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40章 叔叔跪侄子,天理不容的(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0章 叔叔跪侄子,天理不容的

典韦手里提着李修文来到李景源面前,将他扔在地上。

“殿下人带来了。”

李修文抱着大腿哀嚎,疼的冷汗直冒,典韦真断了他一条腿。

“哥,我疼,救我,救我。”李修武哀嚎的撕心裂肺,嗓子都哭哑了,如泣如诉。

李修文看到自家弟弟惨状,怒火攻心,强忍疼痛,满脸愤怒的质问道:“太子殿下,我们二人是你的堂亲,我父王可是你的叔叔,你安敢如此待我们。”

李景源俯身,指了指脑袋,问道:“带五城兵马司的兵卒闯东宫?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怒容脸的李修文当即就色变,急忙道:“什么闯东宫,我可没有,你休要血口喷人。”

李景源一脚将李修文踢倒,一字一句说道:“等你带着五城兵马司的人赶到东宫门口时,那就是闯东宫。”

李修文爬起来跪在地上,急忙解释:“没有,我没有闯东宫,我只是想问问太子殿下为何要杀赵叔,抓我弟弟。”

“带着三百个五城兵马司的人来问?”李景源一句反问让他说不出话来。

李景源看他就跟看白痴一样,摇摇头:“也不知道康毅王叔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居然生了你们这样的儿子。”

当初康毅王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修文、修武,是希望自己两个儿子能文成武就。

对这两个儿子是寄予厚望。

谁能想到这两个儿子越长越歪。

取名修文的大儿子偏偏脑子一根筋,做事冲动,不喜文,偏爱练武,最后成了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

取名修武的反而对练武不感兴趣,康毅王请了儒家名师做老师,结果没在儒道上有所成就,反而沾染了文人骚客的破烂习性,只爱寻花问柳,落了个风流纨绔的破名声。

“不准你骂我父王。”李修文还敢顶嘴。

李景源都无奈了,这李修文简直是个蠢笨至极。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王叔宁愿选择这纨绔风流的李修武做世子,也不选你。”

“李修文干的那些事情,最多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罪不致死。而你就是纯属找死了。世子之位给你,将来指不定会闯下什么惊天祸事,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李修文听此脸色涨红,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因为这话康毅王没少说。

“哥,救……我。”

“殿下,又晕了。”这虎卫军士都有些无奈,李修武太不经打了。

“泼醒,继续打。”

李秀文跪在地上,垂首磕头:“太子殿下,我弟弟虽说是九品武夫,但他常年流连烟花柳巷,身体亏空严重,连普通人还不如,还请殿下看在我父王的面上,网开一面。”

李景源似笑非笑道:“本宫把他打死了,王叔也就没了世子。世子之位就会落到你身上,对你有利啊。”

“你应该盼着我打死李修武才对。”

李修文立马道:“修武是我亲弟弟,哪有会盼着亲弟弟去死的道理。”

李景源一脸古怪,这家伙真是皇室宗亲吗?

不盼父兄早点死,那还是皇室吗。

该说单纯,还是说他们兄弟关系好。

李修文再次俯首:“太子殿下,虽不知道我弟弟犯了什么错,但我愿替他受刑。”

李景源问向执鞭虎卫军士:“打了多少鞭了?”

“二十六鞭。”

李景源淡淡道:“你这弟弟要受五十鞭,还剩二十四鞭。你既然替他受刑,那就翻个倍,你受四十八鞭。”

李修文深吸一口气,俯首道:“我愿受着四十八鞭。”

还算有些可取之处。

骑虎仙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关于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连续三日怒肝游戏猝死的吴信穿越了,但变成了流民,只能靠着官府救济过活。但值得安慰的是,那款游戏也跟着他穿越了,至少能让他在闲暇之余,找找乐子。
九九九八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豪门团宠+轻松愉悦+好运+暴富+爽文】【搞笑美人实则八百个心眼女主x老阴比总裁大哥x儒雅精明二哥x拧巴顶流三哥x臭味相投四哥】亲妈是个女海王,有天她带俞桐去见了个男人,“女儿,我要再婚了,你沈叔叔很
佚名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继续勉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我知道。”结婚三年,他离婚了,原因是妻子不看好他,并且妻子觉得他和她相差甚远。靠妻子不知道的是,他是百年难遇的极品天师,是超出任何
佚名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朱长峰从军队转业踏入官场,遭遇了明枪暗箭,也有旖旎柔情,看似风平浪静的官场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翌日登基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李尘重生了,这一次,他发誓只搞钱,绝不再当恋爱脑。前世高考前夕,跟喜欢了一个青春的校花表白,结果以“学业紧张,等上大学了我们再谈好不好?”为由拒绝。可上大学后,她却跟富二代从宾馆走出来,那一刻,李尘彻
长安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