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江,家父是包船王

第3章 包宇剑指九龙仓洋行(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章 包宇剑指九龙仓洋行

包宇从卫生间出来,站在阳台那里,他可以看到不远处一栋独栋大别墅,正是李加成夫妇一家在深水湾的半山别墅。

除此之外,附近不远处嘉道理家族的半山别墅,以及许世逊家族的豪宅。

这些都是属于香江现在的富豪。

包宇还在阳台那里吹风欣赏周边的风景,一旁的黛西说到:“少爷,包先生和太太在等你下去吃早餐。”

包家的早餐?

包宇前世很多时候不吃早餐,因为送外卖经常熬夜很迟才起来,除非他早起上午要送外卖,肚子没有力气的情况下,他才花钱在早餐铺买几个包子勉强填饱肚子。

想到包家这丰富的早餐,包宇感觉自己的肠胃已经在蠕动,昨晚又因为没有吃晚餐,喝了那么多红酒下去,昨晚又吐了那么多,甚至一泡尿后,肚子早已空了。

这包家的半山别墅面积很大,上下两层楼,每一层,单是建筑面积三百多平方米,实际上,可使用的面积更大,这还没有包括花园,游泳池,停车场那些。

历史上,包宇知道,包裕刚夫妇没有他这个儿子的情况下,四个女儿即使结婚了也一直住在这里,包家还是非常热闹。

这一世,因为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包宇四个姐姐先后结婚,她们都和包宇姐夫搬出去住了。

在深水湾和浅水湾都有包裕刚送给四个女儿女婿每家一栋别墅,也就是逢年过节,或者包裕刚夫妇,包宇的生日,他们才回来这里聚在一起。

平常更多的时候,只有包裕刚夫妇,包宇,女佣人,专职厨师,以及包裕刚的专职司机,还有就是包宇的爷爷包肇龙住在这里。

包宇还有一个大伯,一个叔叔,以及四个姑姑,他们基本上都在香江,都有自己的事业和豪宅。

包氏兄弟姐妹里面混得最好是包裕刚,包肇龙经常到其他儿女家中住一段时间,以至于包肇龙有些时候不一定在家。

现在包肇龙应该是在包宇的大伯或者叔叔那边。

正是因为那样,包宇觉得这别墅太大,空荡荡的感觉,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他跟着黛西从楼梯上下来,也要走好几分钟,终于来到一楼大厅,已经看到爹地和已经下来的妈咪正在等着他。

这就是拥有超过千万吨载重量大船的世界船王包裕刚!

也是他这个世界的爹地!

包宇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位中年男子。

包裕刚看着儿子下来,很满意站起来。

“爹地,早上好。”包宇打招呼道。

“bob,早,听说你昨晚喝了很多酒?”

“爹地,我以后不会那样喝了。”

包宇已经猜到就是因为前身那样喝酒才导致没了命,现在怎么可能敢那样喝?

包宇来到包裕刚面前,包裕刚拍了拍自己这个儿子的肩膀,他之前觉得儿子虽然平庸,但是,感觉外貌各方面什么都像年轻的自己,他就很满意了。

哪里想到,现在感觉到儿子和往日有些不一样。

“爹地,你在看报纸吗?”

“嗯,爹地平常都习惯每天都看。”

就现在1977年来说,全球都还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报纸无疑是获取重要信息最重要的一种办法。

相比起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或者是电台的新闻报道,每日的早报,晚班,都是最容易获取信息的机会。

对于包裕刚来说,不但早餐前要看,坐车前往太子大厦的环球集团总部期间也要看,在公司办公室上班,如果没有事,他也要看。

甚至,他下班坐车回来别墅,更要看看报纸。

陈五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