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第112章 女帝开口,许良狠狠蹂躏状元郎!(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12章 女帝开口,许良狠狠蹂躏状元郎!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御书房内,吴明高声朗诵许良写的诗,没有点评。

因为诗的意思简单明了,没有什么华丽辞藻,韵味、气象却已然超凡拔俗。

他只淡淡问了一句,“曹大人,你的呢?”

怔怔出神的曹翕纯心头一颤,“我,我……”

他很想说许良写得不好。

可是他的学识,他的身份,以及眼下的场合,都让他说不出这番话来。

尤其是女帝萧绰、御前随侍上官婉儿的授业先生是大乾儒家第一人颜秋,二人才学也早在大乾传开。

曹翕纯更不敢狡辩。

吴明却似决心在他此时受刺激的心上再插一把刀,主动念起曹翕纯的诗来:

“枯柳残荷霜满头。”

“碧波荡漾泛孤舟。”

“举杯邀月觞秋晚。”

“同醉江愁万古流。”

似觉得这样还不够让曹翕纯清醒,吴明又才开始点评起来。

“曹大人,你的《赋秋》诗中,枯柳残荷、孤舟、觞秋晚、江愁皆是伤春悲秋常见之词,又举杯邀明月,同醉消愁。

若本官理解不错,当是一首感怀之诗。”

“而许大人的《秋词》却似两军交战料敌于先,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将你的诗词论调定了下来。

而你也果然不负所望,写了一首悲秋诗。”

“第二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常态,热情如火,颂扬秋日之美。

其中‘我言’二字道出了许大人的自信。

‘胜春朝’更是对秋日最大的肯定于认可。

而这认可,绝非一时感性冲动,而是蕴含了许大人对秋日更高层次的思索……”

说到这里,吴明感叹看向许良,拱手道,“只此二句,足见许大人才情、胸怀远超常人。”

许良淡然一笑。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刘禹锡的诗!

那可是写出“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刘禹锡!

曹翕纯一个初次见面就想把人置于墙角碾死的小歘歘,能跟刘禹锡比胸怀,比才情?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只此一首诗便让吴明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先前的吴明义愤填膺,此时的吴明有点……舔!

就其刚才分析的一、二两句,让许良浑然有种做语文试卷中的诗词赏析的感觉。

而萧绰、上官婉儿在听了这位大学士的逐句、逐词赏析后,不由神色动容。

“他果真是在藏拙!连如此才学也藏得让人毫无察觉!”

上官婉儿美眸顾盼,心底仔细回想着许良此前写的一诗一词。

“《咏雪》中的飞、堆、水都用了韵……”

“《如梦令》中的下、大、杈韵也用得极为考究……”

“他若果真不学无术,又怎会遣词用韵如此准确?”

此时此刻,她猛然想起陛下对她说的那句话——“婉儿,你对许良成见太深了!”

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为了家族忍辱负重,自甘“堕落”,全然不在乎世人眼光。

若非大乾被魏、楚逼迫,激起他胸中家国大义,他只怕还要藏拙,被世人误解为无可救药的纨绔!

南国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与惜行
与惜行
关于与惜行:“什么?我不是来躺平的,而是让我来救世的?妈呀,我才出生一天呀。”莫慌,莫慌,白虎来帮你,孤狼也来帮你。小青青又是谁?哦,原来是我的小青龙呀。咦,怎么还有一只千年老龟啊,给我当坐骑挺不错的呀。”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呀,太好了,我能听懂兽语,哦耶,又解锁一项新的技能,开森。别人的空间物资充盈,我的空间竟然只是一片绿草地,看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家里太穷了屋子都漏风了,爷奶爹娘都饿的皮包骨头了
清风思明月
我水泥封心后,全宗门悔断肠了
我水泥封心后,全宗门悔断肠了
前世,陆青容是衬托女主善良的恶毒女配。 她一辈子都在跟陆青灀争斗,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大师兄说:“陆青容,你不过是陆家强塞给师尊的弟子,不要妄想与灀儿相提并论,更不要对外说自己是鹿涯神君的弟子!” 二师兄说:“灀儿过于良善,若是放你离开,岂不是纵虎归山,你就安心去死吧!” 三师兄说:“陆青容,你不配叫我师兄,滚!” 重活一世,她脱离宗门,不拜师,不认父母。 不曾想前世欺她、辱她、恨她
麻婆豆腐
黑道风云江湖路
黑道风云江湖路
民工杨鸣为妹妹报仇,得罪多方大佬,最终被逼无奈,走上一条不归路。 杨鸣:“他们的命是命,我妹妹的命就不是命吗?!” 杨鸣:“我不求什么,我只求一个公道!” 杨鸣:“这个世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佚名
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
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
沈平康就要死了,脑癌!  出生于小县城的他来大城市里拼搏奋斗几年,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给他带来了一身的病痛,脑癌晚期,可他不想死啊……
流去的时光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