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80章 准备充足(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0章 准备充足

至少,匈奴和鲜卑,这些曾经阔绰过的北地豪族,便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力…

城下,八百道白色人影,与雪地融为一体,他们悄然匍匐墙角处,城上匈奴士兵毫无所觉。

数月来的麻痹大意,加上夏军的龟、怂、忍已经磨灭了他们大半戒心,天寒地冻,警惕放松在所难免。

“嗖嗖!”一道道绳爪扔上城墙,而后先锋士兵手脚麻利,抓着绳子顺势登城!

“砰!”沉闷的声音响起,一名名士兵翻身入墙,而后抽刀!

“什…”一名靠在墙上假寐的匈奴人被惊醒,他蓦然回神,入眼处是一抹雪白的刀光。

紧随着刀芒之后的,是越来越多的白色身影,涌上城头。

他们动作迅速,身手敏捷,很多匈奴士兵,还在打着鼾声,便被抹了脖子。

刀锋划过,鲜血如梅花般,在积雪中绽放,

灼热的鲜血,溅射在冰冷的墙剁上,染出一片片红…

“敌敌”终于,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登上城墙,匈奴人终于发现了不妙。

有人满目恐惧,大声呼喝:“敌袭,有敌袭!”

“敌袭…有敌…有敌…”

匈奴人反应很快,他们虽然警戒松懈,但此时都已经被敌人登上城墙,若是还没发现情况,那就不配称为士兵。

“敌,有敌人袭城!”城楼处,头人伊利邗警觉,迅速披甲,然后召集士兵。

“呜呜!”预警声响起,城上的匈奴人反应过来,无数人从睡梦中惊醒。

一队队人马,在头人的催促下迅速集结,然后向着城头杀来。

“不要恋战,迅速抢占城门,给大军发信号!”

喊杀声中,领军头目紧握刀兵,直接带人向城门处杀去。

这些身披白袍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军中精锐,铠甲精良武备锋利。

此时登上城头,杀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四周众人无一合之敌。

但他们没有恋战,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烘烘!”火焰燃烧,冲天的火光在黑暗中宛若明灯,一时间整个城池仿佛都在沸腾。

远处,肃立多时的夏军,也收到了信号。

铁甲铮响,周仓更是迫不及待的打马上前:“大帅,信号引燃,韩忠已经得手了”

“呼!”不用周仓提醒,李信也知道时机已到。

他环顾周围众将,一双双冷冽的眸子中,闪烁着森寒的杀机!

“铿锵!”李信猛然抽出腰间宝剑,利刃高扬:“匈奴人三番五次寇略并州,侵我疆土,杀我百姓,辱吾子民,当如何!”

“杀!杀!杀!”万人震戈高喝。

“北地老幼尸骨畏寒,定襄郡城沦为草场,青壮妇女被匈奴人当做两脚奴隶欺负,这是朝廷无能,亦是并州的耻辱…”

李信声音高昂,传遍整个雪原:“匈奴豺狼,烧杀抢掠已成习性,占了定襄窥伺河西…”

“三番五次让吾割地求饶,老子本可舍河西求存,但老子没有…”

“我李信不是无能的朝廷,不是那些尸餐素位的权贵老爷…”

“我与尔等一样,是底层百姓,是泥腿子出身,是从黑暗的淤泥里爬上来的…”

“我李信,不忍并州沦为匈奴的跑马场,不忍北地百姓成为两脚羊”

朝廷地大物博,心胸宽广有仁义之心,可以将大片土地送出。

但李信治下却只有并州一地,地盘本就不大,在拱手让人,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连最后的立身之地都没有了。

所以,当匈奴人觊觎河西之地时,李信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将其彻底铲除,不然永远难得安生

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昭娇
昭娇
关于昭娇:她原是名动京都的和昭郡主。及笄那天,她娘“大义灭亲”,于是她爹成了谋逆犯被杀,而她也在她爹的灵堂里被活活烧死。死后她重生成了徐府的庶女。她是踏着血雨腥风从地狱里来的讨债人,那些欠她的、欠她爹
莫西凡
炮灰她有变美系统
炮灰她有变美系统
开局她穿越到年代小说中,坏消息是,她是个炮灰。因为是女孩,所以全家都想着把她卖了换钱来置办弟弟的彩礼。好消息是,她觉醒了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获得随机奖励。原以为有系统可以生活得很好,万万没想到,抽
佚名
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
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
【位高权重禁欲京圈大佬x假乖巧真反骨美人/双洁】很长一段时间里,傅弘景都是慕伶唯一的光。直到傅弘景当着她的面说出:“我和霍家大小姐的联姻不会取消,我和你的关系也不会改变。”慕伶才瞬间清醒。她的光早就变
八千与雪
替嫁王妃太撩人,清冷残王求抱抱
替嫁王妃太撩人,清冷残王求抱抱
鬼王沈星月为渡天劫,借尸还魂游历人间寻找机缘。嫁入残王府后意外发现独孤辰身具龙气。与之双修能增百年修为。无奈之下,堂堂鬼王只好化身凡间女子洗手做羹汤。整日追在独孤辰身后求爱。求着求着,对方竟然动了真格
柠檬酸酸甜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老太太做了金元宝的胎梦,问遍了喜欢的四个儿媳妇,没一个承认!总不会是那个吃啥啥不够,做饭糊锅底的赢灿如吧?~~产房内赢灿如嘶声力竭的生孩子,产房外金来富来回踱步,时不时盯着手表,嘴里嘟闹着,“千万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