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姨子今天打脸了吗

第43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33章

李澜朝着场中一指,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太古魔猿一族在魔渊之中,布下了这等凶残杀阵,不加利用,岂不是太过可惜了?”

猴子眼中一亮:“你可以操纵这方大阵?”

……

李澜盘坐起来,他想要改变整个大阵的布局,凭借他现在的地眼,仍旧不够用!

他决意更进一步。

海量的仙源点消耗,尽数灌注到大道真眼术之上。

这一刻,李澜神驰心醉,他的眼睛似乎脱离了他的身体,进入了一方无尽虚幻的宇宙之中。

他看到了无尽的黑暗中,有第一缕混沌之雾诞生。

他看到了混沌之雾弥漫,从无到有之间,似乎有一个奇点出现,那个奇点猛然炸裂……

然后,一方宇宙居然从此成形!

尘埃聚拢,化作星辰,天赋其光,星光璀璨……

时光流逝,有恒星生灭,有太阳明暗,最终一切都腐朽了,宇宙中的一切道都燃烧起来,好似一场流逝的烟花大梦!

他看到了一方宇宙的诞生与消亡!

他看到了大道的繁衍和归宿。

也看到了规则的凝聚和变幻……

于是乎,李澜猛然间睁开眼。

他的双眼目光,竟实质化的射了出去。

砰砰砰!

魔渊之中,大地之上接连炸响,威力极为惊人!

“不弱于我的火眼金睛,恐怕就算是玄仙,也会被你一眼给瞪死了,这是什么眼术?”

猴子一直在他身边守护,此刻不禁吃惊开口。

李澜微微收敛,却发现方才这一下没控制住,他居然感觉到了一股空虚感,体内仙力都被耗尽了!

他也不不禁震惊了,须知,他的仙力之雄浑,远远胜过一般仙人,更有补天法不断补充啊。

可现在居然只是动用了一次眼术,就耗光了!

“境界太低,眼术太强。”

李澜不禁心中复杂。

这意味着,他纵然已经炼成了“天眼”境界,目前也不能肆意动用了。

是的,他已经将大道真眼术推到了天眼境界。

只差一个境界,就能炼成猫咪的那种“大道真眼”。

“我曹?!”

但是,紧接着李澜就不禁肉疼了……

他在九头禁山吸纳了一百三四十万斤的仙源啊,现在一看,估计只剩下二十万斤左右的仙源点了。

靠!

从地眼到天眼,消耗百万斤仙源?这也太离谱了!

从天眼到大道真眼,又需要多少?恐怕至少得一整个的九头禁山!

境界越高,消耗的量便是成指数一般上升。

突破天眼境界的欣喜,被仙源剧烈的消耗都给冲淡了。

“修成这等眼术,你为何闷闷不乐?”

猴子疑惑不解。

“大概是因为穷吧。”

李澜道了一句,道:“猴哥,随我布阵!”

李澜没有再多想,起身看向整个魔渊,他精神微微振奋。

因为,此刻他稍微运转天眼,没有动用天眼的攻击之法,就已经将整个大阵的脉络,丝丝入扣的看了分明。

甚至,他还看清了整个太古魔猿地脉矿脉的走向。

如果布下一个阵法作为辅助,那李澜吸收仙源的速度,会更快,定然能把损失的巨额仙源补充回来。

“太古魔猿,你们欠我的百万斤仙源,必要加倍偿还!”

李澜目光森森!

而此刻,忽然一群人围了过来,都是给李澜和猴子跪下了。

“救救我们吧!”

“石人族的大能,可否将我们收为你的奴仆?”

“带我们离开吧,我们愿意为您鞍前马后!”

他们都渴望的看着李澜和猴子,眼中那叫一个热切无比。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