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

第122章 全面渗透(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22章 全面渗透

此时,当初被谍网总部派遣出去执行任务的最优秀的六名精锐尖刀组的成员都已成功地取得各地蒲家核心人员的信任,打入了蒲家的内部。其中表现最亮眼的应该就是毕忠,他如今已经从蒲大管家临时保镖晋升成了蒲家二把手蒲均松的贴身保镖。

这也是谍网泉州据点多次配合的成果。第一次是蒲大管家跟随蒲均松外出办事,他临时通知毕忠等会儿也要随他一起陪蒲二爷外出。当时毕忠就迅速写了一份只有谍网内部才能看得懂的密信,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塞在潜伏在蒲家大院当丫鬟的情报人员身上。

虽然情报人员不知是谁何时把密信塞给她的,但是她也看得出这密信的级别很高,急忙找机会把密信及时送到泉州的谍网据点,顺便也送回了今天蒲均松外出办事的消息。泉州的谍网据点刚收到密信就知道这是总部精锐独有编码,随即马上对照密码把信翻译出来。信是总部精锐尖刀组某个成员写的,具体是谁,他们也没权限知道。信中要求泉州据点发动潜伏于泉州街巷的情报人员密切留意蒲均松的行踪,提前准雇好江湖刺客,待过几天蒲均松回城时,在城外伏击蒲均松。

虽然不知道精锐尖刀组成员放着自家的精锐刺客不用,非得要用江湖刺客的具体目的,但对方级别比他们高,他们只需配合就是。根据据点的情报分析员分析,大概率是要这些刺客当炮灰的。密信之所以没交代得太清楚,首先是因为时间有限,仓促之下只能简单交代,其次是,暂时不想让据点的情报员知道自己的身份,到时配合起来才显得更真实。

四天后,在泉州据点的密切配合下,针对蒲均松的刺杀就发生在离城几里的小道上。这小道正是通往泉州城西边各县的捷径,蒲家人仗着护卫多,经常走这条小路。当时,蒲均松在泉州路治下的晋江县办完事返回泉州城,刚接近泉州城二十里范围就被泉州据点的眼线发现了行踪。眼线当即通知早已等待多时刺客,目标已接近,做好击杀准备。

刺客一共有五人,江湖人称“五圣手”,在闽南一带名气不小,出道多年未曾失手。圣手的意思是,在他们的手里就没有解决不了疑难杂症,只要价格合适,无论目标是谁,他们都能帮你解决。据传这五人是结义兄弟,常年一起生活,一起执行任务,无论目标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是五人共进退,既不会多一人亦不会少一人,而且这五人凶名赫赫,手下从不留活口。或许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执行任务时绝不留后患。

蒲均松一行十七人都是骑马疾行,除了他和管家,其余人皆是他们的护卫。离城越近,一众护卫的防备之心越松弛。忽然间,杀机四起。先是突然出现的绊马索一下子就绊倒了两匹马,紧随其后的三匹马躲避不久,也随之倒地。在惯性的作用下,凌空飞起的骑士还未落地就被弩箭和各种暗器射成了刺猬。后面的骑士虽然极力控制住了马匹,避免了直接倒地,但是也慌乱了好一阵,五圣手抓住这个空档又射翻了六个慌乱中的护卫。不过此时,毕忠早已手持薄盾跳下马来,眼光往四周扫了一圈。

此时蒲均松一行十七人,还完好无损的只剩六人了,而真正可以有一战之力的只有四个半人了,包括毕忠在内还有四个护卫加上蒲均松。蒲均松多年前也曾在军中任职,武力值也能与普通护卫相当,只不过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的战力直线下降,只能算半个人,而蒲大管家手无缚鸡之力,还需护卫贴身保护,战力算是负值。

直到此时,刺客们才缓缓现身,在蒲均松六人之后是一个身形高壮之人手持极其厚重的鬼头大刀,堵死后路。前面两人,手持军用强弩,另一人身上挂着几十把飞刀及飞镖挡住前路。左边一人手上拿的是一对流星锤,右边一人手持半月刃分别封住两边。五个人都是清一色的一身黑布,从头包到脚,只露出两只眼睛。五圣手执行刺杀任务从不遮挡面貌,估计蒲家在闽南势力太大,他们也不想走漏风声,引得蒲家报复。

毕忠左手持木盾护在身前,右手持精钢匕首,冷静无比地观察着五圣手。单杀他们其中任意一人,对毕忠来说都很简单,但是要在这五人远近攻击的配合下,拿下他们难度非常大。唯一的机会就是要抢先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前面的远程攻击高手,再转身对付其它三人。如果让其它三人缠斗,另外两人远程攻击,毕忠及蒲均松几人就凶多吉少了。

忽然间,风云突变!毕忠悄悄用脚尖挑起地上一把正对着前面的横刀的刀柄,他长吸一口气,突然脚下发力,横刀如箭一般飞向前面手持强弩的一人。与此同时,毕忠一声大喊就拼尽全力向前奔去,他犹如闪电的身形几乎与飞起横刀同时到达手持强弩的刺客面前。手持强弩的刺客刚扭身避开横刀,毕忠手中的精钢匕首已刺进了他的咽喉。毕忠一刻都不敢停留,抽出匕首再迅速扑向另外一个暗器高手。短短两息时间内,暗器高手已经向毕忠飞出了四柄飞刀,可毕忠根本不管他的飞刀,只用木盾护着头和身,继续向前冲。在对方即将发出第五柄飞刀之时,毕忠手中冰冷的匕首已插入了对方脆弱的喉咙。

五圣手万万想不到,蒲均松的护卫之中竟然有身手如此强悍之人,只在转眼间就杀了他们两个弟兄。一时间,剩余的三人都被毕忠的身手唬住了,竟竟然犹豫起来,不知该转身逃走,还是继续进攻目标人物。毕忠刚转过身,又迈开坚定的脚步,一步步逼近右边手持半月刃的刺客,他野兽一样的双瞳死死地盯着刺客持着半月刃的双手。随着毕忠越来越近,手持半月刃的刺客竟然承受不住毕忠身上散发出来的威压,转身就钻入树林中夺路而逃。剩余的两个刺客,深知事已不可为,也果断地撤入林中逃命而去。

解除危机后,肾上腺素恢复到正常水平时,毕忠才发现自己强壮的麒麟臂疼痛不已。原来他的手臂上竟然插着一把飞刀,只是打斗时并未发觉而已。毕忠急忙忍痛拔出飞刀,放到鼻子边闻了闻,还好飞刀并未涂过毒药。在同伴的帮助下,毕忠简单包扎了伤口,就随着蒲均松和管家匆匆赶回城里,只留下两个护卫照看受伤的同伴。

此役过后,蒲均松只要外出就必定会带上毕忠。又陆续经历了两次刺杀后,毕忠已经晋升成了蒲均松的贴身护卫,即使在蒲家大院内,也经常贴身跟随在蒲均松左右。蒲家在闽南一带行事太过霸道,树敌无数,即使再发生多几起刺杀,他也万万想不到竟然有部分的刺杀行动是毕忠自己安排的。

随着毕忠成功打入蒲家内部,他能获得的蒲家情报就越来越多,还越来越重要。就连无忌带领船队在会安港贸易以及和蒲家海盗联军交锋小胜不断的消息,也是经毕忠传回谍网总部的。无忌他们在海上,暂时无法传回消息,有了毕忠的消息,也能让家里的三个女人安心一点。

化身私盐贩子的徐建也逐步扩大与蒲家的私盐合作中,一步步打入了蒲家内部。虽然他不能如毕忠一样,光明正大地常驻蒲府之内,但他也是蒲家的座上宾,常到蒲府做客。他与毕忠内外配合,加上泉州谍网据点的情报员和和刺刀组成员,只要总部一声令下,全面拿下泉州蒲家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广州与苏州两地的精锐尖刀组的成员,也在抓紧时间一步步渗入两地的蒲家内部。虽然进度还无法达到泉州的那种程度,但也离之不远了。负责渗透广州蒲家地两人是张志宏和汪启亮,张志宏已成功地当上了广州蒲家的护院总教头,而汪启亮也成了蒲家在广州商事的一名管事。而负责苏州蒲家的廖军和胡一鸣,也分别当上了苏州蒲家的一个账房和护院。无需太长时间,广州和苏州两地的四位精锐尖刀,应该也能渗入到两地蒲家的核心之中。两地的谍报据点也早往两地的蒲家里渗入了不少情报人员和普通尖刀组成员。

大网已织得差不多了,只待谍网总部的命令一到,三地都能同时收网,一次性就能将嚣张跋扈了上百年的蒲家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大陆最南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幽冥传说之轮回权杖
幽冥传说之轮回权杖
【鬼气复苏+系统+地府+华夏人杰+洪荒万界】 “正在加载” “0%” “10%” “90%” “100%” “叮,加载完成。” “叮,宿主你好,我是幽冥系统,你可以叫我幽冥,也可以叫我爸爸、爹爹、亲爱的·····” 正在陈丰即将被憋息而亡之时,一道听不出男女的机械声音突然从脑海之中响起,紧接着,陈丰顿时一喜,但是,下一刻又是一黑,嘴角狠狠一抽。 不过,现在可不是较真究竟该怎么称呼系统的时候,对于
清风流水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关于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冯晔只不过是想救一个落海的人,没想到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回到了1990年。他也想去和老毛子做生意,用衣服罐头等轻工业品去换飞机大炮。奈何他一没资源,二没人脉,三没本钱。只好安稳地待在小渔村,干着自己捕鱼的老本行。
第五空间
官路无尽
官路无尽
第一,这是一本纯正的官文,作者是最资深官文作者之一,故事逻辑合理,可读性很强。精品保证! 第二,直接从地级市层面开局,不计划让主角下乡镇。那种乡镇级写几百章的情况,本书不会出现。 第三,有官场博弈,有经济建设,有快意恩仇,自然也有个人生活。 第四,不是和尚文,不是绿帽文,坚决不送女。 第五,重生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预知未来,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不但自己选择正确,还能帮助领导选择正确。 一路正
佚名
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着求我回来
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着求我回来
结婚五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在客厅等了妻子一夜。天亮时,妻子带着一身酒气,被她的白月光搀扶着回来,两人动作暧昧,我没忍住,狠狠给了她白月光一拳。妻子冷眼旁观……事后,我提出离婚。可当我将离婚协议送到妻子手中时,她却哭着求我不要离开她……
洛王
被伤透我离开,七位大小姐悔哭了
被伤透我离开,七位大小姐悔哭了
【追夫火葬场+无系统+创业+少戾气+正能量】 王诗允、薛雅兰、张静等7个富家大小姐救了秦凡爷爷的命。 爷爷要给王诗允等7人当牛做马报答救命之恩。 秦凡的命是爷爷捡来的,他代爷爷给王诗允等7个人当牛做马报救命之恩。 王诗允她们说,秦凡帮她们各完成一个愿望就算报恩了。 秦凡记在了心里。 最初,王诗允7人觉得有个随传随到的“报恩人”很好玩,七个大美女还争抢过秦凡,也曾对秦凡产生微妙的情愫。 但是后来,
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