕竟太远了,他们不一定愿意入朝”
最后,还是老成的良渊郡王朱企鋘,从容的站出来,把这个话题挑开了说。
朱皇帝的意思,大家都听出来了,一猜就透。
但是,这个关键时刻,确实是不适合,招募这些人入朝。
孤不是玄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