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匪窝杀回后,全家都给我跪下了

第10章 当面对决(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0章 当面对决

“将军,将军!”管家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净尘司的人来了!”

话音落下,就见七八个身穿净尘司独有的蓝黑色窄袖交领衣袍的男男女女无比有气势地走了进来,并且每个人的脸上还戴着特制的银质面具,看着既神秘,又危险。

封如月他们没有走进正厅,就这么站在院子里,她看着座上的男人,赤裸着上身,面容俊朗深邃,嘴角勾勒着一抹淡淡不屑的笑容。

这就是沈怀川的哥哥沈颂衍?早些年只听说过这个人,但是并未真正见过,如今一见,倒是比沈怀川那个败类要俊朗许多,也比他更加有男人味。

“沈将军,久仰大名啊。”

沈颂衍看着说话的那个人,面上戴的面具和其他净尘司使不一样,是一张将整张脸覆盖完全的鬼面具,只露出一对眼睛来。

不用猜,想必就是净尘司指挥使,夜枭。

“夜枭大人好大的阵仗,这办案都办到我的府上来了?”

封如月挥挥手,身后的夜十六走了上来,将肩膀上扛着的一具尸体直接丢在了地上,发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闷响。

封如月问:“沈将军,这具尸体可眼熟?”

沈颂衍站起身,走到院子里,对着地上的那具女尸淡淡扫了一眼,便回答:“不认识。”

她冷笑一声,道:“将军这么快就忘了?今天她可是刚在将军的肩膀上扎了一刀呢。”

“所以呢?抓捕刺客本就是你们净尘司的职责,夜枭大人大半夜来我府上,不会是想用这个刺客来邀功的吧?”

“呵!将军不想说是吗,那我便替你说了。”

“这个女人叫紫玉,是前朝反贼,净尘司查到她曾一个月之前出现在边关的军营里,并且还和将军你一度春宵,敢问将军,你和这个反贼是什么关系?”

“放肆!”沈颂衍没什么反应,倒是他身边的侍卫忍不住了,大声呵斥了一句。

景天指着净尘司的人破口大骂:“将军洁身自好,怎会和这个军妓有关系?你们净尘司如此废物,查到的东西是真是假都不知道吗?”

封如月笑了,缓缓来了一句,“所以,将军的确和这个反贼是认识的咯?”

景天一怔,反应过来自己被套了话,顿时羞愤不已,“将军,属下——”

“好了。”沈颂衍摆手,“你斗不过她的。”

接着,他将一切事情都和盘托出,“我不认识这个女人,但是一个月之前她以军妓的身份出现在军营里,勾引我不成就恼羞成怒地想要杀了我,不料技不如人,被我打伤之后逃走了,只是没想到一个月后会再次出现在京城,还将我刺伤。”

“当真?”

“千真万确,夜枭大人要是不信的话,大可以去查!”

查,自然是查不到什么的,因为沈颂衍和这件事还真没什么关系。

一个保家卫国的将军又怎么会和前朝反贼扯上关系?

她这么兴师动众地前来,无非就是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而已。

毕竟京城中人人惧怕净尘司,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也不能例外。

封如月“唰”地抽出自己的佩刀,用刀指着对方,“这件事我自然会去查,只是希望将军明白,和我们净尘司作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岂料这句话刚说完,沈颂衍的眉骨压下,眼神瞬间变得凌厉,周身一股强大的气势散开来。

在封如月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随手抄起景天的佩刀,直直挥了过去。

“哐当”一声,封如月接下了他的这一招,只是对方的力气非常大,以至于把她逼得后退了两步。

虫二小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关于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大学校园里的沈若初对季贺辰一见钟情,开始了疯狂的倒追模式。她整整追了他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他。可是他却一点也不把她放在心上,带着他的白月光就出国了,对她不闻不问
咪咪猫W
永恒道诀
永恒道诀
在那诸天万界的废土之下,隐藏着远古时代最黑暗的秘辛,大帝陨灭,神魔喋血。一截锈迹斑驳的枪尖,却横跨万古,留存至今。少年林羽,偶然激活枪尖,习得永恒法,至此步步登高,横压万古英豪!
佚名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关于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女主简介:魂穿女,现代是玩咖、海后。穿越后,是哥宝、姐宝。性子直爽不扭捏,只爱家人,喜欢好看且有腹肌的男人,不遛人家感情,渣得明明白白。男主简介:腹黑皇子,父不疼母不
浪里小红花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关于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丑的内心独白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玄学捉鬼+团宠+奶呼呼的坑爹小萌娃+阴郁俊美高冷爹】【超好看!看过的读者都说好!】瑾王府来了个三岁半的小棉棉,不但能抓鬼画符,还能和小动物、植物交流。捉妖降魔,手到擒来。小家伙最爱吃奶糖,喜欢漂亮小
南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