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大明锦衣卫81
1 铁炮上的私印
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掠过滩涂,沈墨的皂靴陷进潮湿的沙地里。三个渔民围着一件黝黑物事,见他走近,慌忙用渔网遮掩。
\"大人!我们正要报官\"
沈墨抬手制止,蹲身拨开渔网。半截炮管露出沙面,青黑色锈迹间隐约可见铭文。他取出手帕蘸了海水,用力擦拭炮膛。
\"司夜阑\"
三个字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渔民们倒吸凉气——这是登州卫副将的私印。沈墨翻转铁炮,瞳孔骤然紧缩:火门呈狼牙状,内壁刻着防滑螺纹,分明是建州\"狼牙铳\"的制式。
\"蓬莱角捞的?\"
\"回大人,就在沉船礁附近。\"老渔民比划着,\"潮水退时,桅杆还露在水面上哩。\"
沈墨指尖抚过炮身接缝处的锻打痕迹。倭寇惯用\"板目地\"锻造法,会留下流水纹,但这尊炮的纹路却是\"柾目地\"——朝鲜匠人最擅长的直纹锻造。
夜。值房。
三盏油灯将海图照得通明。沈墨用朱笔勾出几条航线:佛山至宁波,宁波至釜山,釜山至皮岛。笔尖在皮岛处洇开一团猩红。
\"这就说得通了。\"他蘸墨写下:
「晋商范永斗,崇祯三年获准采办佛山军铁」
「对马岛倭寇,岁入朝鲜铁料二百担」
「建州正白旗,去岁新增火铳八百杆」
墨迹未干,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沈墨吹灭油灯的刹那,一支弩箭钉入案几,箭尾系着半截账本。翻开泛黄的纸页,是潦草的朝鲜文:
「己卯年霜降 收:貂皮(上等)二百张」
「付:铁炮(狼牙式)六十杆」
「经手人:金氏船行」
账本末页粘着半片鱼鳔胶,隐约能辨出指印。沈墨取出司夜阑去年批阅的公文,两相对照——纹理完全吻合。
寅时三刻。铁匠铺。
老周用磁石贴着炮管移动,在第三接环处突然停住:\"大人请看。\"
月光下,磁石吸附的碎屑闪着蓝光。
\"这是\"
\"佛山铁特有的蓝灰渣。\"老周的声音发颤,\"当年戚大帅严令,广铁不得出海,就是怕倭寇得此精铁\"
沈墨突然抓住老周手腕。老匠人虎口处有道新月形疤痕——与账本上的鱼鳔胶指印分毫不差。
\"三年前。\"沈墨声音冷得像冰,\"你给金氏船行改过炮?\"
老周瘫坐在地:\"他们抓了我孙子\"
破晓的晨光透过窗棂时,沈墨得到了另一个名字:登州水师把总赵德海,每月初七都会在妈祖庙后接收\"海货\"。
翌日。武库。
沈墨掀开\"废铁\"堆的油布。七尊同样制式的铁炮赫然在列,炮膛内壁还残留着硝烟。最近的使用记录,是上月操演时\"试放旧炮\"。
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司夜阑书房见过的礼单:辽东都司送来的貂皮大氅,正好二百张。
2 齿轮的终极暗示
龙骨下的秘密
沈墨将铜制齿轮举到灯下,指尖沿着齿尖缓缓摩挲。
\"三齿……一齿……四齿……\"
他反复数了三遍,确认无误——齿轮的咬合齿数呈现\"3-1-4\"的规律。
这个数字太过熟悉。
沈墨猛地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崇祯历书》,翻到徐光启所作的附录。其中记载着一种用于火炮射程计算的\"石狮算盘\",算珠排列正是\"三上、一下、四余\"。
——314。
圆周之率。
沈墨的呼吸微微发紧。他想起曾在澳门见过的葡萄牙火炮手——那些红毛夷人用这个数字计算弹道,使炮弹落点精准得可怕。
\"所以……\"他盯着齿轮,喃喃自语,\"这不是普通的自鸣钟零件,而是某种火器计时机关的核心。\"
齿轮上的\"圣保禄学院工坊\"铭文,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传教士的阴影
次日清晨,沈墨拜访了登州城内唯一懂葡萄牙文的罗掌柜。
\"圣保禄学院?\"罗掌柜推了推水晶镜片,\"那是耶稣会在澳门的据点,最擅长造火炮和钟表。\"
他接过齿轮,突然\"咦\"了一声:\"这齿序……\"
\"怎么了?\"
\"三年前,有个叫费尔南多的传教士来过登州。\"罗掌柜压低声音,\"他曾在酒醉后炫耀,说能用"上帝之数"让火炮百发百中。\"
沈墨眼神一凛:\"上帝之数?\"
\"就是314。\"罗掌柜点头,\"他说倭寇重金聘请葡萄牙炮手,专门传授这个算法。\"
沈墨想起渔民打捞的铁炮——那些本应准头极差的倭寇火器,近年来却越发精准。
——原来背后有葡萄牙传教士的影子。
算盘与齿轮
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