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

第201章 突发噩耗,大将战死(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01章 突发噩耗,大将战死

早在元子明前往长安的路上。

奉命驻守在滑州等地的数万魏武卒,就已经开始北上了。

有关北伐的讨贼檄文,也通过报纸,迅速传播到大魏朝的大江南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江南等地也已经开始运粮了!

这在两年前的大魏,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用元子明的话讲,登基以来,自己头一辈子打这么阔绰的仗。

“陛下!云麾将军张大,已经集合了六万魏武卒精锐,随时准备出发!”

“各地的地方军,十日后也将云集长安、洛阳两地,合计不下十五万人!”

“此外,坐镇西北的霍龙将军,也调西军七万人、羌、氐仆从军一万五千人,自雁门出发!”

短短数日,已经有三十万魏军可以动员。

这还没有算上数量庞大的辅兵和民夫。

但是对元子明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抵达长安的刹那,他就宣布,河北各藩镇立刻出兵!而且还命令冯宝,亲自作为天使去河北各藩镇宣旨,要这些拥兵自重的军头们,必须听从中央号令!

鲜卑军加柔然军,一共六十万人,如果算上幽州、涿州等地的汉人叛军,以及投降胡人的魏军将士,总兵力可以达到惊人的七十万大军!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场战争,决定了国运!

如果赢了,胡人将土崩瓦解。

但如果输了,永乐三年来积累的人力物力,就将荡然无存,很有可能会恢复到先前的沦陷状态。

但元子明却压根没跟群臣商量,就擅自决定了北伐的事,甚至提前通过报纸大张旗鼓。

以至于长安的官员们,还是通过报纸,得知皇帝陛下要倾举国之力北伐!

一下子惊得是目瞪口呆,这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永乐三年的努力,好不容易还有如今的和平局面。

就这么擅自打破了?还是动员全国之力的,跟胡人去拼命?

这对于好不容易过上了一段安生日子的群臣而言,可不是好事。

南书房内。

一片肃穆。

在河北任职的裴济,此时也调回长安,任枢密使加尚书左仆射,官复原职再度成为宰相。

公孙羊率先开口道:

“陛下!胡贼总兵力高达七十万大军,来势汹汹!老臣意见,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该避其锋芒,等到胡人人困马乏、粮草消耗时,再出其不意,以精锐骑兵为先锋,必然能大破敌军!”

裴济也附和道:

“老臣在河北经营了一年,也算是对当下的河北局势有所洞悉。”

“陛下,当下最严重的问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闻言,群臣深吸一口气,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伴随着皇帝威望渐长。

文官已经不太敢在御前发言了。

平平无奇的发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关于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朱樉很不爽,活着被朱元璋骂作『不晓人事,蠢如禽兽』,死后神道碑被刻上『死有余辜』。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玄武门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门。李二凤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干·樉要做腾格里汗。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剑怒喝道:“小畜生,竖子敢尔?”朱樉三拜九叩道:“陛下年老体衰,儿臣恭迎父皇退休。”
有怪莫怪
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
关于犯罪心理:警察,推理、悬疑,了解罪犯为什么会犯案,是否所有的罪犯都是坏人呢?他们又是因为什么选择了去做坏事,还有这个世界上真的好人就一定有好报吗?
爱吃糯香藕饼的林妹妹
穿越之美女都来找我双修
穿越之美女都来找我双修
意外穿越修行世界,却是个天生废材。 所幸拥有鼎炉体质,无数修女都来找我采阳补阴。 可开局就被师姐白嫖! 天下修女居然把当免费榨汁机? 看我如何斗智斗勇,把失去的阳气全部夺回来!
佚名
教书育人,一不注意我成最强了?
教书育人,一不注意我成最强了?
关于教书育人,一不注意我成最强了?:高武+重生+系统+校园+争霸一次意外,苏阳重生到高武世界。成为了一名实习老师,在他即将被开除之际。苏阳觉醒了超级老师系统,在武道天眼的加持下,他能看出任何人武道上的缺陷和不足。他每收一名学生,就会获得系统奖励。什么紫色品质战技、黑色品质炼体功法,苏阳只需要收徒就能够轻易获得。别人每天流血流汗的升级,苏阳只需要指点学生就可以迅速变强。“叮,恭喜宿主收徒成功,请选
白日星辉
斩神:我在修仙界建立仙秦
斩神:我在修仙界建立仙秦
关于斩神:我在修仙界建立仙秦:(无系统、不降智、不无脑、不爽文、慢热型、布局流、世界观超级宏大)修仙小说,炼气,筑基,紫府,金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正统修仙。世间岂有永恒不灭者!踏天歌、逆天行、吾自在人间、独自闯轮回。永生之门何时开,悠悠岁月万古路。帝者铸就不朽躯,圣者造就不灭魂。千世劫、百世难,亘古匆匆人世间。屠狗辈、负心人,大道战歌谁能吟。永生之门永生路!永生上路叹永生!生者门内
卍字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