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两地分居的生活

第30章许笛十八岁了?(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0章许笛十八岁了?

许笛从奶奶家出来,借口肚子疼,让许军在路上等她一会,她假装去借个厕所。

几分钟以后,许笛拎着一个袋子出来,里面是一只公鸡,她都给绑好了。

“姐,你拎的是什么?”

“小点声,那家有公鸡往出换。”

许军乐了,牙床子都露出来了,他姐,就是敞亮,工作以后,总买好吃的回家。

“别傻乐了,你拎着,我拿这些菜。”

许笛也不惯着许军,都十一岁,能干很多活了。

“好,我拎着,再有一只我也能拎动。”

一只手拎着鸡,另一只手拎着小筐,里面是十多个鸡蛋。

奶奶家有三只母鸡,下的鸡蛋都攒着,没有卖。知道城里鸡蛋紧张,留一半给他们,自己吃一半。

姐弟两人大包小包的进了家属院,惹得大伙一顿羡慕。

“看看老许家,乡下的爹妈兄弟,多照顾他们,一年四季,这菜都没断过!”

“蔬菜值几个钱,许家一年往乡下送多少东西呢。”

“黄招娣,你一年也没少往乡下的娘家送东西,也没见你拿回一根青菜。”

有人看不惯黄招娣的,立马怼了她两句。一天到晚往娘家划拉东西,自己家的孩子饿成什么样了。怪不得她男人揍她,打的轻。

黄招娣惹了众怒,溜溜的回家了。

许笛可不知道这事,她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才把这一大筐东西搬上楼。

“唉呀,你这孩子,这么多东西,你倒是分两趟啊?你弟呢,他怎么不帮你拎?”

“娘唉,我也没闲着。”

许军从他姐身后冒出来,也不知道她姐在哪买的鸡,可真沉啊!

“你这拎的是什么啊?”

许母没想到她老儿子手里还有东西,又是筐又是袋子的。

许军把东西放地上,关上门,小声的说“我奶给拿的鸡蛋,还有我姐买的鸡,可沉了。”

“啥,鸡?许笛,你这一个月的工资都快吃没了吧?这鸡多少钱,一会,我给你。”

许母知道这孩子想补贴家里,上了一个多月班,没少往家里买东西。

“这次就算了,下次,下次你再给我。第一个月工资,我给家里人买点吃的,用的,下个月,就攒着了。

妈,我还要去给王姨家送点蔬菜。我奶奶听说了工作的事情,薅了不少菜,连第一茬黄瓜都贡献出来了。”

这时候没有大棚,北方的蔬菜,大多得七月以后能陆续的下来。

许奶奶特意在锅台上育的苗,黄瓜,豆角,茄子比别人家早下来几天。

“多拿点,鸡蛋也拿去。”

许母对梁家也是感激的很,什么东西都舍得。

“妈,鸡蛋就不用了。梁大哥有门路,不缺这些。我拿点新鲜的蔬菜,不然他们还要给拿更多东西回来。”

“也是,那就多拿点蔬菜。”

许母往筐里装了不少,让许笛赶紧给送过去。

许笛从沙发上起来,去厨房喝了一碗水,拎着篮子又出门了。

许笛提前一站下车,去附近的公厕,运气不错,没人。

进了空间,去自己的菜地,摘了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还有一些小菜,装了满满一篮子。

从奶奶家拿的,明天拎去单位给唐姐和组长,还有唐姐要的鸡和鸡蛋,她也给带去,卖一只是一只。

装好了菜,又去抓了两只鸡,钱奶奶和王姨,一家一只。

看了一眼,公厕没人,她赶紧出来。

拎着篮子和袋子,许笛也不打算坐车了,天热,人多,公交车里的味道,也是很冲的。

还好,一站地,也不远,走个十多分钟就到了。

许笛拎着东西进了梁家所在的家属院,还好,一路上没有遇到熟人。

水波198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打造大明日不落帝国,荡平流寇、抗击建奴,延续大明国祚。
吃货大联盟
穿成农家丫头,带着空间赚大钱
穿成农家丫头,带着空间赚大钱
(穿越?农家?美食?空间?种田) 三个可爱的弟弟妹妹,儒雅帅气有才华的大哥,一对包子但是听话的爹娘,还有一个手里有空间厨艺高超的美少女李明夏! 穿到农村不可怕,极品亲戚也不怕,穷更不是问题,李明夏看到别人不吃的小龙虾,别人不认识的甘蔗,别人种不出来的南方水果,这可都是香喷喷的美食白花花的银子啊!
楼上月下
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
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
关于逃荒被弃,我进深山吃喝不愁:(种田+空间+家长里短+温馨日常+发家致富)江意绵完成组织最后一次任务,本想游山玩水度过接下来的日子。谁曾想,一睁眼竟穿到了个农家女身上。爷不疼,奶不爱,父亲失踪,哥哥还被抓壮丁,逃荒被弃,天坑开局人人都笑话她不是饿死就是被乱兵砍死,可她非不信,手握空间带着病弱的娘、年幼的弟妹进山。挖挖野菜、采采蘑菇、种种地,日子悠闲似神仙。外面战火连天,山里温馨满园。等到最后一
江久久鸭
阴祸得狐
阴祸得狐
我出生那晚天生异象恍见瑞兽,算命先生说我是天生贵命,福气临门,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可十二岁那年一场变故让我从此阴祸缠身病痛不止,为了活命,我去祭拜先人求庇佑,却没想到拜错了坟…… 夜晚,一谪仙般的男人闯进了我的梦里,他说拜错坟是要付出代价的。 “什么代价?”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王权月初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