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女杀神后,身份藏不住了

第46章 杀进皇城!大炎军神!(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6章 杀进皇城!大炎军神!

随着皇城宫门处,死的人越来越多,庞大的阴气被这些幽冥将吞噬,骇人的威压完全不怯金甲神将。

“承君门,破了!!!”

一声轰然巨响,一尊金甲神将,竟直接被一杆大戟枭首。

在承君门方向,秦破虏带着数百亲卫,马踏宫门。

那匹高大鳞马上的伟岸身影,一身狰狞的血色魔铠,周身恐怖的煞气仿佛凝成实质,手中大戟还在滴落着滚烫的鲜血。

乍一看,仿佛一尊从九幽炼狱中杀出的盖世魔神!

仙佛都难以阻挡他的步伐。

皇宫供奉中不乏佛门大能,有一尊大佛已经修成大金刚体魄,就在他口中念咒,唤出金光普世的大神通时,一颗光滑的大好头颅却直接随着血柱冲霄而起。

普世金光的大神通,顷刻间被七色神煞撕成碎片。

“玉京城中有妖邪,本将奉天子之令,取山河玺、人皇鼎肃清奸佞!拦路者,杀无赦!”

这位大炎军神淡漠开口时,战马缓缓向前,宫中的那些供奉和禁军却无一人敢擅动,都被逼得缓缓后退。

无他,军神威名太盛!

金甲神将被他一戟钉杀,一尊真佛被他一戟枭首。

普天之下,恐怕没有人能在中州战胜他。

而且即便在没有龙脉压制的中州之外,也没有见谁敢真正去与秦将军硬碰硬。

传言,他已经在武圣之境走到了巅峰,不仅是军中第一,还是大炎武道的第一人!

甚至有人说,若他有炎武帝同代,那大炎又要多出一位异姓王,甚至是能够节制天下的兵马的并肩王!

“秦破虏,你当真要反!?”

一位白眉白发的蟒袍老宦官站在宫殿檐角之上,厉声喝问。

“论官职,你已经成了镇西大将军,位极人臣。”

“论爵位,你也已经获封一等侯,是大炎军神!”

“咱家不知道,你到底还想要什么?!”

“遵太子令,夺玺,取鼎,诛妖后!”

秦破虏神色平静,看着面前越来越多大内强者,淡漠的眼眸中没有一丝波澜。

“吼!!!”

就在这时,承君门这边,突然传来一声震天的怒吼。

一头肩高如山,浑身雪白,无一丝杂毛的恐怖凶兽,踏着坚固的大殿金顶,纵身跃来。

它落下时,弥漫全场的兵家煞气都被压了下去,仿佛遇到了老祖宗。

“白虎圣君来了,今日未尝不能将军神斩于马下!”

禁军之中,有将领兴奋异常。

这头白虎圣兽可是圣上年少时的坐骑,吞过三大王朝气运,更是走过三大王朝的无数古战场,身上气数早就积累到了恐怖绝伦的程度。

若是在中州之外的地方,它一声怒啸就能镇杀武道宗师。

天下间,或许只有踏足十四境的无上者,才能与之一战。

“圣君,得罪了!”

秦破虏说完这句话后,没有再废话,血魔头盔之上,面甲落下,整个人犹如一尊盖世魔神,直面白虎圣君!

他身后那些心腹,也没有一个后退的,即便身上煞气被压制,还是狞笑着杀向宫中宦官。

很快,一批悍不畏死的药人来助,整个战场彻底混乱。

另一处,又有宫门被破。

一位千岁侯被人剁成肉泥。

来者手持双刀,面部遍布疤痕,一袭赤龙纹血衣激起无数人内心的恐惧,他的双刀像是阎王的判官笔,拦路者人甲俱碎!

“大雍王朝的血衣卫?!他们不是早就葬送在历史之中吗?”

血衣卫的名号一出,守着宫门的禁军遍体身寒,战意瞬间跌至谷底。

键盘打出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