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弃子

第146章 两极反转(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46章 两极反转

“韩谕要杀了哥哥?”

宋鸣惊呼出声,“他怎么能这样做呢?就算哥哥跟清流党走的近,就算哥哥坏了父亲大事,韩谕也不能下杀手啊。”

这个时候他叫上哥哥了,还叫的无比亲切。

宋鸣就是个心机婊,他当然是在假装了,当他看到信里写到韩谕要杀掉宋池,还是让红袖坊杀手动手时,他心里就乐开了花。

如此看来,宋池必死无疑!

“砰!”

宋世文握拳猛然砸在桌上,放置在桌上的笔墨都震颤晃动,“韩谕他怎么敢?他怎么能下杀手?”

他是不想认宋池,甚至都起过除掉之念,宋世文爱惜羽毛,为了身上没有污点他什么事都能做出来,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个儿子显出了才能,在济县县试时其所作的那篇文章让他极为喜欢,后来韩谕给的信中也不断提及,这个儿子不止文采极佳,谋略也是上乘。

十六岁的年纪能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

宋世文逐渐看重,虽不亲近,却也没有害死之心。

可现在却要死了。

他知道既然韩谕说了要出手,定然是能够得手。

宋世文后悔,他当时离开济县时倒也交代过,却是模棱两可,只说是他亲定的案首,不要带来不好影响,而今韩谕被逼无奈由此动了杀心。

如果当时他明确交代过,也不至于如此。

“父亲节哀吧。”

宋鸣抹了把眼泪,“哥哥死了,虽然让人痛心,但韩谕他们也是为了您啊,哥哥一直在找您的麻烦,真让他查出真相,万一您在济县的事情曝光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宋世文沉默不言,过了片刻才是低沉道:“为父也有过错,当初就应该强行把他带回京城,他也不会被人利用清流党的人还真是可恶至极!”

他远在京城,信件传送途中都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事情,想必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宋池早已经死了。

宋世文觉得可惜,倒也没有太过悲痛。

他把宋池当成人生污点,而今这污点彻底消除,本应该安心,却又心绪复杂,他不能向韩谕问责,因为韩家也是为了他。

宋世文长叹了口气,又把信件收起看向宋鸣,“听闻安国公小女洛羽柔离家出走都不在京城,据传是因你追求而生厌恶之心,这才离家出走,安国公都来找我了,让你离洛羽柔远一些。”

“你说你怎么连个姑娘都追不到?”宋世文恨铁不成钢,“你平时对姑娘不是很有手段,怎么就不行了?”

宋鸣面色微变,不服道:“她要离家出走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怎么外面传的是因为你?”

宋鸣无言以对,这事传开让他在京城颜面尽失,因为要追求洛羽柔却逼的人家姑娘离家出走,也不知是怎么传开,简直是坏他声名。

他都没有表露过要追求的意图,就是在一次诗会上为洛羽柔作首诗。

真是可恶至极!

“之前在济县得罪梁轻舞让太子殿下很是生气,我们必须要抓紧补救,如果安国公再站到二皇子那边,可就真的麻烦了,你说你”

宋世文长叹了口气,“你给韩谕回信,让他尽快平息济县之事,太子殿下正跟庆王殿下争夺幽州赈抚使,这个时候绝不能出乱子,还有我们所做之事绝不能外传出来。”

“措辞可以严厉一些还有宋池”

\"砰。\"

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宋家奴仆吴文辉的声音传进来,“老爷,有要事禀报。”

天香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西游诡记,师傅,你破杀戒了?
西游诡记,师傅,你破杀戒了?
魂穿西游,成为孙悟空。 诡异从妖族开始散播天地,侵入西方世界,沾染东方天庭,上界仙人,地府幽冥都遭到荼毒,十大诡异源头封禁四大部洲。 带着混乱不清的师傅师弟,大开杀戒! 为解救苍生,先葬尽苍生,破而后立。 为世间平衡,先打破三界,消弭仙佛。 为保持自我,先深入诡异,堕身入渊。 再度启程,不止西行,业难常在,不竭因果。 揭开五百年前的阴谋之后才发现原来早已仙佛不似仙佛,妖魔亦非妖魔。
夜见未央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网络小说,也是咸鱼翻身路的经典著作之一,希望广大网友多多支持咸鱼翻身路。
咸鱼翻身路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佑岩龙君
混迹官场:我一草根平步青云
混迹官场:我一草根平步青云
草根出身的他成为乡镇公务员。 可偶然从监控看到自己最好的兄弟竟然和老婆搞在一起。 毫无根基的他受尽侮辱,官位被夺,前途一片灰暗。 直到他的大学初恋找来,他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他发誓权利、女人、财富,他通通要拿回来!
佚名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他大学毕业考进了汉江市机要局,刚去不久,官二代的同事就犯了个重大的错误,将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泄露给了国外资本机构。 正值为女友看病筹钱的他,代替别人担下了这份涉及出卖国家机密的罪名...... 四年半后他出狱了,可女朋友早已嫁为人妻, 他不禁感叹道: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 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