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

第104章 范阳献计(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04章 范阳献计

“未知也!”

范阳淡淡一笑,见甘宁倒也坦诚,笑着说道:“兄弟不才,在偶然间真的探听到了一些蜀军的虚实。”

“哦?此话当真?”

甘宁双眼一亮,范阳的这番话可让他太感兴趣了。

要知道,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能得知刘备军中虚实,这对他们接下来的破蜀战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真,我亲耳听到糜芳将军和傅士任将军的谈话。”

“哦?他们是如何说的?”

范阳微微一笑,见甘宁已经上套了,于是信口开河,犹如大忽悠附体一般,侃侃而谈道:“那一天,我在路过傅士任将军帐内时,曾经听他和糜芳谈论军情。”

“我好奇的听了几句,却发现他们在讲刘备。”

“说刘备入川时,只引兵五万。荆州还剩四五万兵,一万水军,一万陆军,由关羽直接统领。剩下的兵马分散驻扎各个城池重镇,防守边境。”

“而糜傅二位将军,也统精兵一万,驻扎在公安。”

“关羽败亡以后,荆州兵死伤大半,还有一部分归顺了东吴……”

关银屏听着范阳和甘宁对她的父亲侃侃而谈,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还有一丝隐隐作痛……

试想她的父亲如果还活着,天下之人谁敢这般公然喊出“关羽”二字?

范阳当然不知道关银屏的想法,而是一直在忽悠甘宁。

“刘备入益州后,招降纳叛,收益州兵十万,汉中兵马五万。加上原本的荆州兵五万,共计二十万。”

“这二十万,就是刘备的全部家底了。其中十万,刘备留下来守益州,剩下的十万大军,则带出来伐吴。”

“我又听糜芳将军说,刘备有个习惯,每到一处,必派兵驻守,除了秭归和巫县,他在夷陵的兵力,不过五六七万……”

甘宁闻言一喜,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我军破蜀倒是不必担心兵力上的悬殊优劣了。”

范阳点头道:“是,不必担心兵力多寡,只要定下良策破敌即可。”

甘宁点头,对范阳的话再次信任了三分。

“张参军,请问你可有字?”

“在下字子煜。”

甘宁点点头,笑道:“子煜,你有何良策,还请不吝指教。”

范阳连说不敢当,不过既然甘将军下问,他也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甘将军,某有一计!定可大败蜀军!”

“哦?子煜但请细细说来!”

甘宁彻底信了范阳,连称呼也变成了“子煜”。

范阳露出一丝奸诈狠厉的笑容,说道:“那就是火攻之计!”

“火攻?”

“不错,此时正值八月,天气炎热,如若能够派遣一支小队,潜入夷道城外的蜀军大营,趁着黑夜,纵火烧粮,蜀军自然不战而溃。”

“况且天气干燥,蜀军营寨勾连纵横,一旦火起,就是一片火海,蜀军插翅难逃,必败无疑!”

甘宁闻言,皱起眉头,淡淡说道:“计是好计,只是实施起来,只怕不会那么容易。”

“蜀军大营,岂是能随意混入的?”

“哈哈哈,将军勿虑!”

范阳笑着说道:“我张阳之所以敢献此计,正是因为我自有办法可以潜入。”

“实不相瞒,我们军士卒曾在船中发现了无数蜀军的衣甲旗帜,应该是糜芳私自留下来的。”

“我们可以将这些衣甲旗帜利用起来,伪装成蜀军,在蜀军运粮途中,乘机袭杀蜀军运粮士卒,同时假扮成运粮的蜀军,这样就能大张旗鼓的混入蜀军大营。”

“等我们纵火成功,就以火为号,将军,你带兵从水陆上岸,袭杀蜀军大营,韩当周泰二位将军在从侧方,引军夹击……”

“最好再派一心腹密探,连夜潜入夷道城,与朱然和孙桓二位将军取得联系,二位将军再引出城内之兵,三面夹击,蜀军将被我军彻底歼灭,无一生还!”

从头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仙师娘
天仙师娘
陈玄有九个美若天仙的师娘,有一天晚上,当九师娘悄悄的走进了他的房间,陈玄从此日夜无眠……“师娘们,请自重啊!”
不醉
重生70:从拒绝渣女开始致富
重生70:从拒绝渣女开始致富
前世,李知安被渣女汪碧荷掏空家中财产,导致母亲错过救治的机会,最后死不瞑目,父亲抑郁而终。重生之后,李知安看到自己二婶居然还想将渣女介绍给自己,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快刀斩乱麻的将二婶的龌龊心思揭开。从
豆腐
绑定系统后,我一元秒杀一辆奔驰
绑定系统后,我一元秒杀一辆奔驰
什么?花一块钱就能返一千!那他岂不是很快就要成为亿万富翁啦!就在刚刚,本来正在打游戏的他突然坐在了高铁上。他明白,自己这是穿越了。很快脑海中便响起一个声音,“系统发现穿越者,符合绑定要求。”“欢迎使用
佚名
抗战:铁血铸山河
抗战:铁血铸山河
关于抗战:铁血铸山河:(无系统,纯热血杀鬼子,已有300万字同类作品,不太监)从鄂豫皖出来的那一天,刘福全就知道,回不去了。三进三出,受罪的还是老百姓。什么时候,能站稳了,不走了,才能有脸回去见家乡父
小苏打掺了水
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
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
关于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十八岁那年,我哥被人打死,父母双双病倒。我挑起家庭重担,毅然背井离乡,跟着守寡的嫂子,南下香城打工。不料,老板家的傻儿子看上了我嫂子,嫌我碍事再三对我进行刁难。为了保护嫂
卧床夜听雨敲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