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修半年,被公主侍女发现我很强

第53章 激动难耐(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3章 激动难耐

“大炎!!苏武!”上官洪拳头紧握,一张脸因为气愤而憋的通红,胸膛也剧烈起伏起来。

苏尘在大玄内外的事情早就传遍了两国。

他虽在离州,却也听说过苏尘之事。

刚开始得知大炎送了个质子过来时,他并未过多关注。

随后,玄乾明发昭告让苏尘可以在大玄自由出行之时,他觉得有趣,一个大炎的皇子竟能得此优待。

后来,大炎传来消息,说苏尘与大炎皇室再无瓜葛之时,他觉得很诧异,这苏尘到底干了什么,让大炎皇主下如此命令。

如今,知晓苏尘是自己外孙后,他怒不可遏!

“大炎贼人,害我女儿,杀我族人,屠我百姓,此乃血仇!!!”上官洪眼中带上了血丝,言语愤慨,恨不得立马杀上大炎。

愤怒之余,他更心疼,难以想象自己的孙儿在那边受了什么样的委屈!

“老爷子,莫要气坏了身子。”玄乾明看他情绪不太对劲,立刻出声安慰道。

“我知道,只是,老夫心中这股恶气不吐不快啊!”上官洪神色悲痛,心情无比复杂。

“莫公公已经去通知苏尘了,应该很快就会过来,老爷子先坐下平复一下心情吧,您应当也不希望给自己外孙落得一个不好的印象吧。”

“呼~皇主大人说得对,倒是老夫失态了。”上官洪深吸一口气,再次坐下。

现在,他的心中只有忐忑。

“公子,公子!宫里有人找你!!”

苏尘才刚睡下不久,便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一脸睡眼惺忪的走下床,打开门,就是玄映雪的身影。

“公子,有人找你。”玄映雪歪着头,嘻嘻笑道。

“谁啊?”苏尘揉了揉眼睛,问了一句。

那边立刻就有声音传来:“苏公子,在下姓莫,你可以叫我莫公公。”

“莫公公?”苏尘神色一动,心中已有了猜测:“可是来让我入宫的?”

“正是。”莫公公笑道:“皇主大人让我来通知你,上官家主到了,正在皇宫内等你。”

“已经到了?”苏尘气息一滞,心跳瞬间加快,脑袋完全清醒了过来,急忙整理了一下着装,便迅速走出了房间,都没等莫公公就已经出了院门,只传来一道声音:“莫公公,快走吧!”

玄映雪:“????”

“上官家??他们不是去离州了吗?怎会突然回来?而且还要见公子??”

“公主殿下,苏公子的生母便是上官家的上官柔。”莫公公知道她的身份,在一旁说了一句。

“啊?!”玄映雪愣在了原地,一时没反应过来。

公子母亲竟然是上官家的人???

而他现在又被大炎皇室给除名了,岂不是说他现在就是大玄的人??

“公主殿下,老臣就先走了。”莫公公行了一礼,便要离开。

“等等,我和你一起去。”玄映雪叫住了他,只不过走了没两步就又停了下来。

“算了,我还是在这等他吧。”

莫公公有些无奈,又行了一礼后便离开了院中。

一路上,苏尘走的很快,走在大街中,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的眼光全都被他忽略,他现在的眼中,只有皇宫。

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没有了关系,现在的他,只想见到心心念念的亲人。

激动之余,那股早已消失的忐忑之情竟再次涌上了心中。

他突然有些害怕,害怕对方不接纳自己。

“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他只能不断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心跳,也逐渐快了起来。

可以说,这还是自他母亲死亡之后第一次这么激动。

酥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关于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大学校园里的沈若初对季贺辰一见钟情,开始了疯狂的倒追模式。她整整追了他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他。可是他却一点也不把她放在心上,带着他的白月光就出国了,对她不闻不问
咪咪猫W
永恒道诀
永恒道诀
在那诸天万界的废土之下,隐藏着远古时代最黑暗的秘辛,大帝陨灭,神魔喋血。一截锈迹斑驳的枪尖,却横跨万古,留存至今。少年林羽,偶然激活枪尖,习得永恒法,至此步步登高,横压万古英豪!
佚名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关于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女主简介:魂穿女,现代是玩咖、海后。穿越后,是哥宝、姐宝。性子直爽不扭捏,只爱家人,喜欢好看且有腹肌的男人,不遛人家感情,渣得明明白白。男主简介:腹黑皇子,父不疼母不
浪里小红花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关于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丑的内心独白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玄学捉鬼+团宠+奶呼呼的坑爹小萌娃+阴郁俊美高冷爹】【超好看!看过的读者都说好!】瑾王府来了个三岁半的小棉棉,不但能抓鬼画符,还能和小动物、植物交流。捉妖降魔,手到擒来。小家伙最爱吃奶糖,喜欢漂亮小
南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