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个九千岁,你们说我真阉了?

第24章 荒唐(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4章 荒唐

宫羽田退隐之前去南方办了一个退隐仪式,其实是想要促进“南拳北传”,让这帮人也加入中华武士会,但是人家肯定不乐意,于是就有了这个仪式。

意图是在“压”,用自身的强大逼他们加入。

但是马三擅自行动,没有领会到师傅的意图,用更激进的方式一连打败多名武人,搞的人家不太好看,于是宫羽田就必须处理了马三。”

这段背景是陈鸣结合历史上宫羽田的背景,自己的记忆,大家的台词以及自己打戏的对手推出来的。

王庆祥听了之后没第一时间说话,想了一会道:“我也问过一些朋友,跟你了解的背景大概差不多。反正左右也没有头绪,咱俩就先按这么演?”

“没毛病!”

陈鸣说完换了一个更舒服点的蹲姿,顺手把王庆祥的打火机揣兜里继续道:“那您看,我觉得我情绪应该是这样的。我打赢了比武,觉得给您挣了面子,但是反而受了您的训斥。

那这里就有两种演法,第一种是面服心不服,第二种就是情绪上直接表露出来。总之不可能心服口服,那不然也就没后边的事儿了。您说呢?”

“对,那我这边的目的应该是爱护自己这个弟子,想让他避避风头。”

一老一小俩人就这么坐在下着细雨的屋檐下,你一句我一句的慢慢把这段戏给推了出来。

半小时之后,王庆祥一摸兜掏出烟想要点火时,发现自己打火机不见了。

陈鸣一愣,马上一脸讪笑的从兜里掏出打火机给他点上。

“你这孩子!”

下午俩人上了妆到了片场之后,王佳伟依旧没跟两人交流,意思可能就是让演员自由发挥。

两人在一间屋子里一坐一站,就这么相对苦笑一下,硬着头皮开始了表演。

“321,开始!”

“为什么刀得有鞘?”

王庆祥听到开始之后坐在那里猛然气势一变,浑身透露着深不可测的意味,台词轻轻出口,陈鸣觉得压力扑面而来。

“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

“咔,嗯不错!王老师你换种愤怒的情绪试试,不要太平静。陈鸣,你下回换个自信点的语气试试。”

“好嘞导演!”

陈鸣答应一声,心里顿时有了底。

这意思不就是保一条嘛?

老王你的戏也没那么夸张啊,不难拍!

充满自信的陈鸣又跟王庆祥来了第二条。

“咔!很好,这次陈鸣要犹豫一点,王老师你平静中透着三分愤怒试试!”

“咔!,不错,这次陈鸣要愤怒!不满他的话!王老师完全平静,平静中有一些惋惜。”

“咔,这样,王老师你也站着,陈鸣也站着,你俩都站着再试试。”

“咔,很好很好,陈鸣这次表现的犹豫一点,不知道师傅的意思,王老师给我一个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陈鸣傻了,王庆祥也傻了。

就这么两句词,排列组合了一个下午还没拍完。

台词换语气,表情换情绪,这俩都对了还不行,站位也得换!

总之就是不知道他要什么。

你像别的导演会说这段戏我要一个什么场景,你是什么情绪,呈现出来什么效果。

可王佳伟不。

他就让你试,还夸你,嘎嘎夸。

人家也不说你不对,就说咱们多试几种,说不定有更好的呢?

可大哥,这才四句词你就这么着

那打戏怎么办?

挨打的动作不对?倒地的不优美?发力的不舒服?

陈鸣的眼神越发荒唐起来。

我的魔法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