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骄子

第1067章 瞒天过海的布局(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067章 瞒天过海的布局

曹振天的开口,仿佛将一把巨剑放在陆羽的脖子上,似乎随时都能将陆羽一剑刺死。

刘鹏的话,又像是给陆羽吃了一颗定心丸,仿佛在说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

两个人默契的配合,一方面显示出纪委书记的权威,给陆羽敲响警告,另一方面也对陆羽的这次谈话定了性,无论是谁都挑不出毛病。

陆羽心中更加淡定,这件事就是工作程序的交代,主要是完善工作纪律,没有大事。

待到两人沉默半晌,不像要再讲话的样子,陆羽坐直身体,看向曹振天和刘鹏,语带反思地臣服道:

“曹书记、刘书记,这些话我一定牢记在心,认真思考,时刻警示自己,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曹振天微微颔首,看向郑云松和汪强。

“你们二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两个人听得一头雾水。

本来就对这次座谈的用意,有些莫名其妙,如今坐在这里,听了两个领导的连番讲话,更是莫名其妙,没听透用意。

两个人都能确定一点,这是敲打陆羽,而且定性比较严苛。

领导轮番敲打完了,他们要是再说下去,那就是领导敲打的不够全面。傻子才会这种时候表现自己,那就是放不对自己的位置了。

二人相视一眼,同时摇头,表示没有。

“既然没有补充的,那就这样吧,谈话到此为止。陆羽同志,你可以走了。”曹振天说道。

陆羽没想到这个谈话如此的节奏明快,他很想知道关于杨永江的问题,曹振天是什么想法,但不能问。“感谢曹书记、刘书记和两位主任的指导。”

站起身,再次表达一番认错态度,然后告辞。

曹振天没有说话,微微点头。

刘鹏没做反应。

陆羽迈步出去了。

郑云松和汪强两个人又相视一眼,非常钦佩陆羽的心理素质,类似这种谈话,鲜少见过这么淡定的。

有些官员,别说眼前的两位领导请喝茶,就是他们二人随便一个人叫过来谈个话,对方可能都会非常紧张,更有甚者,还有直接摊牌,主动交代的。

做贼心虚啊!

陆羽如此年轻,如此从容,淡定的转身离开,着实坦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

曹振天看向郑云松和汪强,嘱咐道:“今天的谈话,暂时保密。不要说出去,陆羽本身没有问题,我们只是正常谈话。”

“好的曹书记。”两个人连忙点头答应。

曹振天站起身离开。

刘鹏跟了出去。

两个老纪检不容后面的郑云松和汪强多想,分别回了办公室。

郑云松和汪强见状,更加确定就是正常谈话。

两个人分别私下给丁来信和徐光荣汇报。

曹振天回到办公室,脸上都是兴奋的笑容,拿起手机,拨通郭松方的电话。

“曹书记好!”郭松方笑着说道。

“郭市长,我们与陆羽的谈话结束了。”曹振天故意在我们上两个字加重。

“我们?”郭松方疑问好奇,谁是曹振天的我们?

曹振天将今天的谈话安排说了一遍。

哈,哈哈……

郭松方大笑,“曹书记的工作方式真是与众不同,出乎我的意料,高明啊!非常高明啊!”

“郭市长过誉了!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感谢曹书记!”

郭松方的脑海中出现了“瞒天过海”四个字,没有想到曹振天单独走了这样一步。

陆羽,看来真的是很多人在帮。

另一边,徐光荣已经来到丁来信的办公室,在谈关于的陆羽谈话……

风和暖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