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十四章 私造军械
谢谦。
翰林院一个编修小官。
按照规矩,他甚至没有资格参加早朝的朝会。
不过因为近来翰林院编撰《武安大典》,乃是大魏数一数二的大事,所以翰林院的编修才破例允许,参加早朝朝会。
就这,谢谦在翰林院编修当中,也并未排在前面,而是在末尾。
因为官职实在太小,所以在朝堂上,他的位置几乎都快要出了大门去了。
但在唐其的映象当中,却有此人的身影。
那年前身还没有消弭沉沦之时,曾主持过一届科考,谢谦便是那届科考的榜眼。
此人破有才华,可惜为人过于刚正迂腐,所以尽管前身对其颇为欣赏,却也一直没有机会提拔,入了翰林院数年,也只是混了个编撰而已。
唐其很好奇。
谢谦在朝会上提出洪阳县雪灾之事,皇帝已经亲自下旨,还有自己这个堂堂太子接下了差事。
如此一件治灾的小事,有皇帝开口,太子主持,是什么还能让谢谦不放心的。
不惜在朝会之后,站在门外等着自己,又来当面呈请。
救洪阳县百姓于水火?
一个雪灾而已,哪有这么严重?
思索之间,唐其开口道:“谢编撰,辛苦你在此等候多时,洪阳县之事陛下已然知晓,刚才在朝堂之上你也听见了,陛下亲自下旨,命户部、工部汇同京畿府一道,合力治灾,又有孤亲自领衔监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殿下仁德爱民,微臣敬仰之至,不过殿下久在宫中,洪阳县的事,恐怕,恐怕并不知晓明细!”谢谦神色间微微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咬牙说道。
见状唐其眉头一皱:“哦?难道还有什么隐秘不可?”
“微臣斗胆,请殿下借一步说话。”
“嗯,跟孤走吧。”
唐其从谢谦的态度上,察觉到了异样,映象当中,谢谦这个人刚直不阿,心直口快,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从来都不会吞吞吐吐,犹豫不绝。
哪怕在翰林院被雪藏多年,磨去了一些棱角,也不会改变太大。
所以能让他看起来这般三缄其口,不好直说的事情,肯定不是简单的事。
正好自己接了洪阳县的差事,也是想好了要搞些事情的。
当然要仔细听听,谢谦所知的,在洪阳县,到底隐藏着什么天大的事情。
带着谢谦一路来到东宫,随意给他赐了座,落座以后,唐其才开口问道:“谢编撰,现在可以直说了吧?”
“请殿下恕罪,非是微臣乖张,实在是洪阳县之事,涉及太大,微臣担心若是消息泄露,相关百姓怕是难以活命,这才未有明言直告殿下。”谢谦起身拱手道。
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唐其面色如常道:“无妨,你且说是怎么回事便可。”
“是。”
再次坐下,谢谦深吸了一口气,跟着脸上露出一副咬牙下定决心的模样,这才开口道:“殿下,洪阳县有人私铸军械,暗中倒卖,洪阳县百姓,被他们强行抓去铸造,危在旦夕!”
听到这话,唐其瞬间眼睛一眯。
私铸军械,暗中倒卖,这罪过可是不小,比谋反也就差了一点点而已。
而且私铸军械这种事,可以说暗中倒卖牟利,也可以说,是为了积蓄力量,意图谋反。
具体怎么说,还得看事发之时,查办之人怎么查,皇帝是什么态度。
要是真有人在洪阳县搞这种事,那还真是一件大案了。
念头一转,唐其沉声道:“你且细细道来,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殿下,微臣本是洪阳县东乡人士,月前回家省亲,却见往日热闹的东乡集市不知为何清冷凋敝,集市商户十有九空,往常东乡最常见热闹的各家铁器铺更是俱都关门歇业,不见人影。”
谢谦面色凝重,娓娓道来:“洪阳县本是产铁大县,县中有多处铁矿矿山,其中临近东乡的,就有三处官矿矿山,因而东乡也多有铁匠匠人,打造各类优质器具,声名远播。”
“就连京城之中,不少铁器商人,都是前往东乡集市进购。”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东乡集市最为热闹繁华的时候。”
“所以微臣眼见集市凋零,便不由得心生疑窦,后来询问了同族的堂兄才知道,原来在半年之前,洪阳县便来了一批官家,不仅强势收拢了洪阳县各处铁矿出产散落民间的所有矿石,还将洪阳县境内所有的铁匠匠人全部聚拢。”
“这些匠人被带走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有家属去县衙告状,还被驱赶打出,两个月前,有十几家匠人家属联合,从洪阳县出发,想到京畿府告状,可惜出发之后,就再没了音讯。”
“微臣听堂兄说了这些事,便借机暗中查探了一番,这才发觉,有大批军械从东乡送往洪阳县军所。”
“可惜微臣人微力薄,只能追查到此,下一步却是再无力了。”
唐其听完谢谦的话,不由得眉头紧锁。
大魏对军械的管制十分严苛,除了隶属于工部管辖的械作司,和直属于皇室管理的军造司以外,其它任何部门,任何官吏都不能私自制造军械。
除了军械的制造管理严苛以外,大魏对铁矿石的管理,也是十分严苛的。
官营铁矿自不必多说,每一笔开采,转运,都有详细的记录,除了相关的部门以外,其它任何部门都不得染指。
而在官营以外,为了保证民生所需,也留遗留一些产量很小的私营铁矿,出产主要用作制造一些农用及家用铁器。
私营的铁矿出产量小,且受冶炼管制,只能炼出杂铁,就算经过进一步的淬炼锻造,也很难达到制造军械的要求,所以朝廷的管制相对要放宽一些。
不过就算是如此,私营铁矿的出产,也都全部必须记录在册。
相关属地的主管官吏定期都会查证。
在此之外,还有上级部门,也会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如此这般的严密管控之下,几乎可以杜绝民间私自铸造军械的可能。
可要是按照谢谦所说,在洪阳县真有这么一批人,打着官军的旗号,强行控制洪阳县的铁匠,借洪阳县产铁大县的优势,暗中打造军械,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唐其眼睛微微一眯,眼底光芒闪烁。
那么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呢?
王遮风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