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69章 轮作种植
知道几个小家伙儿定是要留在永宁阁里用晚膳的,宁如兰早已经让玉珠去御膳房里交待好了。
因着萧奕景跟萧奕瑞有那么一出乱吃冰块的事情,宁如兰便没敢让人准备鸡鸭鱼肉那些油腻的,而是让人熬了浓浓的红枣小米粥,配的葱油小花卷,又加了几个青菜,便是他们的晚饭了。
好在几个小家伙儿在一起的时候,赛着伴儿吃饭,是吃嘛嘛香,御膳房的手艺自然是绝佳的,将小米粥熬的稠稠的,又带着红枣的甜味儿,萧奕景跟萧奕瑞两个人呼噜噜的喝着,就差把脸埋到粥碗里了。
看到他们两个人吃的肚皮圆滚滚,饱了之后,还在那里挤眉弄眼的,你戳我一下,我挤你一下,精神头儿十足地搞小动作,宁如兰跟萧芸棠他们也算放了心。
就算跟宸妃、仪嫔关系再好,如果孩子在永宁阁里吃坏了,闹了病,多多少少也会让人心里头儿愧疚不安。
吃饱喝足又在永宁阁消了食之后,萧奕恪他们便要回去了。
宁如兰还特意吩咐了玉珠跟露华分别去宸妃以及仪嫔那里解释了一下白日里的事情,叮嘱她们晚上再留意一下萧奕景跟萧奕瑞的身体情况。
宸妃跟仪嫔都不是那等不讲理的人,心里也都清楚自己孩子是有多么的顽皮,对宁如兰不仅没有怪罪的心思,反而还很感激跟不好意思。
但依着他们的关系,若是直接送东西给宁如兰反而显得生疏,于是两位娘娘想了又想,最后都默契地选择了给萧芸棠送礼物。
萧芸棠一看玉珠跟露华带回来的东西,顿时就乐得见牙不见眼了,咧着小嘴,把东西搂在怀里摆弄。
“母妃,你看!”
宸妃那里送了一套做工精巧的宝石镶金项圈,仪嫔送没有她那么精致,但却很实在,是两个适合萧芸棠手腕大小的金镯子。
萧芸棠仔细敲了敲,还是实心的!
宁如兰扶额,“你这个小财迷啊!”
她算是发现了,她家小闺女财迷喜爱金子这一点,跟她小福星的名声一样深入人心,没看到,现在给她送礼物的全部都开始“投其所好”了,从原来的布匹、玩具各种东西,现在清一色地换成了沉甸甸的金子。
萧芸棠将两个实心金手镯戴在手腕上一顿臭美,“嘿嘿,实心的,实心的。”
宁如兰听到她碎碎念的内容,又看到她那副像偷了腥的小猫咪一样的高兴模样,再多的无奈也都消失殆尽了。
母女两个人等了一会儿,天完全黑沉下来,萧奕淮那边还不见影子,便知道他又是急着去忙公事,直接宿在皇子所那边了。
宁如兰叹了一口气,孩子大了总是拘不住的,只是萧奕淮小小年纪便离宫多年,回来之后在身边没住上一年,又搬到了皇子所,她这心里又是心疼又是难受的。
“母妃,小棉袄今儿晚上留下来给你暖被窝好不好?”
萧芸棠看出宁如兰情绪不太对,便一头拱到宁如兰怀里不下来,撒娇卖痴地要留在正殿跟她一张床睡。
“好了好了。”
宁如兰扛不住她拱来拱去地折腾,像小宝宝一样的把人横抱起来往内室走。
有这么一个暖乎乎、沉甸甸的小胖妞在怀,宁如兰心里纵有再多的不舒服也顾不上了。
一日没见太后,萧芸棠心里有些惦记,第二天一下学,便跟萧奕恪、萧奕景他们直奔慈宁宫。
到了慈宁宫,却见太后正带着苏嬷嬷跟萧奕瑞在后院的辣椒地里浇水呢。
“皇祖母,全天下最好的皇祖母,我们来了。”
萧芸棠夸张地大叫,小炮弹一样冲到太后怀里,抱着她老人家的腰,就晃来晃去的不放松。
“皇祖母,你真好,这下辣椒苗苗全都喝饱水了。”
“哎哟。”
太后赶紧拍拍她的肥屁股,“小祖宗哎,你可轻些晃吧,皇祖母要给你摇散架了。”
萧芸棠咧着小嘴巴,终于停止摇晃,但却抱着太后的腰哼哼唧唧地不撒手。
太后一向惯着她,纵使她现在已经圆滚滚地坠手了,太后还是稀罕地把人抱在腿上。
“等到辣椒成熟了,棠儿给皇祖母做大餐,放到铺子里卖钱了,再给皇祖母一大笔分红!”
萧芸棠躺在太后怀里,十分豪气地挥舞着小胳膊。
太后听了这话笑意忍不住更深,调侃道,“哎哟,咱们小九老板好生大方啊!”
“当然了,不差钱!”
被太后调侃,萧芸棠也不谦虚、也不脸红,反而更加夸张了。
太后配合道,“好好好,那皇祖母就跟着小九老板发财,等着分钱啦。”
提起这个,太后忍不住往内室里瞅了一眼,想着她放在妆奁上的那个匣子是不是应该换个更大的了。
萧芸棠孝顺又大方,带着兄弟姐妹们种红薯、种辣椒,得了赏赐或者卖了钱,从来都是大伙儿一起分。
不管太后缺不缺,她每次都坚持着给太后也分一份儿。
苏嬷嬷还特意从库房给太后寻了个小钱匣子,专门放萧芸棠给的“分红”。
那小钱匣子就放在妆奁上,太后每天看见了,都忍不住会笑上一会儿。
对萧芸棠种在后院的地,也就更加上心,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的,“哀家瞅着那辣椒应该是最后一茬了吧,你是不是又该安排育苗了?”
萧芸棠摇摇小脑袋,“不用育苗了,咱们直接种点儿大白菜跟白萝卜!”
“不种辣椒了?”
“嗯。”
因为萧芸棠之前突然想起来,连续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好像是会使土地某几种营养物质消耗更多,结构不均衡,影响土壤质量,还会使作物害病,产生危害。
这个问题她跟萧奕淮讨论过,还想让他给司农寺那边提个醒呢。
结果劳动人民可是相当有智慧的,南诀百姓们虽不知道产生危害现象的道理,但历史传承下来,民间自有一套轮作种植的经验,就是一块土地上种几年麦子,就会改种一茬大豆或者换成别的农作物。
这样不但可以改善土壤质地,还能杜绝一些病虫,所以根本不必萧芸棠多说,徐丰年反而给她送来了一套司农司轮作种植经验总结的手册。
巴塞罗纳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