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越坑鬼子越升职

第28章 我只有一个要求(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8章 我只有一个要求

随着客船靠岸,魏子昊打量了一下这处停靠的阿尔法码头。

看来运人和运油的码头是分开的,还得继续赶路。

于是赶忙又招手一辆黄包车,“去油码头,快!”

华阴油码头通常用于装卸石油及其制品,是为满足当地工业和交通运输的需求而设立的。

华国海军的军舰也是在这里进行维修给养和补充油料。

在魏子昊赶往油码头的路上,沪市一封加急电报已经飞到苏区根据地。

不一会儿,电报内容又传到了金陵国民政府。

在得到这份情报后,侍从室所有人这次没有任何怀疑。

因为那个机密泄露案刚完结,一切都对的上。

现在关键的是应对后天日军军舰的攻击。

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有强力武器,试试总没有坏处的。

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呢?

如果不是自己海军军舰性能老旧,用得着用沉船锁江这么憋屈的办法吗!?

“迅速给厚甫发报:令其派人去油码头接洽,看对方是何目的!?”

“是!”

魏子昊到华阴油码头后,立马找码头的牙行介绍,租下一个空仓库。

金钱开道,一路畅通。

在交付1个月的租金后,他接过16号仓库的钥匙就走进仓库。

此时,他从里面将仓库大门牢牢锁上后。

“系统,购买博福斯”-40毫米高炮6门;

h\/pj26-100mm舰炮6门;

m1919型岸防炮6门,放入眼前仓库。”

“好的宿主,花费积分。”

随着系统话音落下,眼前本来空荡荡的仓库一下子多出一个个巨物。

巍峨的炮身散发着冰冷的寒芒,旁边还摆放着百十来个大大小小的木箱子。

看到好不容易过万的积分又只剩2220分,魏子昊只能安慰自己:

一切都是为了杀鬼子。

“看看!”

走上前掀开油布,发现是组装好的三种炮。

围着转了几圈,发现全部就绪,上面还贴着使用说明。

“贴心!这样海军就有更多时间熟悉装备了。”

拿起刺刀撬开几个木箱,发现里面全都是炮弹。

看数量还不少,每门炮应该是配备了500发炮弹。

哇~超值!

小日本鬼子,既然敢来,就沉江里喂鱼吧!

国军海军舰队司令部。

此时的陈厚甫接到金陵来电,迅速将副官江左郢叫来。

“带人迅速去油码头看看,找一个胸口别着红丝巾的人。”

“是!司令。”

江左郢在领受陈厚甫命令后,带着两人迅速开车往油码头驶去。

魏子昊在购买好装备后,就退出了仓库。

检查两遍,确定已经锁好门。

他从系统里拿出红色丝巾,塞在里上衣口袋里。

然后就朝码头边最明显的地方走去,慢慢闲逛起来。

国民海军司令部离油码头并不远,江左郢在路上花了十分钟就赶过来。

进入码头后,他放缓车速慢慢的扫视码头。

码头上没多少人,不一会儿就寻找到那一抹鲜红。

“江副官,找到了!真有这么个人?!”

江左郢转头看去,在码头正中靠江的岸边,正站着的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年轻人。

胸口一抹红色丝巾,如同玫瑰花一样鲜艳。

“你好,先生,是来华阴游玩还是来做生意的啊?”

江左郢走到魏子昊旁边站定,目光看着码头上停靠的船只,余光打量着侧面的青年。

看到一个满脸英武,身着海军军服的人走过来搭话。

魏子昊心下了然,看来是海军的人来接洽了。

袍哥人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