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第78章 被李密蹂躏多次的王世充,反将李密玩弄于股掌之中(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78章 被李密蹂躏多次的王世充,反将李密玩弄于股掌之中

另一位长史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将军,邴大人说得没错。咱们现在正是需要巩固势力,扩大优势的时候,可不能因为这些顾虑就错失良机呀。”

李密微微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邴元真见状,又接着说道:“将军,您想想,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万的东都人望眼欲穿地盼着我们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如果连衣服都不能解决,那些人还会全心全意地支持我们吗?这份民心,咱们可不能丢啊。”

李密听了他们的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点了点头,说道:“罢了,就答应这笔交易吧。不过,大家也要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轻心,密切留意王世充那边的动静。”

于是,李密便命人与王世充商议好了交易的具体事宜。

然而,交易达成后,因李密占据着重要粮仓,能够饱食无忧,此前,每天都有上百个东都的人赶来李密占据的城池投降。那时候的洛阳城中,粮食的供应尚不充足,很多百姓和士兵都挣扎在饥饿的边缘。面对李密给予的希望和援助,他们纷纷欢呼着投入李密的阵营。

可当洛阳城中换得了大量粮食辎重,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后,投降李密的人却越来越少。李密见到这一情况,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懊悔。他喃喃自语道:“唉,我当时怎么就没能看清这背后的利弊呢?只想着解决眼前的困难,却忽略了王世充的谋划,这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于是,在懊悔之余,李密当机立断,立刻停止了与东都王世充的交易。

从这次的物资交换事件中,可以看出李密此时的状态较为急功近利。他在面对眼前的利益诱惑时,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冷静的判断,急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同时,身边长史等人的阿谀奉承也对他的判断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和冲动之中。这也提醒着,在复杂的局势面前,领导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王世充虽以布匹换得李密不少粮食,但东都洛阳人数庞大,填饱肚子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正在此时,他安排在李密军中的探子来报,称李密击败宇文化及率军返回之后,其麾下精锐之士与良马良驹大多在战场上不幸战死。同时,瓦岗军士兵亦疲惫至极,且因长途跋涉、连续作战,不少人染上疾病,战斗力大幅削弱。

王世充听闻此消息后,便盘算着要趁李密军队这种衰败之态展开进攻,可又忧心己方军队人心不齐,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左思右想,他便心生一计,找来左军卫士张永通配合自己上演了一出蛊惑人心的“神剧”。

左军卫士张永通按照王世充编导的剧情,在东都城中四处谎称自己接连三次在梦中见到了周公。

“周公”指的是周公旦,其是西周初年的杰出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帮助建立了周朝。他制定了礼乐制度,为周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被世人尊为“元圣”,是儒学先驱,其思想和实践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人的心目中,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周公代表着智慧、权威和正义,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因此,王世充利用人们对周公的敬畏和崇拜心理,编造张永通梦到周公的谎言,试图借助周公的神圣形象来增加谎言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王世充则立即进入这个自己编导的剧情,假装对张永通梦到周公之事很好奇,赶忙命人找到张永通前来向自己传达所谓周公的“旨意”。张永通来到朝堂后,面对群臣一本正经的说到:“周公说李密大逆不道,为祸四海,天人生怨,应当由王世充将军率领军队协助其攻打李密。”

此言一出,满城皆知“元圣”周公评价李密不是“好东西”,要求王世充引兵讨伐李密。

不仅如此,王世充还为周公在东都城中专门建立庙宇,每逢出兵之时,必定先到庙中庄重地上香祈拜。同时,他又指使巫师设场做法,大肆宣扬周公想要让仆射王世充即刻讨伐李密,参与讨伐李密的将士将会以此建立功业,如果不立即出兵,士兵都会染上瘟疫死去,命丧黄泉。

因为东都城中的隋军士兵大多是楚人,迷信思想颇为盛行,听闻此等妖言邪语,皆信以为真,纷纷请战。

因地域文化传统因素,古代楚地巫风盛行。楚地主要指的是古代楚国所辖之地,其范围在历史上有所变化。最初楚地主要指的是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

楚地在古代就有着浓厚的巫风传统。从先秦时期开始,楚地的巫术、祭祀等活动就十分活跃。例如,在楚国的宗教信仰中,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神灵、祖先鬼神的崇拜和祭祀仪式。这种巫风传统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楚人对超自然力量有着较强的敬畏和信仰之心。

楚地的文化传承中,神话传说、鬼神故事丰富多样。这些传说和故事通过口口相传、民间艺术等形式代代流传,不断强化了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关注和信仰。比如楚地的神话中有许多关于神灵、精灵的故事,这些故事描绘了超自然力量的神奇和威严,使得楚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和相信神秘事物。

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隋末唐初,天下大乱,战争频繁。楚地的百姓和士兵也深受战乱之苦,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而迷信思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他们希望通过祈求神灵的庇佑来获得平安和保护,摆脱战争的苦难。

在当今科学角度来讲,在古代,楚地民众由于缺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他们对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情往往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的作用。例如,一些自然灾害、疾病等,人们会认为是神灵的惩罚或鬼神的作祟,从而更加相信迷信的说法。在楚地军队中也不例外,士兵们面临着生死考验时,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来支撑他们。迷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凝聚军心的作用。通过传播一些神秘的说法,如梦到周公指示作战等,能够让士兵们相信自己的行动是得到神灵支持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战斗意志和信心。

因此,古代军队的将领们为了更好地指挥军队,时常会利用士兵们的迷信心理。他们会编造一些谣言或借助一些迷信手段来激励士兵,使士兵们更加服从命令,奋勇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迷信思想在军队中就更容易传播和盛行。

当时的王世充正是利用这个迷信行为编造的谎言,向民众和军士传达一种稳定的信号,即他的统治是得到上天认可的,是合法且正义的。这有助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为他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王世充因刚兵变不久,民心和军心都不稳定,便通过编造张永通梦到周公的谎言,并声称周公指示他讨伐李密,从而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这样一来,他在发动进攻时就不容易受到其他势力的指责和干涉。

王世充看到张永通凭借精湛的演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便立即精心挑选训练精良的士兵两万余人,同时精选两千余匹良马。

到了公元618年九月十日,王世充正式出兵攻打李密,出征队伍中军旗飘扬,且每一面旗帜上都清晰地写着张永通的名字,一时间军容极为盛大,气势逼人。

九月十一日,王世充的军队顺利到达偃师,在通济渠南面扎营。古偃师位于东都洛阳的东侧,两地相距约六十里(30公里)。古偃师即当今洛阳市偃师区,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洛阳盆地东隅,东邻巩义市,西接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区,南倚嵩山接登封市和伊川县,北与孟州市隔黄河相望。偃师因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息偃戎师”而得名,历史上先后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

为便于行军作战,王世充又命士兵在通济渠上迅速建造了三座坚固的桥梁。

通济渠建造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西段起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向东注入黄河。中段从洛口到板渚,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向东注入淮水。当时建造通济渠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唐、宋时期,通济渠(汴河)成为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承担着大量的漕运任务,对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济渠的开凿,使得黄河、淮河和长江的干道得以贯通,对南粮北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密得知王世充来势汹汹,处于战略考虑,留下王伯当防守金墉城,自己亲自率领精兵前往偃师,选择邙山这个战略要地,严阵以待。

邙山,又名北邙、芒山、平蓬山等,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部,东起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西至郑州市北广武山,长100多千米,山体被伊洛河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位于汜水东北部,由黄土低山丘陵组成,海拔180到230米;西段位于黄河谷地与涧河谷地、洛阳盆地之间,海拔250-450米。有平逢山、谷城山、翠云峰等33座山峰,翠云峰为邙山最高峰,其山顶部宽阔平缓,南北两坡陡峭,沟谷发育,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传说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宫以奉祀老子,附近还有道教寺观如吕祖庵、下清宫等。邙山还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周、东汉、曹魏等时期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

今日邙山的主要山峰包括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翠云峰、首阳山等。其中,翠云峰为邙山最高峰,海拔约150米,山顶部宽阔平缓。傍晚时分的邙山景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景色壮丽,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邙山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现代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密选择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安置好营寨之后,李密召集诸位将领开会,共同商讨应对之策。裴仁基率先发表见解:“王世充倾巢而出,洛阳城内必定兵力空虚。我们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镇守重要道路,如此可让他们无法向东进军。同时,再挑选出三万精兵,沿着黄河西岸迅速出击,逼近东都洛阳。而我军则在此暂且按兵不动。待等王世充后续再次出兵,我们再适时出击东都,对其进行逼迫,王世充必将首尾不得兼顾。如此一来,我军便有足够的冗余力量,而他们将会疲于奔命,如此,打败他们便是必然之事。”

李密听后面露赞许之色,说道:“你说得甚是有道理。如今东都洛阳的王世充军队,主要有三个难以对付之处。其一,他们的兵器打造精良,士兵作战勇猛;其二,他们已然决心深入作战,毫无退缩之意;其三,由于之前战事等因素,他们如今粮草即将耗尽,因此急于与我军求战。我们只需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不出,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们若进攻,城池坚固难以突破,想逃跑却又无路可退,如此僵持不下,不超过十天,王世充的头颅大概率就会送到我的面前。”

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将领考虑的作战方式却有不同,他们建议道:“依我们判断,王世充的作战士兵区区两万,数量甚少,而且前期多次与我军交战,他们屡遭挫败,士气低落,恐怕早已丧失了胆量。兵法上有云:‘兵力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展开战斗。’更何况如今我们的兵力不止超过他们一倍啊!况且江州、淮州新归附我军的士兵,皆渴望借此机会建立赫赫战功,我们应该趁着他们满腔锐气之时,果断出兵攻打敌人,必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我们的志向。”

于是,众将领纷纷大声议论,支持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将主张即刻出战的人占了十分之七八。

李密在这众将的意见之下,逐渐失去了判断,最终听从了即刻出战的建议。

裴仁基见状,深知其中利害,心急如焚,极力争辩。他言辞恳切,试图说服众人,但无奈众人并未被其说服,李密也不为所动。裴仁基见无力回天,气得直跺脚,连连叹息,对李密说道:“你这般行事,以后必定会后悔的。”

魏征此时对长史郑颋说道:“魏公李密虽然此前接连取得胜利,然而,战事残酷,在之前的战斗中,那些勇猛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大多已经壮烈战死沙场,如今士气也因为种种原因有所懈怠,如此状况,实在难以用来与敌人正面抗衡。况且如今王世充军队粮草匮乏,他们抱着必死一战的决心,这种情况下,正面交锋我们很难取胜。依我看,反而不如挖掘深沟、精心修筑高垒,凭借此等防御之势来抵御他们,如此坚持下去,不超过一个月,王世充的粮草必然会消耗殆尽,到那时,他们没了物资供给,必然会自行撤退。彼时我们再果断出兵追击他们,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不妨再劝说魏公改变主意。”

郑颋听后却一脸不屑,回应道:“你这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罢了。”

魏征闻言,他语气稍显激动,大声说道:“此乃奇妙且务实的计策,怎可说是老生常谈!如此绝佳的策略,你却不能理解,实乃可惜!”说完,魏征愤怒地拂袖而去。

凌云朗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野村极品神医
野村极品神医
关于野村极品神医:山村青年赵八两被村花周婷一颗石子砸中脑袋,落入水中,因祸得福获得了神农氏的一缕神魂,变得无所不能。他一身医术天下无双,活死人,肉白骨,哪怕你权倾天下、富甲一方,生死也在我一念间;他卖草药、办工厂、办企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成为隐居乡村的超级大富豪。一手医术,一手财富,过上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逍遥生活!
炊饼哥哥
嫁给病秧子冲喜后,我杀疯了
嫁给病秧子冲喜后,我杀疯了
前世大婚被换了夫君,叶南卿从战王府,沦落成了弃妇,喂下了慢性毒药,饱受折磨。得知真相后,她一把火烧了一切,却带着记忆回到了大婚之日。 面对前世害了她全家的仇人,她步步为营,将对方的阴谋逐个粉碎。 将对方踩在脚下恣意碾压。 本以为自己是孤身作战,无人可依,转身,却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被人世人敬畏战神的他,温柔地拥她入怀,为她遮风避雨,护她平安喜乐……
啾啾超爱吃
被亲生父母谋害,我化作阎王归来
被亲生父母谋害,我化作阎王归来
「风水玄学+中式恐怖+民俗灵异」 那年,我被亲生父母封入棺材,活埋进乱葬岗! 黄泉里走一趟,却因阴气太重,被百鬼刨棺,挖回尘世。 在阴曹地府与孤魂野鬼学尽了三教九流奇门异术,归来时已是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多年后与父母重逢,他们以为我是一条厌倦漂泊,渴望回家,摇尾乞怜的流浪狗。 殊不知,我是归来索命复仇的活阎王!
夜黑羽
荒岛求生,从世界末日开始
荒岛求生,从世界末日开始
丧尸病毒爆发,木工徐明达靠一把斧头杀出丧尸遍地的城市,在海边抢了一个小舢板,漂到了一座被人类遗弃的荒岛上。 他本以为自己就此安全了,谁知一觉醒来,一艘大船停在了小岛边上,从上面下来了一群青春靓丽的女孩儿......给我一个女人,我能建立一个大族,给我一群女人,我当然要建立一个帝国
竹筒夫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