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72章 汉派服装的海外倾销
电话那头是扬帆服饰的厂长刘志强:“谢总,第三批货已经发往满洲里了,按您的要求,填充物全部换成粉碎化纤“
“质检报告呢?“谢一扬打断他。
“都都做好了,“刘志强的声音有些发抖,“按正规流程检测,填充物"含绒量90"“
谢一扬满意地挂断电话。那些盖着红章的质检报告是他花大价钱从质监局买来的,足够以假乱真。就算有消费者投诉,也查不到扬帆集团头上——所有出口文件用的都是壳公司“满洲里边贸发展有限公司“的名义。
1991年11月5日,莫斯科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谢一扬坐在局长办公室里,面前是一份厚厚的投诉档案。窗外飘着今冬第一场雪,室内的暖气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寒意。
“谢先生,这是本周收到的第487起投诉,“局长彼得罗夫是个秃顶的中年男人,眼神锐利如鹰,“你们的羽绒服穿一周就钻绒,保暖性连棉袄都不如。“
谢一扬面露惊讶:“这不可能,我们的产品都经过严格质检“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这是中国质检总局的认证证书,每一批货都符合出口标准。“
彼得罗夫扫了一眼文件,冷笑一声:“我们拆解了二十件投诉商品,填充物最多含30羽绒,其余都是粉碎羽毛和化纤。“他推过一张照片,“这些衣服甚至没有缝制内衬,绒直接从针脚往外钻!“
照片上是件被拆解的羽绒服,内里一团糟,活像被宰杀的家禽。谢一扬心里清楚,这是他们最劣质的那批货,专供俄罗斯偏远地区的折扣店。
“局长先生,“谢一扬换上严肃的表情,“这一定是有人假冒我们的品牌。"长江服饰"是中国的名牌产品,绝不会“
“够了!“彼得罗夫拍桌而起,“你们中国人就会这一套!我已经通知海关查封所有"长江服饰",同时准备提起集体诉讼!“
谢一扬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局长先生,恐怕您搞错了一件事。“他从内袋掏出一张名片,“"满洲里边贸发展有限公司"才是这批货的出口商,而这家公司昨天已经申请破产清算。“
彼得罗夫愣住了,他接过名片,上面确实印着另一家公司的名字。
“至于我,“谢一扬微笑着又递过一张名片,“只是受中国服装协会委托,来了解情况的观察员。“
彼得罗夫的脸涨得通红,他意识到自己被耍了——眼前这个中国人早就准备好了金蝉脱壳的计划。
“你们你们这是商业欺诈!“彼得罗夫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谢一扬已经走到办公室门口,闻言转身:“局长先生,在俄罗斯,有哪条法律禁止一家中国公司破产吗?“他彬彬有礼地问,“如果没有,那我先告辞了。“
走出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大楼,谢一扬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张铁柱立刻撑开伞,挡住飘落的雪花。
“老板,伊万诺夫被逮捕了。“机械臂保镖低声汇报,“他的仓库被查封,损失超过两亿卢布。“
谢一扬轻笑一声:“告诉老赵,停止所有对俄发货,立刻注销满洲里边贸公司。“
“那伊万诺夫怎么办?“
“让他自生自灭。“谢一扬拉开车门,“对了,联系《莫斯科晚报》,发一篇"中国无良商家坑害俄罗斯消费者"的报道,重点批评那家已经"破产"的边贸公司。“
奔驰车缓缓驶离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谢一扬透过车窗回望那座灰色建筑。他知道,明天这个时候,彼得罗夫局长就会收到来自中国“有关部门“的正式回函,表示对“个别企业的不当行为深表遗憾“,同时强调这是“个案“,不影响中俄经贸合作大局。
至于那数万名受骗的俄罗斯消费者?他们只能抱着钻绒的“羽绒服“,在零下三十度的西伯利亚寒风中咒骂“中国制造“。而谢一扬,早已将四百万美元利润通过澳门赌场洗白,转入开曼群岛的离岸账户。
1991年11月10日,扬帆大厦会议室
投影仪上显示着最新的财务报表,俄罗斯市场的损失被单独列为一栏——“边贸公司投资亏损:120万元“。
“各位,“谢一扬环视会议室里的高管们,“俄罗斯市场的试水很成功,虽然因为"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导致了一些问题,但我们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
财务总监刘志强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他知道那“120万元亏损“只是做账手法,实际利润是这个数字的三十倍。
“接下来,“谢一扬点击遥控器,幻灯片跳到下一页,“我们要开拓东南亚市场。越南、柬埔寨、老挝,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同样迷信"中国制造"。“
市场总监王磊举手:“谢总,产品质量方面“
“维持俄罗斯标准。“谢一扬打断他,“但标签要做得更精致,包装盒印上中文、英文和当地语言三种说明。“
法务总监林志强推了推眼镜:“谢总,关于法律风险“
“所有出口合同通过香港壳公司签订,“谢一扬早有准备,“货款走新加坡账户,最后汇入开曼群岛。“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了老板的策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让法律慢一步。
“对了,“谢一扬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刘厂长,武汉国棉三厂的收购进展如何?“
刘志强一个激灵:“已经已经谈妥了,三千万打包价,包括地皮和设备“
“太贵了。“谢一扬皱眉,“告诉国资委,最多两千万,否则我们就去河南收购棉纺厂。“他顿了顿,“顺便提一下,张书记的女儿在英国留学,学费该交下一期了。“
会议结束后,谢一扬独自站在落地窗前,俯瞰长江。江面上货轮穿梭,其中不少都载着他的“特供版“商品,驶向世界各地。
“老板,“张铁柱走进来,“《莫斯科晚报》的报道出来了。“机械臂递上一份传真。
谢一扬扫了一眼标题——《中国劣质羽绒服害苦俄罗斯消费者》,文中将“满洲里边贸发展有限公司“骂得狗血淋头,却只字未提扬帆集团。
“处理得不错。“谢一扬将传真扔进碎纸机,“告诉公关部,准备一篇《中国服装协会严打假冒伪劣》的通稿,发给国内媒体。“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两下:“老板,伊万诺夫从监狱里托人带话,说要见您最后一面“
“没这个必要。“谢一扬转身走向电梯,“对了,让老赵把他厂里的质检主任处理掉,找个听话的顶上。“
电梯门关闭前,谢一扬最后看了眼窗外的长江。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如今正将“中国制造“的“福音“传向世界——以谢一扬的方式。
至于那些被劣质羽绒服冻伤的俄罗斯老人,那些在流水线上累垮的中国工人,那些被沉入西伯利亚冰河的无名尸骨,都不过是商业巨轮下微不足道的尘埃。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谢一扬早已参透一个真理:良心,是商人最昂贵的奢侈品。而他,从不做亏本买卖。
皇明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