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鱼得水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杀疯了(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一百五十七章 杀疯了

【《致青春》——献给毕业生的一份礼物】

【徐铭新片《致青春》火热上映,首映现场粉丝求婚】

【又一网络热词诞生,单身狗将取代光棍成为年轻人流行语】

各路媒体报道频出。

除了启铭娱乐付出的车马费外,徐铭本身的热度也起到很大作用。

《不差钱》和《扶不扶》到现在还时不时电视重播,继续辐射着影响力。

万达影院。

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电影频道的记者带着摄影师出现在现场,看到这幅场景也是愣了一愣。

国内电影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繁荣的景象了。

倒是去年的《阿凡达》,各个电影院惊现长龙。

“这位同学,冒昧地问一下,你为什么会选择来看这部电影吗?”记者问道。

男同学扭过头,看到摄影机对准自己,立马兴奋起来:“我为娜扎而来,娜么爱你,扎根心里。”

“还有我,我是为景田来的,景田勇敢飞,甜筒永相随!”

“呵,我们倪旎才是女一,你们不过都是陪衬罢了。”

这回男女生都参与了进来,为自己支持的偶像争论。

对于他们来说,三人等于是他们亲手一票一票投上去,又亲眼看着她们走向娱乐圈。

养成的感觉,自然不言而喻。

“看来《致青春》的三位新人女演员,都很有人气。”

记者尴尬笑笑,找到人群中默不作声的一人,“你是因为什么来的?”

“八折优惠……”胖乎乎的男生欲言又止。

“还有呢?”记者追问。

“还有我听说来看《致青春》的有很多女大学生,想来找个女朋友。”

小胖嘿嘿笑道,脸上憨厚瞬间消散。

记者傻眼,这电影还有交友属性?

……

“宣传上不要太过分,适可而止,什么来看《致青春》发生一夜情,艳遇这些文章少整。”

“还有那篇在电影院外,就等情侣分手,上去安慰女生的博文,一看就知道是卓威的手笔,太剑走偏锋了。”

徐铭跑完一场路演,坐在车内对助理小娟吩咐着。

后者一边用笔记记录,一边道:“一夜情和艳遇不是我们撰写,好像是网友自发搞出来的。”

“那就更不行,影响不好,配合网站压下去。”

徐铭语气果决,现在的他不需要这种歪门邪道来营销电影。

单靠校花大赛和他本身的热度,已然足够。

剩下就看电影质量够不够抗打了。

但凡之前参与过校花大赛投票的大学生,有一半吸引来观影,那就是上百万观影人次。

就目前万达院线那边传来各个影院排长龙的战况,之前的套路效果应该不错。

“首映票房出来了吗?”徐铭问道。

“还没,不过快了。”小娟道。

不光是他在等待着首日票房,想必圈内不少人也在等。

车子朝下个路演场地开着。

他和郭凡兵分两路,他带着孙艺州、王传军等人跑除万达外的影院,郭凡则是带着倪旎三女沿着各个城市的万达影院跑。

她们三个在万达影院的人气,丝毫不低于徐铭。

没办法,多是薅羊毛的大学生,其中又大半是投过三女票的人。

十分钟后,徐铭手机叮咚一声,和小娟的同时响起。

“首日票房1850万,徐总,票房大卖啊!”小娟兴奋道。

按照这个趋势,票房破亿板上钉钉。

而且还不是徐铭一贯的喜剧风格,一部带着一帮新人演员的青春片。

黑皮大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他本是宗门最有希望成为圣子的人,却被自己多年的小跟班联合师妹迫害。可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灭亡的那刻,却被意外美艳入九天玄女的神秘人所救。从此以后,他开始学习无上功法,踏足武道巅峰。一念逆阴阳,一刀斩大道
佚名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超级暴发户的他,幸运地与大学时期的校花订下婚约。然而,未婚妻却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对他暴发户的身份充满鄙夷,态度傲慢无礼。原本,他试图维持这段关系,可当未婚妻的白月光突然出现,她的心思迅速偏向旧爱,
佚名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归来,她的首要大事竟是火速摆脱那段四年的无名婚姻。前世里,同床共枕却从未换来一句中意,直至生命尽头仍守着清白之身,心中满是遗憾。可当她鼓起勇气提出离婚,那位一向高冷自持的另一半,竟出乎意料地跪倒在
佚名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日常,娱乐,搞事情,】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情人节当天,江辞参加了当红小天后的演唱会,‘意外’成为了最后压轴之时的合唱嘉宾,一首独唱《分手快乐》将演唱会,以及情人节的所有氛围唱的消弭。‘雨
雪染斜阳红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四年前,她是港圈太子的追求对象,更是太子爷心中可望可不及的白月光。四年后,她拷着脚铐被押回国,才知道港圈太子身边换了新人,太子爷也看不上她了。“曾经的我你不稀罕,现在的我你高攀不上。”可后来,有人传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