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第10章 修洛阳宫(1/1)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0章 修洛阳宫

自从李志与前世记忆产生勾连,梦中的故事仍在继续。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梦中的李治也慢慢长大了一些。

一日,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凝望着一幅巨大的地图,心中思索着国家的未来战略。那地图上的线条纵横交错,宛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连接着大唐的每一寸土地。李世民的目光停留在洛阳这个重要的城市上,洛阳宫作为隋朝的东都,地理位置优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繁荣与昌盛。

李世民深知,加强对东部地区的统治至关重要,而修缮洛阳宫殿,不仅可以彰显大唐的威严,更能为日后的巡幸和政务活动提供便利。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渴望为大唐的繁荣做出更大的功绩。于是,旨意一下,各地纷纷开始征调兵士,准备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之中。

消息传出,朝堂之上,众人各有所思。大臣们的脸上露出不同的表情,有的忧虑,有的赞同,有的则保持着沉默。而此时,侍御史张玄素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他深知,刚刚从战乱中走出的大唐,百姓们急需休养生息,此时大兴土木,绝非明智之举。

此刻,张玄素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受苦受难的百姓,他们的家园被毁,田地荒芜,生活陷入了困境。他知道,此时的大唐需要的是安宁与稳定,是让百姓们重建家园、过上安稳日子的机会。而不是再次将他们推向繁重的劳役之中。

朝堂之上,张玄素毅然出列,恭敬地行礼后,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奏。陛下欲修缮洛阳之乾元殿,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妥。”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朝堂上回荡。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张玄素继续说道:“想当年,那豪华壮丽的阿房宫,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巍峨耸立,美轮美奂,然而秦国百姓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阿房宫的建成,看似彰显了秦国的强大与威严,可实际上却让秦国的民心渐渐离散。百姓们在繁重的劳役中苦苦挣扎,他们的汗水与泪水交织,心中的不满与怨愤也在不断累积。最终,秦国虽有如此宏伟的宫殿,却失去了民心这个最为根本的根基,走向了衰落与灭亡。”张玄素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慨,他仿佛看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看到了秦国百姓的苦难与无奈。

“再看那楚灵王的章华台,耗费巨资,精心修筑。那高台拔地而起,气势恢宏,装饰精美绝伦。但楚国也正因这章华台的修建,陷入了困境。百姓们被强征去劳作,田园荒芜,生计艰难。国家的财力、物力被大量消耗在这华美的建筑之上,而百姓的疾苦却无人问津。于是,楚国众叛亲离,曾经的辉煌也逐渐黯淡。”张玄素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他为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感到痛心,也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担忧。

“如今陛下欲修缮的这乾元殿,曾在隋朝便是靡费民脂民膏的象征。隋朝为了修建此殿,不知让多少百姓背井离乡,投身于繁重的劳役之中。他们抛家舍业,日夜劳作,只为满足帝王的奢华欲望。而当这宫殿完工之时,隋朝人民的心也就碎了。他们对朝廷的不满与绝望,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无法阻挡。隋朝也正是在这种民怨沸腾中走向了灭亡。”张玄素的声音中充满了沉痛,他希望李世民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隋朝的覆辙。

李世民听着张玄素的话,闷不作声,脸上渐渐露出不悦的神情。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在他心中,自己一心为了大唐的繁荣,修缮宫殿也是为了日后更好地治理国家,却没想到被张玄素如此直言反对。但是,听闻张玄素的直言,他的心中此刻也是充满了矛盾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张玄素并未因李世民的不悦而退缩,他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日渐昌盛,但刚刚从战乱中走出。百姓们历经多年的战火洗礼,家园被毁,田地荒芜。他们渴望的是安宁与稳定,是能够重建家园、过上安稳日子的机会。此时,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休养生息,让民众去重建那被战乱毁坏的家园,而不是再次将他们推向繁重的劳役之中。如果此时役使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去修缮宫殿,那便是重犯隋朝灭亡的错误。陛下之英明远胜隋炀帝,万不可步其后尘,否则恐怕比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陛下当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念,慎重考虑重修洛阳宫殿之事。”张玄素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忠诚,他希望李世民能够听取他的建议,为大唐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大臣们的心中既有紧张又有赞叹,他们不知道李世民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一些大臣们担心张玄素会因此触怒皇帝,遭受责罚;而另一些大臣则对张玄素的勇气表示钦佩,他们也深知此时大兴土木确实不妥,但却不敢像张玄素那样直言进谏。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朝堂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眼中射出一丝怒光。他紧紧地盯着张玄素,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心中恼怒,自己身为一国之君,难道连修缮一座宫殿的权力都没有吗?

此时,朝廷众臣们的心情也十分复杂。他们的脸上露出不同的表情,有的忧虑,有的赞同,有的则保持着沉默。他们知道,张玄素的话虽然刺耳,但却有一定的道理。他们也在思考着大唐的未来,希望李世民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开始冷静地思考张玄素的话,心中明白,自己确实有些欠考虑了。他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受苦受难的百姓,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他知道,自己不能为了一时的奢华而忽视百姓的疾苦,不能重蹈隋朝的覆辙。

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脸上忽然云开雾散,微笑着说:“你说得好啊!朕没有仔细考虑,以至于失误到这般地步。所有的建造工程都应该马上停下来。朕有魏征,有你这样的臣子做镜子,可以经常看见自己的过失,随时改正。”李世民的声音中充满了真诚和感激,他知道,张玄素的直言进谏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是为了百姓的幸福。

张玄素听到李世民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跪地行礼道:“陛下圣明,臣只是尽臣子之责,为陛下和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张玄素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李世民终于听取了他的建议。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张卿之忠直,朕深感欣慰。朕当以此次为鉴,今后更加谨慎地做出决策。”李世民的声音中透出一种无可更改的坚定和决心,他知道,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时刻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念,才能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随后,李世民下令停止了修洛阳宫的劳役,并赏赐张玄素彩帛二百匹,以表彰他的直言进谏。

散朝后,那彩帛与张玄素一同进入张府,彩帛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李世民的宽容和大度。

此事传到长孙皇后的耳朵里,长孙皇后也暗暗称赞了张玄素。她知道,张玄素的直言进谏是为了大唐的未来,是为了百姓。她也为李世民的宽容和大度感到欣慰,自己丈夫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能够听取臣子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

魏征对张玄素的勇气和忠诚满是感慨和敬佩,就连他也感叹地说:“张公论事真有扭转天意的能力,可以说仁义诚信之人的话,给国家的利益是很大的啊!”

梦中的李志,现在长孙皇后的怀中,也是一阵无语。他知道,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遇到这种杠精,杀又杀不得,杀了反而成全了他们的美名,皇帝变为暴君。但是历朝历代,这种诤臣大多出现在开国之初和蒸蒸日上之时,平庸治世几乎无诤臣生长之土壤,即便有,也是偶尔出现。可即便如此,诤臣也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就会像李世民一朝那样,杠精扎堆,除了张玄素,还有魏征、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陆德明等等,想一想就头疼。

李志总结为:当昏君,自己快乐,百姓受罪;当明君,自己受罪,百姓安乐。

在张玄素的劝谏下,大唐避免了一次可能的错误决策,百姓们也得以继续安心地休养生息,为大唐的繁荣富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而张玄素的勇敢和忠诚,也成为了大唐历史上一段佳话。

但是随后,张杠精就被发配给时任太子李承乾当老师,多年以后,李承乾受不了张玄素,甚至派人暗杀过。另外,几年后,洛阳宫照修不误,这也都是后话了。

五指云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尘叶知秋
龙尘叶知秋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 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 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
平凡魔术师
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
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
意外穿越全职法师世界的江寒,开局觉醒雷、冰系,附带法师辅助系统,开局即巅峰! 便宜老爹为何要藏身偏远小城,母亲又为何消失多年。 青丘九尾、雷兽夔牛、啸月天狼等图腾兽依次苏醒对人类来说幸运还是灾难,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变的越来越陌生,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便宜老爹是家族弃子,母亲的身份是什么呢?)
镇狱冥王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六年前,她被逼绝路,无奈嫁给一个活死人生孩子冲喜。 本以为生了孩子便相安无事,不料一纸DNA将她打入地狱; 一个孩子丢失,另外两娃命悬一线。 六年后,改名换姓携子归来,却被某人抵在墙角厉声警告:“想当我孩子的妈,门都没有!” “是吗?”大宝沉着脸说,“你不要妈咪,我就休了你!” 于是,大总裁痛失一子,打脸倒追过程中,发现一子又发现一子; 某人怒:“秦慕烟,你到底偷拐了我几个孩子?!” “你管我?
漠七七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莫奕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