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大哥是朱雄英

第83章 我有办法找到金银铜矿(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3章 我有办法找到金银铜矿

听到朱元璋的召唤,朱允熥推着朱雄英一步步的向前挪动,站在朱雄英身后看着朱元璋和朱标。

“你问你儿子吧。”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朱元璋开口对朱标说。

朱标点点头,脚下移动了几步来到朱允熥面前。

“是不是咱们大明境内都是这样?”

“啥?宝钞吗?”朱允熥抬头看着朱标。

“嗯。”朱标点点头。

“嗯。”朱允熥也学着朱标的样子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朱标闻言,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房间内一时鸦雀无声。

看着朱标紧皱的眉头,朱允熥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金融知识实在太难了,这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

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地练习。

而且就算学会,要给面前这两位不懂金融知识的讲解起来也会特别麻烦。

【希望户部的几位能出一个解决方案吧】

不一会,户部尚书郭允道、左侍郎王琚、右侍郎朱安仁三人来了。

三人对朱元璋行礼之后,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

“郭允道。”

“臣在。”

“咱问你,朝廷发行的宝钞为何百姓不认?”

“不认?”郭允道摸了摸戴着官帽的脑袋,脑细胞快速消耗着,思考朱元璋这句话的意思。

郭允道这个户部尚书上任不过半年,想当初他为什么坐上这个户部尚书。

不就是因为上一任户部尚书支持当时的户部杨侍郎的宝钞无用论被贬,自己才上来的么。

他心里明白,宝钞确实是没啥卵用,可是他不敢说啊。

只要自己说出来,可以肯定,自己这个才当了半年的户部尚书就可以直接下课了。

“这个,那个~”郭允道这个那个了半天,实在不知道说啥了。

“行了行了。”朱元璋朝他摆摆手,“咱算是用错人了。”

随后又将目光看向郭允道身后的一名中年男人。

“朱安仁,你在前朝户部任职多年,又担任户部侍郎五六年了,你说说。”

朱安仁是元朝至正二十年的左榜探花,高中之时年仅二十岁,可谓是意气风发。

奈何当时时局动荡,元廷岌岌可危,再加上朱安仁是汉人,得不到重用。

中了探花之后被分配在了户部,做起了一个闲散官职。

等到至正二十七年,才被提拔成了户部主事。

可惜这个户部主事只干了一年,随着元顺帝北逃,他这个户部主事算是彻底下岗了。

不过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被朱元璋召到了南京,继续在新朝户部担任主事。

干了九年的户部主事,直到洪武九年,朱元璋才将他提到了户部右侍郎这个位置。

也因为在户部任职多年,他对经济问题比较了解,也曾因为宝钞一事经常上书反对,常常惹恼朱元璋。

不过因为他为人较为正直,朱元璋也没有处理他,而是让他老老实实的在户部做事。

这次听到朱元璋主动找到询问宝钞的问题,朱安仁瞬间变成了话痨,开始给朱元璋讲了起来。

虾米为爱发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棺大吉
开棺大吉
有人说我是无垠之水,注定一生漂泊,晚年凄凉。我认为他说的对,因为我这一生不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人生轨迹更是起起伏伏,时运时好时坏,短短十几年,就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在我最阔的时候,在全国各地有十三家商铺,土地数块,投资过房地产,和山西煤老板一起投资过电影,还资助过内地某男歌手出唱片。而在我最穷困潦倒之际,寒冬腊月睡过桥洞子,就着雪水啃过冻馒头,甚至翻过垃圾桶,只求能翻到一些别人扔掉的残羹剩饭。
末日诗人
我的香酥老板娘
我的香酥老板娘
虽然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司机,但是我的艳福还不浅。最近,又有一件好事轮到我了…… 我写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
佚名
人在玄幻,塑造华夏传说
人在玄幻,塑造华夏传说
穿越玄幻世界,顾也获得一个祖宗编撰系统。只要他将华夏的老祖宗们,包装编撰成一个个威能通天彻地的上古大能,并自圆其说,获得传播度,那么就能从系统中获得奖励。自此,华夏的老祖宗们在波云诡谲的玄幻世界也有了传唱度。李白一剑开天、踏海斩长鲸;始皇铸天疆,抵异域入侵;女娲采石补天、大禹治水斩龙、盘古开天……
白尘
官场:破局后他成副秘书了
官场:破局后他成副秘书了
和女朋友恋爱多年后惨被分手, 她女朋友借着家里铺好的官路一路提拔成了副科长, 而他却惨遭开除。 再次醒来, 他爽快的答应了分手的要求,凭借着上一世的记忆在女副市长出事前, 赶到了现场救出了她。 后来,他深受副市长的重用,在官场上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佚名
公主她受命于天
公主她受命于天
关于公主她受命于天:郑珣在末世好不容易等到秩序重建,自己也当上了基地长,结果一朝穿越到一本真假公主的虐文之中,还绑定了一个吃瓜系统。在书中,大雍会在十年后灭国,而她穿来之时,大雍内外交困,沉疴难消。以郑珣的本事,哪怕乱世亦能自保,但她总停不下那颗操心的心。卖国的贪官?想刀。骗婚的间谍?想刀。恋爱脑宫妃?想刀。敌国的皇子?想刀。渐渐的,郑珣发现自己想刀的人总是死在她行动前,内斗不断的大臣们吵吵闹闹
隽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