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3章 唐公李渊变唐王,直接安排隋炀帝杨广退二线
约法十二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废除所过离宫园苑:李渊命令军队不得侵扰百姓的财产,废除经过的离宫园苑,将宫女还其亲属。
不得入村落侵扰:军队屯驻时,不得进入村落侵扰百姓。
不得犯隋七庙:攻打长安时,约定不得侵犯隋朝的宗庙。
不得危害代王及宗室:保护隋朝的代王及宗室,不得对他们造成危害。
杀人者死:规定杀人者处死。
劫盗者死:劫盗行为同样处死。
背军者死:背叛军队的行为处死。
叛者死:叛变的行为处死。
约法十二条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赢得了人心。同时,李渊下令释放长安城内的所有囚犯,展示新政权的宽容和对司法公正的重视。又命人打开官府粮仓,向饥民发放粮食,缓解饥荒问题。
大政方针实施下去以后,城中百姓继续过着老百姓的安稳日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义军在大战之后重新修整,驻守要隘,维护治安。长安城中很快恢复了秩序。
在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五日,李渊在长安向全国发布公告,拥立代王杨侑为大隋的新皇帝,改年号为义宁,史称隋恭帝。同时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这等于直接免了隋炀帝皇上的尊位,让杨广提前退休了。
皇帝立了,李渊的地位和职务官衔当然也要提升一下,才能更加符合目前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此时五十一岁的李渊在进入长安城之前,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表亲戚杨广的压制,仕途坎坷,忍气吞声,这个时候,终于可以宣泄一下大半辈子的怨气,在自己当皇上之前,狠狠的过了一把官瘾。
在众人的拥戴下,李渊被封立为唐王,这是他在隋朝末年获得的最高封号,标志着他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崇高地位。同时还身兼多个要职:
兼任大丞相,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
兼任尚书令,作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主要负责行政事务,其权力相当于宰相。
兼任持天子符节,拥有代表皇帝行使权力的符节,是皇帝权力的象征。
兼任假黄钺,行使皇帝对军队管的理指挥权,李渊在必要时可代表皇帝征讨敌人。
兼任大都督,作为军事上的最高官吏,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李渊负责统领军队、指挥军事行动、负责边防。
兼任都督内外诸军事,这一职位使李渊能够总揽全国的军事事务。
兼任总录万机,相当于现如今国家总理,李渊被授权总揽所有国家行政事务。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李渊被拥立为唐王且身兼数职,将国家大权集于一身的状况,实属罕见。然而,在隋朝末年群雄割据、各自为王的特定环境中,他的多重身份不但彰显了当时政治局势的错综复杂,更进一步凸显了李渊作为领袖所具有的智慧与谋略。特别是他立代王杨侑为帝这一举措,绝对是明智之举,为他成功赢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源,极为合理地获取了政治层面的支持。
在合法合规地被拥立为唐王之后,李渊将武德殿设为大丞相府,并安排官吏处理各类政事。当然,他是不会忘记那些自晋城起兵,一路陪伴他出生入死、历经艰险、共同奋斗并最终成功入驻长安的亲戚与老弟兄们。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李渊与裴寂等人共同草拟了详尽的人事任免命令。尽管尚不清楚这些命令是否已得到新皇帝杨侑的审阅,但他依然果断地盖上大印,并在朝堂上当众宣布了这些重要的任免决定。
李建成被立为唐国世子。
李世民被封为京兆尹,并改封秦国公。
李元吉被封为齐国公。
接下来是裴寂,除了李渊的儿子们之外,裴寂的名字被放在人事任免名单的首位。李渊后来曾对裴寂说:“我能有今日,都是您的功劳。”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裴寂被任命为长史,负责协助李渊处理地方的行政事务,监督和管理地方的财政、司法、军事等方面的工作。
刘文静作为起义的重要策划者和执行者,任命为司马(在唐朝,司马的地位非常高,他们通常是皇帝的亲信和心腹,具有极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投靠而来的隋朝宫廷前考功郎中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
前尚书左丞李纲被任命为相府司录。
殷开山主动献城归附,被任命为大将军府掾,成为李渊的得力助手。
李渊在大丞相府任命了众多亲信和功臣,以此强化自身的统治实力。他借助这些亲信与功臣的辅佐,并且重用那些投靠而来的隋朝官员名仕,从而稳定了人心。凭借这些举措,李渊成功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为下一步称帝奠定了坚实根基。
唐公李渊成功进驻长安城,升级为位高权重的唐王,分封功臣名将,那么他会安于现状、固步不前吗?我们的高祖李渊绝对不会在此时止步。
那么接下来的历史车轮会朝着什么方向前行呢?我们下章再讲。
凌云朗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