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嫡谋:一路高升艳冠京华

第21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14章

肖盛说完,扭头斥责乳母,“你好大的胆子,你是想谋害皇上不成?”

乳母吓得跪地求饶,“肖公公误会了,此物奴婢已经找人消过毒了,也让太医检查过,此物上面现在是没有病毒的。”

“要不然,您就是给奴婢十个脑袋,奴婢也不敢谋害皇上啊。”

肖盛依旧没有让皇上碰此物,而是自己拿着,来到了皇上面前。

皇上对此也没说什么。

只是看了一眼茶盏后,问乳母。

“不过是一个普通寻常的茶盏,这能说明什么?”

乳母解释,“三公主年纪还小,屋子里只有伺候的宫女,并没有太监。”

“而此物都是太监们在用。”

原来是这样。

皇上明白乳母这句话的意思后,又让肖盛把茶盏拿过来,这一次他盯着茶盏打量了一个仔细。

“松柏纹,倒是奇特。”

苏珧附和,“妾身听说内务府烧制的茶盏有各式各样的花纹,但像这样的花纹,妾身今个也是第一次瞧见。”

“皇上,根据这个茶盏上的花纹,应该可以查到这个茶盏出自哪个宫吧。”

皇上看了苏珧一眼后,大手一挥说道,“去请内务府总管过来。”

很快,内务府总管带着两名小太监来了姣梨阁。

三人跪下行礼后,肖盛就把乳母送来的茶盏递给了内务府总管,内务府总管刚拿到茶盏的时候,装作没有想起这个茶盏是送去哪个宫的。

扭头询问身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小声说道,“总管您忘了?这是兴华宫,姚贵妃特意派人来内务府找咱们定做的。”

“当时姚贵妃的人还说,这是因为姚贵妃要赏赐他们宫里的大太监,特意让咱们做的。”

“您当时还说这个花纹独特呢。”

小太监这么一说,内务府总管终于记起了此事,于是赶紧和皇上说道,“这个茶盏是兴华宫姚贵妃派人定制的,至于这个茶盏姚贵妃最后送给了什么人,奴才就不清楚了。”

又是姚贵妃。

皇上冷着脸放下手里的折扇,“去请姚贵妃。”

姚贵妃正在软榻上和桂嬷嬷聊天,嗑瓜子,顺便说着皇上会让谁做二皇子养母的事情。

一开始姚贵妃并不想收养二皇子,毕竟她是杀害二皇子母妃的人。

万一有朝一日,二皇子知道了此事,那她就是养虎为患了。

按照她的意思,就应该斩草除根。

只可惜,苏珧把二皇子送去了太后宫中,否则她定要出手的。

后来听到桂嬷嬷的分析,说皇上极有可能把二皇子送给皇后的时候,她又不愿意了。

她既不愿意养虎为患,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柔美人故意把李美人怀有皇子的消息告诉她,她是知道的。

但她之所以还顺了柔美人的心思去害李美人,那是因为她不想让自己成为后宫的笑话。

皇后肯定知道此事。

一旦皇后成了二皇子的养母,将来她必定会以此事让二皇子对付她。

这也不是她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在让皇后收养,和让自己收养二皇子这个话题上,姚贵妃最后决定自己收养二皇子。

毕竟,二皇子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奶娃,日后如何,谁说的准,若是她察觉到苗头不对,直接杀了他就是。

若是之后,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随时弄死他。

总之,留在自己手里,肯定比留在旁人手里要安稳的多。

想清楚这些的姚贵妃,正得意洋洋准备让宫女去准备午膳时,肖盛带着人过来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夫人风生水起,总裁气到心梗
离婚后夫人风生水起,总裁气到心梗
顾衍城的白月光回国那天,林染丢下一份离婚协议。协议上的离婚原因引爆朋友圈:【因男方对外偷吃,不及时交公粮】提出离婚后的林染一改在顾衍城面前温柔贤惠的模样,在外混的风生水起。从小小的家庭主妇……
弄月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有人说,官场就是权力的博弈、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鲜血淋淋,上演着一幕幕尸山血海的上位历程!萧逸则认为,官场是情与法的较量、黑与白的角逐、邪恶与正义的血拼!妻子和好友的背叛,使萧逸更
小小的蜜蜂
谁说华夏无人,开局召唤杀神白起
谁说华夏无人,开局召唤杀神白起
关于谁说华夏无人,开局召唤杀神白起:国运擂台降临,胜者奖励,败者国运败退。唯独大夏历史断层,败了,而就在这是重活一世的苏天绝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发生,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男子出现,西方痴笑,然而眼神一凝
泉水新
蒸汽之国的爱丽丝
蒸汽之国的爱丽丝
女神用六天创造了世界,并在第七天将象征世间法则的十四种王权托付给十四位少女,因此称为:少女王权。1855年10月25日,大布列塔王国的林威尔市,一位名叫林格的年轻人捡到了从天而降的异界少女爱丽丝,由此
超究极武神崩坏
重筑根基后,我无敌万界
重筑根基后,我无敌万界
一年前,少年林澈受绝世高人指点,自毁丹田,重修武道之路。期间,却因修为一落千丈,惨遭家族误解,受尽世间冷眼。一年后,林澈无上根基筑成,潜龙出渊,以无敌之姿,横扫一切天才,踏上一段全新的征途。自此,浩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