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锦鲤小郎君

第86章 你会刺猹吗(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6章 你会刺猹吗

小儿郎说话间,江都的官员正带着人给稻谷称重……这是湿的,晒干之后再次称重,才是最终的亩产。

但即便是湿稻,增产也很明显。

张川柏听着一阵阵的惊呼声,既骄傲又快乐。

……后世有专家分析,唐代扬州的水稻亩产量可达三百斤。

这已经比南北朝时候高产!

但……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

扬州真正可称为“鱼米之乡”,要到宋代。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真宗年间引进了占城稻。

别看大宋积弱,人均粮食拥有量,笑傲各封建王朝。

张川柏现在没能力出海引进占城稻……占城稻产自占婆国,又称林邑。

能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产量,已经很不错啦!

“增长明显!很好!”裴英满意地说,“在我离任之前,你们给我一份大礼啊!”

他看着特意留出三分之一的稻株,笑道:“有农业神童在,再生稻一定也没有问题!嗯……届时和两季稻对比,看哪种方式更好。”

张衍适时提出:“我们还打算在稻田里养鱼,下一季稻谷收割之前抓禾花鱼。这种鱼采食落水的禾花,长大后鱼肉含有禾花的香味。”

禾花鱼,在唐代岭南地区已有,但广为人知已是几百年后的事。

“田家邀客启荆扉,时有村翁扶醉归。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

张衍能知道,当然是张川柏说的。

张川柏也对小伙伴说:“这种鱼成长得特别快,不过由于水田的局限性,一般体长都不大。到时候,我们一起捉禾花鱼啊!”

想想就有趣。

禾花鱼其实是鲤鱼的一种。

唐玄宗李隆基明令“禁断天下采捕鲤鱼”……其实禁不住,唐代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就有好几处吃鲤鱼。

现在还是贞观年间,李世民没有这个忌讳。

小伙伴们兴致勃勃,都说:“这个好!这个好!”

哪有小孩子不喜欢摸鱼的呢!

裴英和卢照邻等人,被张家父子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震惊迷糊了。

说来也奇怪!

张川柏会的,肯定是张衍教的。

那么张衍过去几十年怎么什么都不说,偏偏等到今年才一次次爆发?

排除所有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天意!

肯定是上天看皇帝文成武德,是圣明天子,才借一个小儿郎的口传播农耕新法!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才特意嘉奖小川柏?!

裴英心思百转,笑着感叹:“江都有张主簿,是百姓之福啊!”

张衍谦虚:“全靠官府和诸君的帮助。”

“我们并没有做什么……都是看到你家做出效果,官府才跟上。”裴英正色说,“今后你做主簿,官田那边全权由你负责。”

“多谢明府信任。”张衍诚挚地说,“我们父子再会种田,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官府的支持,也做不出成效。”

“哈哈~~”裴英听得很舒服。

还得是张主簿,既有才华说话又好听,前途无量啊!

“张主簿家这一季的水稻,由官府安排人收割。今日没割完的,明天继续。这是为了实验新农技。”裴英说。

卢仁勖第一个响应。

……自家儿子在那里吭哧吭哧割水稻呢!

有人帮张家割水稻,儿子可以有其他锻炼方式!

在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中,官员完成“视察张家湾”的工作,到下一个地方。

待这些官员走远,乡亲们才议论:“裴明府真的下地割水稻啊!他们去别的里坊,也会帮忙割水稻吗?”

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在古代妾室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争宠。她穿成妾室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去争宠。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惜将道德情操踩在脚下。国公府小妾:在世子妃眼皮子底下和世子暗度陈仓,真刺激!素王爷小妾:身为皇子侍妾,她争宠
佚名
萌娃小道士下山小焉宝叶灵焉
萌娃小道士下山小焉宝叶灵焉
不靠谱的师父,撒泼耍赖哄骗小徒弟的符箓也就算了,自己着急跑路,把三岁半的小奶娃独自一人赶下山去寻爹娘,还得肩负给道观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妥妥的坑娃吗!小萌娃身背破布袋,脚踏传送符,所到之处万鬼瑟瑟发
佚名
萌娃四岁半的下山小道士小焉宝叶灵焉
萌娃四岁半的下山小道士小焉宝叶灵焉
不靠谱的师父,撒泼耍赖哄骗小徒弟的符箓也就算了,自己着急跑路,把三岁半的小奶娃独自一人赶下山去寻爹娘,还得肩负给道观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妥妥的坑娃吗!小萌娃身背破布袋,脚踏传送符,所到之处万鬼瑟瑟发
佚名
重生1998: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重生1998: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林放重生了,回到了1998年的夏天。再一次面对被他伤害的虞悠然,他没有犹豫,“我会娶你”说得掷地有声。前世有太多太多的遗憾,这辈子他要一一弥补。还有这个时代,他说:且看我来征服。
管甚
穿越求生:我有一艘幽灵船
穿越求生:我有一艘幽灵船
穿越后,所有人都加入了航海求生游戏。每个人运气相同,获得的东西越好,遇到的危机也越大。而我获得了精品武器和一艘幽灵船……没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会活到最后的。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