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60章 神嫁(上)
张海桐脸上戴着刚刚买的面具,在大街上收集之后可能会用到的物资。这几天正街人很多,让他想起上辈子挤地铁的感觉。
面具是随手买的,因为祭典的缘故,摊贩们都在售卖这种类似于傩面的面具。手法原始,审美粗犷,有一种诡异的美感。
在南部档案馆有一个名叫“脏面”的手段。其实对于现在的张海桐来说,南部档案馆那种面具才符合他的审美。
对于普通人来说,傩面及其衍生的面具已经很诡异了。但真的论起可怕,脏面更胜一筹。
张海桐认为这种脏面应该也脱胎于傩面的制作理论,主要用于精神攻击。但傩面比较抽象,脏面更具体一点。
张海楼对面具倒是不挑,不过观点和张海桐一样。这玩意儿确实差了点意思。他和张千军两人再次改头换面,混在人群里行动。
三个人分散开,互相离得却不远。随时可以照应,方便行动也方便跑路。
今夜是新娘出嫁的日子。他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动,装着泉水的竹筒放在怀里,避免丢失。
寨民手里拿着火把,熊熊火焰燃烧,热量抵消山风,竟然让人觉得热。从空中看,大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挤满了人。寨民汇聚成一条条火焰的长河,流向寨子最中央的广场。
张海桐走到石板广场。彩灯照的这里灯火通明,周围的寨楼已经挂上了更加鲜艳的彩灯。
广场中央还有燃烧篝火的痕迹。之前阿雅出逃的时候,这里在举办大寨里所谓的祭典。铁筷子三人原本要被火祭,除了阿雅,另外两个人不知道死没死。
今夜广场上安排了大量青年男女大跳傩舞,广场正中央——也就是原本燃烧篝火的地方架起高台。
新娘端正坐在其中,祭司戴着插着羽毛的巨大傩面在高台上跳着更加夸张的傩舞。他们个个高呼,嘴里念着当地语言。这种语言张海桐听不懂,应该是为了祭典专门写的祭词。
鼓乐声声入耳,敲击所有人的心房。
这是一场送新娘出嫁前的仪式,根据这些人的说法,应该是为了净化新娘浊气并驱除邪祟。
广场里里外外围满了人,大多寨民脸上都戴着面具,有些则只是绑在头上。
他们齐齐望向广场中央,仿佛一只只野兽看着他们的“王”。静默中透着疯癫。
张海桐在广场停留片刻,感觉身后有人靠近。本以为是张海楼,但又觉得不对。
他转头去看,竟然是个卖药人。
……
“大爷,我这有好药,您来点?”
卖药人刚想拍年轻人的肩膀,但那人很机警,立刻转头来看。
一张青面獠牙的傩面瞬间出现在眼前,两人靠的很近,此时距离更是一线之隔。卖药人是当地人,倒不是被面具吓到,而是面具空空的眼洞后面那双眼睛。仿佛赋予这张面具灵魂,整张傩面都活了一瞬。
“没钱。”
张海桐头也不回走了。
“好药”就是泉水的意思。泉水在被土司命令禁止私下售卖,但这玩意儿实在暴利,因此许多二道贩子趋之若鹜。
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市场的东西都能变成商品。只要赚钱,再离谱的市场都会有黄牛。越靠近新娘出嫁的日子,卖泉水的二道贩子就越多。为了荣华富贵,人何止是胆大包天?
胆大包天都算胆儿小的。
张海桐怀疑这些人都是托儿。正规渠道售出的泉水价格高,而且一水难求。二道贩子的价格比那个还贵,不是抬价是什么?
先前他们刚安顿下来的时候,张海桐还看见过雾琅花渣。这小子自从进寨后就跟他们分道扬镳,这是双方的意愿,没什么好说的。
但张海桐曾经看见他也被卖药人找上。雾琅花渣还挺想要的,不过他的身家买不起。他要那种东西估计是为了治疗眼睛——张海楼割他眼皮多少对眼睛造成了一些影响。而且他这样靠年轻一把力气吃饭的人,就算没有眼睛的问题,身体也或多或少会有些问题。
总之卖药人被这么干脆的回答弄愣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张海桐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
张千军站在人群之中,戴着蓝红相间的傩面的他安静的仿佛雕塑。张海楼对他的怪异已经见怪不怪了,自从喝过张海桐的血后,张千军整个人都变得格外安静。
病倒是好多了,就是人变了很多。
张海楼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惶恐和悲痛。
真奇怪,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窥探别人的秘密不是好习惯。在不影响正事的前提下,张海楼目前也没空探究这种个人问题。
负责鼓乐的人吹响长长的号角,厚重的声音荡出很远。所有喧闹为之一静。
三声响后,新娘被几个戴着傩面的小伙子抬起来。有人用苗语喊:“庆娘娘赐福——”
他们把新娘叫庆娘娘。在苗瑶神话里,庆娘娘是掌管水的神明。
赐福有点像观音甩杨枝,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而后新娘就被抬了下去,她坐的很高,几乎俯瞰所有人。抬着她的青壮年男子就有八个,将新娘拱卫其中。
张海楼笑了一声,说:“这是八抬大轿啊。看来鬼水峒里的新郎官儿是个讲究人,不做这一套,娶来的媳妇不安心。”
张千军的声音从面具里传来。“用这种仪式娶新娘子,新郎花怕不是个人。”
张海桐心想幸好周围嘈杂,不然这话被寨民听去,不得打的小孩屁股开花?
谁家好人办喜事爱听这话啊。念及张千军是病号,所以张海桐捏了一把张海楼的腰。
张海楼可不管张千军是不是病号,立刻将这份“爱”传递出去了。
三个人痛两下,两个小的立刻不说话了。
随着新娘归队,整支送亲队伍全部戴上面具。队伍最前方的祭司高声唱祭词,一句结束,号角再次吹响。
这一声,代表庆娘娘启程。
队伍缓缓移动,手里有泉水的人纷纷靠近送亲队伍。这些人也不都是六大寨的居民,还有一些外地人。
这些人就不允许戴面具了,全部露出正脸。
蒸不好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