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你说我是大明继承人?

第6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64章

“到时候殿下你就可以一展你一直以来的抱负,当个能够比肩秦皇汉武,与当今陛下看齐的千古一帝,史书上会留下你浓重的一笔!”

“你可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啊。”

“修仙虽然好,但也得讲仙缘的,修仙不是你想修就能修,殿下你没听前辈说吗?修仙之路充满了艰辛危险,可是要承受天劫的……”

“还有……”

姚广孝再次发动了嘴遁,巴拉巴拉地一顿嘴炮输出,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来给朱棣做思想建设工作。

好半天之后。

“殿下,你觉得贫僧说得对吗?”

姚广孝喘了口气,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唔……”

今天亲眼看到两个兄弟都跑去修仙之后,修仙的诱惑一下就在朱棣心中放大了n倍,让他心痒痒的。

但经过姚广孝一波嘴炮之后,朱棣又觉得姚广孝说得有道理。

眼下自己确实距离帝位很近了。

大哥和二哥还有五弟,都是兄弟之中最有资格坐帝位的人,他们全都跑去修仙了,虽然还剩下十几二十个兄弟,但这些人要么是非马皇后所生,要么就歪瓜裂枣,根本没法跟自己抢。

朱元璋不把帝位交给自己,还能交给谁?

这时候却步放弃唾手可得的帝位,岂不是可惜?

自己过去的种种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想到这里,朱棣一咬牙道:“大师你说的不错,夺嫡之路不能三心两意,左摇右摆!”

“皇位才是本王的终极目标!今后本王绝不再想修仙之事!”

“殿下你明白这点就好。”

姚广孝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松了口气。

他回头看了眼远处的道观,心中暗想,以后可得想办法让朱棣远离朱云,要不然这位燕王殿下早晚会跟秦王周王一样,舍了帝位跑去修仙……

“殿下,咱们快走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殿下你去办呢!”

姚广孝催促着朱棣,赶紧远离道观。

晚上,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终于把案头上堆叠如山的奏章给批阅完之后,朱元璋搁笔沉思,良久之后叹了口气。

大明疆域广袤万里,有亿万子民百姓,政事何其的繁重复杂,非得有个优秀聪慧的明君来统治不可。

眼下朱标确定是要留在道观里修仙去了,明明白白是不会接掌大明江山的了。

大明失去了最优秀的储君……

储君之位也不能一直空着,否则非出乱子不可。

历朝历代,多少祸事就是因为储君之位空置才闹出来的。朱标退出太子之位这事虽然暂时还没旁人知道,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早晚会有消息走漏,到时候难免会有些有心人搞小动作。

这又带出了另一个大难题。

谁才能接替朱标,当太子储君?

朱元璋皱着双眉,心里思索着。

虽然他子嗣众多,足足有二十多个皇子。

但在朱元璋心目中,只有他跟马皇后这个正妻所生的嫡子,才有资格接掌朱家的家业,统治大明江山。

现在老大朱标不用说,都跑去修仙了,完全不用指望这逆子担起这头家了。

老二朱樉……

朱元璋想都不用想,直接就把这货给排除了。朱樉生性暴躁横蛮,说好听点就是武勇刚强,难听点就是莽撞无脑,动辄就抽刀砍人,要让这货带兵杀敌那还行,要是让他来治理江山……那怕是大明就步秦朝的后尘,直接二世而亡。

把大明江山交给朱樉?那跟直接要大明亡国没啥区别。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二嫁京圈太子爷,姐靠的是玄学!
二嫁京圈太子爷,姐靠的是玄学!
渡劫失败后,云墨玖回到了割腕自杀的前一世。被丈夫、小姑子、婆婆和小三逼着签署离婚协议。她不吵不闹,同意了。离婚后,身为玄学大佬的她被各界大佬奉为座上宾。养父一家水涨船高,成为商圈新贵。豪门哥哥们也纷纷
离家出走的羊
上错坟,认错人,女鬼变成自己人
上错坟,认错人,女鬼变成自己人
关于上错坟,认错人,女鬼变成自己人:“年年都来拜祖宗,却年年都还在打工,我在这边过得不快乐,您在那边可能要挨饿,保佑阿孙今年过得旺,不枉我年年带着好酒好菜来看望。”“今年的愿望很简单,我爱钱,钱爱我,
我在深飘飘
换亲新婚夜,我嫁傻夫虐翻王府
换亲新婚夜,我嫁傻夫虐翻王府
前世,她是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以为自己嫁给了真爱。丈夫偷情算计,毒害谋杀,污蔑她红杏出墙……含恨而死的苏芷嫣,一朝重生,竟回到了新婚之夜。这一次,她绝不会再傻下去!大婚之夜,当场捉奸,与渣男宋知行撇清关
月雨笙萧
重生七零,牛马老夫妻弃子宠女
重生七零,牛马老夫妻弃子宠女
【爽文+空间+家长里短+发家致富】上辈子,宋清云靠着七个女儿供养,跟老头子吃香喝辣。宋清云幡然悔悟时,七个女儿没有一个活到三十岁,她们要么被婆家打死,要么被流氓祸害,要么受不住她的疯狂吸血自杀,要么下
娮小夕
嫡女换嫁当后娘?她携四崽炸皇城
嫡女换嫁当后娘?她携四崽炸皇城
【重生+先婚后爱+带崽逆袭+雄竞修罗场】前世,所有人都说陆青鸢抢了继妹的好姻缘,嫁给了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贤王。可明明是继妹对镇北侯一见钟情,非他不嫁,陆家只好拿她顶上。她这个贤王妃表明风光,实则遭贤王
陈荔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