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章 庆功宴
陆父陆母和陆锦炎夫妇转头微笑着看杨明汐,默默地点头支持。
帝王饶有兴致地接过土块,指腹碾开泥团,露出里头蜷曲的蚯蚓:“《泛胜之书》言‘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陆家幺媳让这蚯蚓翻松了京郊土地,倒像是在朕的朝堂里埋了条‘活龙脉’。”
他忽然将土块按在御案的宣纸之上,赭色泥痕蜿蜒如地图上的河流,“来人,取朕的《农桑辑要》孤本,赐给陆家幺媳。”
当宫人捧着描金书匣上前时,杨明汐注意到书匣边缘刻着细密的麦穗纹 —— 显然是帝王命人特意改制。
她指尖抚过泛黄的书页,在 “粪壤之宜” 篇页角,赫然有朱笔批注:“京郊试种事,可命户部拨千两购肥。” 墨迹未干,显是今日早朝所批。
“谢陛下赐书。” 杨明汐将书匣抱在胸前,忽闻殿外传来隐约的牛哞声 —— 不知哪个宫苑的匠人在驯牛,准备春耕演示。
这声音混着殿内的沉香与菜香,竟比丝竹之音更叫她心安。
陆锦棠用手指轻推她的腰,示意看御案上的疙瘩汤:“陛下特意给你赐了农家汤,独独没给旁人赐这粗瓷碗。”
话音未落,便见帝王端起自己案头的金碗,舀了一勺鹿肉羹递到杨明汐面前:“朕尝过这疙瘩汤,确实比山珍海味顺口。陆家幺媳若不嫌弃,可与朕换碗而食?”
殿中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
紫袍丞相的胡须抖了三抖,武将们的酒盏悬在半空忘了放下。
杨明汐却大大方方捧起粗瓷碗,将金碗推回御案:“陛下金口玉言,这碗汤便成了‘御赐春耕汤’。民妇恳请将这土碗、这碗汤,都送去太学农科,让学子们知道‘朝堂之高’与‘田垄之远’本就该相通。”
帝王闻言拊掌大笑,震得梁上燕巢簌簌落泥:“好个‘朝堂田垄相通’!”
帝王忽然从腰间解下羊脂玉扳指,随手丢进杨明汐的粗瓷碗:“这扳指虽值些钱,却不如你这碗汤金贵。陆家幺媳且收着,权当给改良农具的‘定海神针’。”
当玉扳指在碗中溅起汤花时,杨明汐忽然想起今早离开京郊时,老佃户李伯塞给她的那把新磨的镰刀 —— 此刻正用油纸裹着藏在她马车里。
比起这温润玉扳指,她倒觉得那镰刀握在手里更踏实。
殿外暮色渐浓,她望着案头的土块、汤碗与孤本,忽然福至心灵:原来这金銮殿上的君臣相得,与田间的耕牛犁地、播谷施肥,竟并无二致 —— 都需得看准天时、下对力气,方能长出实实在在的 “好收成”。
陆锦棠见她又出了神,索性用笏板压住她袖中要滑落的图纸,低声笑骂:“再发愣,陛下该以为你嫌那玉扳指成色不好了!”
杨明汐这才惊觉帝王正含笑看她,慌忙捧起汤碗:“陛下赐的汤,民妇定当连汤带泥都‘消化’干净。”
这话一出,满殿重臣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连素来严肃的御史大夫都笑出了泪 —— 谁能想到,这农家女出身的贵媳,竟能让金銮殿化作了生机勃勃的 “田间地头”?
贤妃坐在帝王身侧,言笑晏晏,目不转睛的盯着杨明汐。
自己的这位幺弟妹,确实与众不同,难怪能得到祖父的青睐,确实不错。
“骠骑大将军后继有人啊,今日真是风光无限啊。” 一旁的一位大臣笑着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陆佑宏微微一笑,“这都是皇上的洪福齐天,以及各位大臣共同努力的结果,我陆家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在这时,贤王殿下走了过来,“此次能成功打倒王太傅一党,你们陆家居功至伟。不过,这朝廷之中,向来是波谲云诡,你们还需多加小心。”
陆父点点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陆锦棠和陆锦炎。
“贤王殿下放心,我们会时刻警惕,绝不让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陆锦棠礼貌的开口,说完后很不屑的转头看向他处。
这贤王殿下,人前自己和他可是劲敌呢?怎么能在人前暴露自己和他的友好关系呢?
口天一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