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81章 上市
米国,当大地还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时,各个地区大大小小的药店外便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队伍中的人们大多神色急切,定睛一看,基本上都是男性,且其中大多数有着地中海发型,头顶的头发稀疏可见头皮,发量的稀少与他们眼中对生发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有的双手抱胸,试图抵御清晨的寒意;有的则不时踮脚张望药店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期待。
这些人如此急切,是因为经过多日铺天盖地的造势宣传,保护伞公司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生发剂即将上市。
对于饱受脱发困扰的米国男性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他们纷纷赶来,渴望第一时间体验这款备受瞩目的生发剂。
毕竟,第一批生产的生发剂数量有限,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可能改变自己形象的机会。
根据相关报道,这款生发剂一瓶的价格为150美元,这样的价格在这些米国男性的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更吸引人的是,这样一瓶生发剂能够使用一个月,普通人持续使用一年左右便能够摆脱脱发的困扰。
不过,也有说明提到,这种功效并不会改写基因,也就是说那些携带脱发基因的后代同样会被脱发问题所困扰,而这些潜在的脱发人群,也正是保护伞公司未来的客户群体。
按理说,以保护伞公司的技术,生发剂使用一次便能够治愈脱发,但资本家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有意降低了生发剂的功效,从而延长了消费者的使用时间,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
在洛杉矶的一家大型连锁药店,随着店员缓缓打开店门,清脆的门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原本在门外排队保持着一定秩序的人群瞬间躁动起来,如潮水般涌进药店。
药店的工作人员对此早有预料,他们当然清楚这些顾客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早早就将生发剂摆放在了店内最显眼的地方,在灯光的照射下,生发剂的包装显得格外醒目。
“快,那边有生发剂!” 一个中年男子眼尖,看到了货架上的生发剂,大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随即朝着那个方向快步走去。
他的动作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朝着他所指的方向涌去。
“别挤,别挤!我先来的!” 另一个年轻人被挤得有些踉跄,不满地喊道,他试图稳住自己的身形,但在人群的推搡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但此时大家都被想要购买生发剂的急切心情所驱使,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依旧你推我搡地朝着摆放生发剂的货架涌去。
人们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神中充满了对生发剂的渴望,仿佛那小小的瓶子里装着他们重拾自信的希望。
仅仅过去了十几分钟,药店货架上的生发剂便被一抢而空。
那些成功买到生发剂的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将生发剂抱在怀里,仿佛那是无比珍贵的宝物;而那些没有买到的消费者,则满脸失望和不甘,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失落和愤怒,纷纷围住药店的工作人员。
“把你们的存货都拿出来,我知道你们肯定还有!” 一个头发稀少的男子大声说道,似乎在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药店的工作人员赶忙解释:“先生,我们店里真的就只有这么多存货了,没有其他的了。我们也很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但确实没有更多的货了。”
工作人员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他们不断地向顾客们解释着,试图安抚大家的情绪。
“不可能,这么大的店,怎么可能就这么点货?你们肯定藏起来了,快拿出来!” 另一个人也跟着起哄。
工作人员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耐心解释:“各位,保护伞公司正在加紧生产,很快就会有新的生发剂到货。
大家明天再来看看,肯定能买到的。公司那边已经加大了生产力度,相信很快就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明天?明天还不知道能不能抢到呢!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今天再给我们弄点来?” 一个顾客不依不饶地说道。
“真的很抱歉,我们也没办法。但请相信我,公司那边已经在全力生产了,大家明天早点来,一定可以的。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大家能顺利购买。” 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劝说着,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保持着耐心。
在工作人员好说歹说之下,这些情绪激动的消费者们才逐渐平静下来,虽然还是满脸不情愿,但也只能接受现实,慢慢散去。
而这样的情形,此时正在米国各地的药店不断上演。
无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宁静的小镇,只要有药店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抢购场景和类似的争吵与解释。
在纽约的街头,人们在药店外排着长队,队伍中不时传来抱怨声和期待声;在芝加哥的社区里,药店开门的瞬间,人们蜂拥而入,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竞赛;在休斯顿的商业区,未能买到生发剂的顾客们与工作人员争论着,情绪激动。
米国的各大新闻频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纷纷对全国范围内这场疯狂的购物狂潮进行了报道。
在新闻画面中,可以看到各地药店外长长的队伍、店内拥挤的人群以及人们买到生发剂或未能买到时的不同表情。
记者们在现场进行采访,记录下了人们的心声和反应。
“各位观众,现在为您报道一则关于生发剂的新闻。近日,保护伞公司推出的生发剂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抢购热潮……” 新闻主播严肃而清晰地播报着,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千家万户。
电视机前,许多米国民众看到这些报道,不禁对秃头男士们对于拥有头发的渴望和疯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哎呀,没想到这生发剂这么受欢迎啊。” 一位家庭主妇看着电视,对旁边的丈夫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
“那些秃了顶的人肯定都盼着能有头发,这生发剂价格也不算贵,能让他们重新有头发,当然抢得厉害了。” 丈夫回应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理解。
“可这也太疯狂了,把药店都快挤爆了。” 家庭主妇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她想象着现场的混乱场面。
“没办法,现在脱发的人太多了,尤其是男人。而且这生发剂据说效果还不错,大家当然都想试试。” 丈夫分析着,他对脱发问题的普遍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但也不能这么挤啊,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家庭主妇依然有些担心,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
“放心吧,药店和相关部门肯定会想办法的。而且,这热潮估计过段时间就会缓解,等生产跟上了,就不会这么难买了。” 丈夫说道。
在另一个单身公寓里,一个年轻男子正躺在沙发上看着新闻。
他摸了摸自己逐渐稀疏的头发,心中有些懊悔:“早知道就早点去排队了,说不定就能买到了。唉,希望明天能抢到一瓶。”
而在保护伞公司的临时总部,公司的高层们正聚集在会议室里,看着各地传来的关于生发剂抢购的报告和新闻画面,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而兴奋。
“看看,看看,这就是我们产品的魅力,市场反应太热烈了!” 一位高管兴奋地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是啊,这次的造势宣传非常成功,第一批产品能有这样的抢购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另一位高管附和着。
“不过,生产部门要加快进度了,得尽快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位中年的负责人提醒道。
“没错,生产那边已经在加班加点了。而且,我们降低功效的策略很成功,这样能让消费者长期使用我们的产品,利润空间也更大。” 又一位高管补充说道。
“但也要注意质量,不能因为追求利润就忽视了产品的品质。毕竟,口碑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消费者满意了,我们的生意才能长久。通知下面的人,让他们盯紧药厂那边。” 保护伞公司ceo斯宾塞说道。
“是,斯宾塞先生。” 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赶忙说道。
“另外,市场部门要继续关注市场动态,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忠诚度。” 斯宾塞接着吩咐道。
“好的,斯宾塞先生。我们会密切关注的。” 市场部门的负责人点头应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发剂的热度并没有减退的迹象。
而随着米国市场的热销,欧洲市场也在加紧准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