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

第244章 机遇与危险并存(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44章 机遇与危险并存

关羽将书合上,丹凤眼微微睁开,意外道:

“大哥,何事?”

刚说完,他忽然发现刘备身边跟着曹操,顿时眉头紧锁。

刘备也发觉到了异常,轻咳一声,低声道:

“云长,孟德兄前来,是有一项任务交给我们去做,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刘备言简意赅的说明情况,也是让关羽不要对曹操有那么大的怒意。

搞到双方都下不来台。

而且曹操表示,曾经用计谋擒获张飞,换取赵云,全都是自家谋士的主意,和自己无关,并且给予了补偿。

刘备也早就和张飞说明,并告诫过他,不要冲动。

此时。

关羽坐正身形,恭谦道:

“大哥,您尽管吩咐便是,我和三弟必定尽力而为。”

闻言。

刘备微微点头,关羽说的这些话给足了他面子。

反观曹操,倒是有些羡慕。

若是自己的手下,也都像云长一样彬彬有礼,那自己也不至于总是动怒

尤其是赵平那个小王八蛋,哪有半点恭敬可言?

就在曹操生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与贾诩喝酒的赵平,猝不及防的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道:

“又是谁在骂我。”

贾诩挥了挥手,有些醉意。

“可得是你太狗了,得罪的人太多,谁不想骂你啊,我都想。”

赵平顿感无语,竟然一时间无法反驳。

插曲过后。

画风一转。

刘备面色凝重道:

“此事重点,我不能做主,还需与两位兄弟商议一番。”

关羽有些疑惑,他并未开口说话,听着刘备继续说下去。

刘备三人围成一个圈,他将事情的起末娓娓道来,说与两人听。

几分钟后。

关羽目露精光,低声道:

“大哥,这其中会不会有炸?”

闻言。

刘备面露严肃,低声回应道:

“应该不会,我们毕竟是助战前来,曹操他不敢耍阴谋诡计,来败坏他的名声。”

“况且危险与机遇并存,这真是我们打出名声的好机会。”

见状。

张飞表示赞同,连连点头。

“大哥说得对啊!”

“这好久没打架,俺的手已经痒痒的不行了。”

关羽坦言道:

“曹操如此行事,恐怕是让我们去送命的吧。”

“大哥,慎重啊。”

没等刘备开口,远处的曹操见他们商议良久,也没有做出决定,便朝着几人大喊道:

“玄德老弟,先前忘了说了,此行绝无性命之忧,若是搅乱袁术心绪成功,我还能上奏天子,为你们请功!”

闻言。

刘备有些心动。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关羽依然保持谨慎。

“大哥,此行凶险,还望您谨慎决定。”

张飞有些疑惑。

“大哥,上奏天子,为我们请功,那个姓曹的会那么好心?”

就连张飞都发现有些不对。

可刘备却禁不住诱惑,他哪怕知道前面会有陷阱,也想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

毕竟,他们现在可以用籍籍无名这四个字来形容。

想了许久。

刘备试探性说道:

“咱们先去看一下,瞧瞧这个所谓的周瑜,在做定夺,可好?”

赵十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
开局战场,从兵卒砍到盖世至尊
开局战场,从兵卒砍到盖世至尊
关于开局战场,从兵卒砍到盖世至尊:新婚之夜刚要入洞房,王印就穿越来到古代战场中,成为一名小兵,对面千军万马杀气涛涛,他该如何应对?好在他觉醒杀戮系统。杀敌就能变强,还能获得奖励。领王印意想不到的是,系统还能推演功法。为了在战场上活命,王印只好对敌人亮出了手中的刀。守卫边关,荡除倭寇,王朝争霸,武道世界争雄。从此王印从一名边关小将逐渐成长为绝世强者。
丹青书生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
重生回到出事那天,为了让漂亮女班长不堕入黑暗,为了弥补自己上一世愧疚,余年大胆张狂的告诉周婉我一定娶你!
清隽流云
林枫冷寒霜
林枫冷寒霜
前世,他年少轻狂,早早失去自己的性命…… 今生,意外穿到修仙世界,他誓要在这伤亡率顶级高的世界苟住性命! 他低调做人,可咋这些宵小都当他软柿子? 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佚名
董问君陈青源
董问君陈青源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