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66章 恃骄宠纪纲暗称孤 传谍报黄俨假邀月(2)
最奇的就是皇上,既宠着汉王,又似乎是对他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南京之乱,孝陵乱淫,遣使误期,皆汉赵所为,他锦衣卫侦伺得一清二楚,可他能说吗?皇上逮一群东宫辅臣,意在敲山震虎,虎虽受惊,却毫发未损。还是作壁上观更好,到了金蝉脱壳、远离是非的时候了。 纪纲的心思已然悄悄发生着变化,面上他敷衍汉王,不能也不敢得罪,却不再真心实意抛头露面为他卖命;于皇太子的令旨也比过去顺从了。由此,遮遮掩掩,用做老好人的心态理事,为皇上提供的密报就失去了分量,皇上也不满意。这一次,押解东宫几个辅臣 北来,他又多了个心眼,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毒了,而是悄悄予以关照,果然半路上皇上就赦免了蹇义,接着又宽宥了杨士奇。要不,又会多两个死敌的。
皇上先见的杨士奇,他会在皇上那儿说什么,召见自己又要问什么,密旨给金忠做什 么,去皇宫不长的路上,他煞费苦心地揣摩、猜度,虽冥思苦索,搜肠刮肚,终不得要领, 最后还是抱定了见机行事、忠谨与敷衍并行的心理。
“臣锦衣卫使纪纲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说着,“嘣、嘣、嘣”就是三个响头。永乐看着眼前这个曾被他嗔骂为肚里蛔虫的宠臣:一身绣着雄狮的二品武官大红 官袍,竟宽大得不太合身,衬着他那灰白的有些发青的脸色,怎么就有了青黄不接的尴尬, 君臣间过去的那点莫逆几乎是荡然无存了。
永乐似是听黄俨说起过纪纲优养了上百个姬妾的笑事,他也只是一笑。一个二品的官 员,每月六七十石的禄米,有时还是钞米兼半,养那么多女人,又怎么可能呢!但纪纲那明显酒色过度的疲塌憔悴的样子,令人顿生厌倦之感。传言是真的?那么,他又靠什么养活着阖府老小和这几十个女人,还传言他和江南富商沈文度打得火热,难道?永乐心头轰隆隆滚过一阵雷声,面色突然变得阴冷,横眉倒竖,使劲压住火气,他要通过纪纲的回答判断这个宠臣今天的忠实程度。
“纪纲,南京年来发生的几件怪事你都清楚?” “回陛下,臣已一一具状上奏,皇上亲征辛劳,怕是尚未暇顾。” “住嘴!”永乐使劲一拍御案,“尽是些无关痛痒的狗屁话,看了又有什么用?朕且问你,为什么朕不在南京,南京就凶案迭发,窃案猛增,七月份连烧了十几家的纵火案是 怎么回事?刑部一个统计,京师今年上半年居然比去年全年的案子还多;孝陵里出了那么 大的案子,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却只给朕报了一个十几个军士被杀的无头案;还 不如个五城兵马司,不如应天府!朕倚之为腹心的锦衣卫,连某个大臣晚间和老婆说了什 么话都能知道,却对几个天大的怪案一无所知,几千号人吃白饭不成,是不是都和你一样, 每天都扎女人怀里去了?不错啊,朕在大漠沙场征战,出生入死,朕的臣子们都醉死在温柔乡里了……”
“臣该死!臣该死!”纪纲磕头如捣蒜,身心俱虚,豆大的汗珠滚落到地上,因用力过猛和身体虚弱,头触地的同时竟天昏地暗,几乎昏厥,最后干脆伏在地上,半真半假浑身打颤。这样看来,该杀的五城兵马司和应天府已握住了实据,且已禀报皇上,锦衣卫虽也侦知了细节,又怎能把汉王抖出去,先扛着,看看天威再说。
“臣一个山野诸生,穷困无依,似做梦一样,得遇皇上,”他想以叙旧打动皇帝,念旧日之情,模糊今日之事。
“蒙皇上奖擢为二品大员,尽想着天下太平,心也就懒散了。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庶务荒废,尸位素餐,未能尽职如陛下所望,请皇上降罪,臣万死不足以报陛下阳光雨露之恩。”
“朕现在还不要你死,”永乐压低声音,带着狠劲,“是谁让笪桥垮塌,让南京城鸡犬不宁,是……”他本想说是不是皇太子在扰乱圣心,以试纪纲,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纪纲还是敏感地颤抖了一下,稍一犹豫,还是秉了进宫时的思绪,“皇上, 臣没抓到一个人,手里没有任何凭据,是臣失职,无颜面对皇上。”
“看来,锦衣卫已不是朕的锦衣卫,是你纪纲的锦衣卫了。”永乐横眉立目,语气中有说不尽的失望和哀伤。
和皇上离心离德,那还有好吗?纪纲真的害怕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磕头,他狠命地以头触地,一声接一声的响震撼着殿堂,嘴里还不住地咕哝着。
“皇上这样说,臣只有一死以谢陛下了!”若是皇上抓他下狱,来个请君入瓮,让他也去尝尝锦衣卫那些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刑具,夹棍、辣椒水,老虎凳、滚顶板,就他这个被掏虚了的身子哪里受得住?与其那样,倒不如死在这里干净。由于用力过猛,加之身体本来虚弱,只五六下纪纲就昏死过去。心绪烦乱的永乐怒不可遏,再不知如何发泄, 抬手连同御案上的奏章和文房四宝一下掼到地上,弄得倒地的纪纲浑身上肮脏不堪。
永乐拂袖而去,黄俨忙找了马云、海寿等几个太监和一旁侍奉的宫女,抬人的抬人, 收拾的收拾,工夫不大,已整洁如初。看着便殿里血墨模糊、依然昏迷的纪纲,黄俨恨不能让他立马去见阎王,但皇上没让纪纲死,他又如何敢造次,只得放到一旁,打发乔来喜去请太医。
说起黄俨和纪纲的结怨,那还是永乐七年夏天在北京的旧事。 那一年,本雅失里态度强硬,大明与鞑靼的关系骤然紧张。阿鲁台遣亲信伯兰达来到北京,就是想得到朝廷的最高军事秘密。 伯兰达约见了黄俨,送上一千两黄金。黄俨本就是个爱财如命的主儿,金光闪闪的千两黄金以及络绎不绝的金银玉帛和通番罪相比,他更相信前者的魅力。
这一次算是赶上了,纪纲奉旨到北京公干,黄俨出宫的举动没有逃出锦衣卫镇抚庞瑛的眼睛,就在黄俨于桃源酒肆靠门的座位落座并把什么东西交给一个走来的人时,西瓜灯 一挑,纪纲叫了声“黄公公”,竟从里间走了出来,惊得黄俨目瞪口呆。
“接信人”发觉不妙,一个箭步蹿出酒肆,借着酒肆的西瓜灯,见四五个短打扮的黑衣人已堵在街门口,他迅速回身,三五下上了房顶,一纵身跳到街上不见了,黑衣人分两路追了上去。
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