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86章 开封府破
也不是没想过会败,但没想过会败的这么干脆。
南朝的精锐不是都打光了吗!?
怎么还会有如此强悍的部队留存!?
怕是把两红旗的精锐甲喇拉上去,都不一定能破阵。
代善也经历过浑河血战,见识过白杆兵和浙兵捅穿努尔哈赤白甲兵的场面。
他可以百分百确定,眼前的四千明军,比浙兵和白杆兵还要精锐!
光是从防御到追击,没有一人出错,就可见一斑。
震惊归震惊,代善却没有丝毫慌乱。
抬抬手,让传令兵去鸣金。
这些蒙古的骑兵虽然很差,但好歹也能用。
金鸣声大作,督战队后撤。
剩余的七千多轻骑才逃命似的往大寨内狂奔。
戚家军因为要考虑阵型,又没有马匹机动,追了三里之后,轻骑便已经远离设成之内,只能眼睁睁看着溃兵逃走。
戚远也只好下令,让大军回撤。
同时两封大体相近的战报,分别送往朱由检和多尔衮手中。
……
区区几十里路,朱由检在战后一个时辰就收到了战报。
但这份战报对他用处不大,蒙古早就不复横扫欧亚时期的荣光。
在明朝常年打压之下,整个漠南蒙古还能凑出十万兵力,就已经很超乎想象了。
战斗力更是和明朝普通边军接近,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边军摁着打。
战斗力根本不用提。
但这份战报对多尔衮却十分重要。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四路大军都不能败,一旦有一路失败,将明朝南方的士气提振起来,以南方的水网和大江天险,他和多铎几乎不可能打下来。
然而多尔衮离张家口实在太远了。
而且还要穿过整个北直隶。
两千多里的路程,几名清军轻骑,硬是跑了三天才跑到。
而这时,多尔衮已经抵达了开封府下。
暮色中的开封城墙在夕阳下泛着暗红色光泽,这座历经黄河泥沙淤积抬高的北宋都城,如今以三丈六尺高的夯土包砖城墙睥睨中原。
城头七十二座敌楼如同巨兽獠牙般凸出墙面,每座敌楼下都藏着贮满火油的陶瓮,这本是崇祯八年为抵御李自成准备的杀器,可惜在后来一次次守城战中消耗殆尽。
而由周王亲自掏腰包买的火油,早被守军刮去换了酒钱。
护城河引汴水而成,宽达二十丈的水面泛着油光,吊桥铁索早就不见了踪影。
西水门闸口的铁锁链早已锈成暗红色,去年冬天冻裂的闸板斜插在水道中,引得野鸭在破冰处啄食浮萍。
城墙西北角的安远门包铁木门虚掩着,门轴处的青石板被车辙压出深沟。
露出底下夯土层里掺杂的碎瓷片——这是当年金兵破城后,守将王禀沉入地基的三十万件钧瓷残片。
城头垛口后,破旧的“刘“字帅旗耷拉着。
抱着生锈鸟铳的守军蜷缩在避风处,墙砖缝隙里滋生的枸杞藤在北风中摇晃,几粒干瘪的红果落在守军结冰的毡靴上。
瓮城甬道里歪斜的粮车上,麻袋裂口处正流出霉变的粟米。
月前周王朱恭枵特意写信从南京户部调来的三万石粮草,在库中时还是新米,经南京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十二道转运,到城头已筛去七成耗羡。
剩下的也只是些陈粮。
但在怎么陈腐不堪,这座中原第一大城依旧顶住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多次猛攻,成功守住了河南道。
开封城外七里,多尔衮勒住缰绳,目光谨慎的看向城头。
四万铁骑鸦雀无声地展开阵势,两黄旗特有的鎏金棉甲反射着落日余晖,给枯黄的原野镀了层金边。
纵然他手里有两黄旗在,多尔衮还是觉得小心一点为好,一旦打不下就立刻转道,不能被拖延住。
右手轻轻抬起。
镶黄旗固山章京阿山当即吹响鹰哨,三声短促的尖鸣中,三百重甲巴牙喇翻身下马,将浸透辽东火油的草料捆扎成马鞍状。
这种用狼毒草与松脂熬制的火油,引燃效果一流,哪怕是土,粘上他都能烧个两炷香时间。
昨日多尔衮放出的细作用二十两黄金买通了守门把总。
只要这三百巴牙喇能把城门引燃,他就舍得派大军猛压。
而在他身后,还有三十门楯车。
这是专门为开封城头那十二门万历年间铸造的大将军炮准备的,虽然细作说那十二门大炮只有四门可用。
随着三百死士趁着暮色悄然接近时。
一分牛仔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