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2章 斛斗江湖,箭破米会
医士的作用不言而喻。
行军打仗,受伤在所难免。
但医疗跟不上的话,间接死亡的人数会比直接死在战场上的还要多。
武长风虽然手中有现代会药品。
但根本无法应对大规模伤员。
暂时还得依靠医士。
这方面武长风不可能亲力亲为,甚至懂得治疗方面,也不如医士。
所以,为劲勇堡招募医士,迫在眉睫。
不单单说行军打仗,就是堡内的家眷有个头疼脑热,总不能折腾到宣府镇去看病吧?
这个事情就委托给孙德旺帮忙了。
当初的油性笔,还是打下很深的情谊。
当然,武长风也可以求助王光誉,但犯不上。
……
接下来他们要前往城西去购买粮食。
保安州的粮库永兴仓也设立在城西。
大明现在各地征粮虽然大多折银,不过近年粮荒越重,很多地方仍是本色与折色一同征纳,保安州也是如此。只不过交纳本色粮比交纳折色银税更为重一些。
路过此处,便能看到有许多民众贪图方便,还是前来交纳本色税粮的。
此时在永兴仓的大门前,就停留着很多粮担车马,都是前来纳税的民众。
在那里,摆着几个斛斗,远远比普通百姓家内使用的大得多。
武长风略略一看,此时正有一个民户在交纳税粮,那斛斗上的小麦已是高高冒起,堆得尖了,不过其中一个仓大使模样的人,还在指挥旁边一个攒典小吏样子的人,小心谨慎地不断往上加。
最后,加得不能再加时,那仓大使对旁边一人喊了一声:“牛一脚,看你的了!”
旁边一个干瘦的中年男子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闻言他站了起来,也不说话,只是走到斛前,屏气敛息了半晌,猛然他一声大喝,重重一脚踢在那斛斗上,立时斛斗上的小麦散了一大片出来,掉落在地上。
那仓大使与攒典同时赞道:“好力气,不愧为一脚之说。”
那牛一脚踢完后又回去闭目养神。
那民户脸有苦色,那攒典则是笑嘻嘻地指挥一个壮汉将散掉在地上的小麦扫起来,大明潜规则,这些散掉在地上的麦粮都是归他们合法所有。
接下来,那攒典又指挥那民户继续往斛斗上加着小麦,直到又一次冒尖后,那民户此次纳粮才算完成。
武长风不由摇头,这些小吏的聪明才智都放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他看过一些史料,为了得到这些“耗余”,大明各地的粮仓小吏,从明初起,便大多苦练腿法,有些人甚至能练到一脚踢断一棵小树的。
除了这些“耗余”,那些民户纳粮的各种损耗杂费等加派还没计算在内,大明各地州县的加派,往往是这些正税的数倍之多。如此,明末百姓如何不苦。
看了刚才那一脚,张衡与熊冶二人也是惊叹,张衡道:“这家伙,怕是能一脚踢死一头牛哦。”
熊冶反倒是颇为激起热血,道:“有机会,某倒要向他讨教一二。”
武长风叹息一声。
这两个家伙没心没肺,没看到苦涩的百姓都被折腾什么样了。
一行人继续沿着东街往西边而去,一路上,街上到处是运载粮米前来纳粮的民众。
沿街米店也大多是人流滚滚,满是前来卖粮换银之人。
很多人出来时都是脸有苦色,显然粮价之贱,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在去年时,保安州一石米价高涨到五两银子,眼下众人出售粮米,却没有一家店愿意以哪怕一两的价钱购买,跑遍了全城,各家米店都是如此。
显然城内的米店已是达成共识,全部统一了价格。
武长风进入一家米店,打算购买一批粮食回去。
“六两银子一石,爱要不要。”伙计趾高气扬的说着。
张衡差点气爆炸,一把抓住伙计脖子,从柜台后面提了出来,凶神恶煞的骂着:“战汝娘亲!一石六两?你怎么不去抢劫!”
“市场价就是这样!”伙计丝毫不怂。
“我倒要看看你的嘴硬,还是我手掌硬!”
说着,张衡就要抽耳光过去。
伙计这才怂一下,但依旧强硬:“军士也不能强买强卖!”
“算了。”
武长风说了一句,转身离开。
这些粮商怕是连《大明律》里的“闭籴居奇”四个字都不曾识得。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明要亡了——当粮商伙计报出六两一石的天价时,他仿佛看到四百年后的房地产中介在明朝提前上岗。
而张衡揪人脖子的动作比锦衣卫还专业,就是骂街的词汇量略显贫瘠,翻来覆去只会“战汝娘亲”。
此时的张衡一把推倒伙计,呸了一口:“就你们这群商人,祸国殃民!”
……
武长风又在沿街几家粮店问了问价格。
大多数都是六两银子,至少少数看在武长风等人是军士的面子上,便宜一些,倒也不多。
武长风见此算是懂了。
如今正是农户卖粮换银子交税的时间。
三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