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65章 狼烟犬雾皇帝迷眼 青梅竹马太孙怡情(4)
锦衣卫百户胡荣的长女胡善华在张贵妃的长乐宫作女官,有几分姿色,听说她的妹妹善祥还要漂亮,永乐就让王贵妃召善祥进宫相看,果然端庄可人,于是,去北京之前,永乐即指定胡善祥为未来的皇太孙妃,回京举行大婚典礼后正式册封,还把善祥的哥哥胡安安排在了太孙身边任侍卫首领。
皇上的心思是一方面,瞻基的心思又是一方面。朱瞻基的最爱是兰香,他虽不会做出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愚蠢之举,但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深情,朝朝暮暮、缠绵悱恻的爱恋,纵没有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焚香许诺,也不是一纸文书就能拆散的,那份烙印在心中的情愫已久久地在彼此心中的最暖处生根。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朱瞻基轻声诵咏,孙兰香泪湿襟枕。
人美,不是最重要的,两情相悦的极致是心心相印。后来在朱瞻基的努力下,孙兰香到底还是留在了瞻基身边。十年后朱瞻基即位,晋胡善祥为皇后,仅仅三年就以皇后无子而废,孙兰香晋位皇后,又当了太后,赶上了瓦剌马哈木的孙子也先大举攻明,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亏她有主意,大臣于谦又得力,才保住了北京。
永乐的举措,阻止于一时,却阻不了一世,凭空又毁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因不受瞻基爱恋,胡善祥一直清冷寂寞,郁郁寡欢,幽囚般生活,在忧郁中死去,才三十几岁。其实, 兰香也无子,只是幼年入宫为侍女,更熟悉宫中游戏的规则,耳濡目染,也就更有心计罢了。听说瞻基御过的某个宫女怀孕了,遂偷偷养起来,自己装孕,而后就有了自己的儿子, 也就是后来即位的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
或许,孙兰香命里注定就该是朱家的媳妇,大明的皇后、太后,就该是和朱瞻基有情定前世的缘分。
她是山东邹平人,本和皇家没有半点干系,鬼使神差的,她的父亲孙愚就到了河南永城县任主簿,全家也就迁到了永城。永城虽是个小地方,却出了个鼎鼎大名的皇太子妃张晋眉,太子妃的父亲,也就是皇太子朱高炽的老泰山、挂衔京卫指挥使的张麒就住在永城。
永城县出了个皇家的亲戚,一步通天的人物,那是县里多大的荣耀啊!县官们乐三乐四愿意串往,三天两头跑张府,日日聆听大字不识一升的张大人教诲都嫌不够。谁知那句话撞运了,就能撞出个大官来!
果不其然,这天大的馅饼就砸在了主簿孙愚的头上。 这天,知县盛情邀请指挥使大人张麒用膳,县丞因事外出,便由主簿孙愚作陪。三十
多岁的孙愚容光焕发,走前走后为张老大人把盏,忙个不亦乐乎。一个小女孩的不期而至 打破了饭局的热闹,来人正是孙愚的女儿孙兰香。兰香说母亲突发急病高烧不退,请父亲回去料理。正在兴头上的孙愚,把和指挥使张大人的每一次幸会都当成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老婆的突发症状,让他非常不爽。心中骂着 老婆病的不是时候,面上又不得不敷衍着,一面担心张大人怪他无夫妻情分,一面又怕离 席了会失去今天的机会,左右为难,没好气地瞪着一旁尴尬的女儿,指望着知县说句话。 转头再看指挥使,心竟万般抽动起来。
兰香进门的一声喊,天真可人的小脸和那悦耳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坐在主位上的张麒吸引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女孩,足有半刻钟,盯得孙愚迷茫了:五十多岁的张老大人看上他年仅七、八岁的女儿了?高攀也不是这个攀法,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心中正在懊恼,只听“来人,”张麒轻轻一喝,张府管家疾步从外面进来,侍立。
“孙大人内眷有恙,你让府里的刘郎中速去诊视,一应费用都由张府承担。” “遵令。”管家转身出去。 孙愚更感突兀,正要阻拦,张麒又说话了:“小姑娘过来,让爷爷好好看看。” 兰香也不怯阵,大方地走到张麒跟前,大人一样“跪”下:“小女给爷爷行礼了。”
除了孙愚,女孩那姣好的面容,那尤显稚嫩、银铃般的声音叫在场的所有人心都酥了。 张麒的确是动心了,但他心中装的却是他的外孙——和兰香年纪相仿的朱瞻基。小外孙英气勃勃,将来再配上这么个漂亮的媳妇,那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了。当然,他知道自己做不了主,尚需慢慢转圜,通过女儿放到外孙身边还是容易的。
张麒的夫人仝氏也找机会见了兰香,天仙般的孩子,惊得老太太以为自己看错了,叹为观止。一定要把女孩说给外孙,她的心也坚定了。后来进宫看望女儿时,便向太子妃说起了这个漂亮的女孩。晋眉也很有兴致,让母亲把兰香带到宫中见了一面。
小女孩的天生丽质和乖巧懂事深深打动了她,这一面,晋眉再放不下,心中认定,她未来的儿媳就是兰香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进宫作宫女,谁也没在意,兰香留在了晋眉身边。
不满十岁的兰香从此和朱瞻基黏在了一起。瞻基去读书,她就在外面慢慢等,书堂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她也默默背记下来,转回来,瞻基会了,她也会了,两人一起背诵; 瞻基去练武,她就远远地看着,自己也悄悄比划,恨不能上去和他一起武一把。
十一二岁时,情窦初开,她的心思全在了瞻基身上,形影不离。最难捱的是那年瞻基随皇上去北京,那一走就是快两年的时光。皇上喜欢瞻基,她为他高兴,那咯咯的笑声溢满殿堂;瞻基封了皇太孙,她为他欢呼,还为瞻基舞了一段自己的舞蹈;瞻基父子屡遭汉王构恶,她为他们愤愤不平,俊俏的小脸上横生出一股怒气,倒把瞻基逗笑了。
看他们渐渐成人,经父皇准许,太子妃张晋眉干脆就把她安置到了朱瞻基的宫中做宫女。
皇上第二次北巡,瞻基名正言顺地把她带到了北京,要征战数千里外的沙漠了,她才不得不留下来:白天读书习字,像个书生;晚上会对着瞻基的小画像发呆,一呆就是一个晚上。想起她和瞻基的第一次亲吻,第一次相拥,第一次……那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竟有些羞愧难当。后来,他们就慢慢地享受了这一人伦大礼,从慌乱到怡情。
她又想到了一身戎装、征战中的太孙。纵然他威风凛凛,纵然他武艺超群,但那毕竟是刀来剑往、血雨腥风的战场,刀枪无眼,战场无情,万一有个闪失呢!前朝的一个皇帝不就是在征战中让南宋的军队打死了吗?她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在无尽的期盼、思念和忧虑中朦朦胧胧睡去。远处,老太监低沉而悠扬的打更的声音都会把她惊醒,回到思念中。 那是怎样的思念,才熬过了这漫长的、由春到秋五个多月的时光啊!她不在乎什么名 分,只在乎她和瞻基的那份真情,世上能有几人从天真烂漫的童真时光里走出,走向相濡以沫的终身相伴呢,她要去尝试。所以,无论如何,她要留在太孙身边,哪怕一生默默无闻,她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殿下心中有我,妾愿足矣!做牛做马,矢志不渝。”兰香说着,两臂抱得更紧了。 瞻基在他可人的小嘴上亲吻着,轻声道:“已是‘罗带同心’,天涯不远可人,心在梦在情在,兰香永驻我心。”
“想不到戎马倥偬,殿下的学问大长了。” 兰香喃喃道,“善祥的姐姐善华在长乐宫当差,见过几面,有些学问,想那善祥也不会差的。”兰香心里酸酸的,却故意提起, 观察太孙的表情。
“不要提她,只说我们俩。”瞻基挡住了兰香的话。那是一个伤心的话题,也是一个 无奈的结局,皇上的旨意,违抗不得。朱瞻基的心思全在兰香身上,尽管那画像上的女人也很漂亮。
“你方才不是说学问吗,北去数月,着实不轻松。皇爷爷督得紧,每日习武之外,还由杨荣、金幼孜几个阁臣讲论经史,听累了,也说一些诗词。不过,和你说的这些诗,都是自己偷偷从书上学来的,阁臣可不敢教。你学了些什么?”
“兰香思念之外,百无聊赖时,”她眉毛一挑,故意把话说得轻松些,“一头扎在故纸堆里,学了几句诗,以寄云树之情。皇爷爷戎马一生,文韬武略天下绝伦,他老人家选中的人一定错不了,妾以后一准会像敬殿下一样敬重太孙妃的。”
一想起回到南京就要大婚的太孙,兰香大滴大滴的泪珠就滚落到瞻基的胸前和臂弯里。 没办法,两个人的心中都装着此地一别的沉重,兰香的心里西去阳关的影子则更加悠长。
朱瞻基硬挺着没有落泪,他心在兰香,到什么时候也改变不了。他自己不便说话,他要央求母妃,说动皇爷爷留下兰香,只要兰香在身旁,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作为皇太孙,作为 未来的皇帝,有朝一日他可以做,但今天的他却什么都不能承诺,皇家有皇家的礼法,有违礼法,他皇太孙就做不成了,或死或囚的结果,他怎忍心让兰香伴着,如果那样,天大的情真意切他也不想拥有。
瞻基知道,兰香在母妃心里的位置,但,要让母亲去说话,那就要做得更好,让阖宫上下无人不赞。他又使劲地抱了抱她,轻轻说:“那年,皇奶奶病重,母亲怀着小弟,仍日日守在床前侍奉,连粗使丫头宫女的活计都做,几次被皇爷爷撞见,十分感慨。皇爷爷、 皇奶奶认准她是个实心人,把她当成了亲女儿,还把她父亲、孤的姥爷晋封为京卫指挥使。 孤在想,除了请安,你以后要多去母妃那儿,王贵妃那儿也要多走动。我们自幼在母妃身边长大,一笑一颦、一举一动的善意她都会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王贵妃也是个中肯的 人,看不惯恶人恶行,皇上跟前又能说话。她圣体违和,总不大好,母妃和她很要好,陪 母妃多去看看,贵妃娘娘心中若有你,皇上一定会知道的。”
兰香在瞻基的怀里点点头,算是对他的回应。她又怎能听不出这话中的意味呢,内有太孙的疼爱,外有婆婆的欢心和贵妃娘娘的好感,她在宫中再站不稳就没有道理了。
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