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26章 养儿不肖,甚于失身
“夫人有事?”
彼此间关系没有缓和的余地和必要,单凭一个郑氏也不值得自己虚与委蛇,张岱便站在楼外直接发问道,并没有要邀请对方进去坐坐的意思。
眼见这小子油盐不进的模样,郑氏脸上神情微微一滞,但旋即又想到今天过来的目的,很快就摆出一副更热情的模样。
“今天我体中不适,没能共你兄弟一同出城送你阿耶。你耶行前,想必也有许多话语叮嘱儿郎吧?尤其是六郎,你近来越发的才力见长且有主见,胜过你弟良多,你耶想必寄望更深!”
郑氏先是对张岱恭维两句,然后又叹息道:“虽然同处一宅门内,人心却远若敌国。六郎你专心治艺,感知或浅,但我日前受你推举而执掌家事,却见多了族人怨忿嘴脸。
往常你耶在家,这些人还心怀顾忌,不敢过分的流露形面。但今你耶离家,东厢唯我母子,族人们那些势利冷眼想必会更加显露出来。”
“夫人是觉得治家艰难,着我告请祖母免此差使?”
张岱听完这话后便开口说道,如果郑氏真有这想法的话,倒还没有蠢到家。
郑氏闻言后摇摇头,又连忙说道:“如六郎前言,你祖母日渐老迈,我在宅中既是这样的身份,不替她分担,又能仰仗谁?
只不过有的困难终究不是一腔热念就能解决,族人们欲求甚多,家中进项却锐减,我纵使再怎么用心,也难做无面的汤饼啊!
所以想请六郎你将这一桩疾困入告你大父,你大父食邑的封物不是将要发放?能不能先挪出来做公用?”
“小事罢了,我这便引夫人去告大父。”
张岱听到这话后索性连楼都不进,抬手示意郑氏跟上自己去见他爷爷。
“我、我还是不去了,事告于六郎,你祖孙、你祖孙商议即可。我便先回东厢等候消息,劳烦六郎了。”
郑氏自然不敢直接去跟公公当面要钱,听到张岱这么说,便连连摆手后退。
张岱看她这样子又是一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两口子这幅德性估计是通过体液传播的。
他本来就有事去见他爷爷,更不会去吃郑氏送来的食物,见郑氏不敢同来,便自己往后堂走去。
张说自从重新回朝之后,也结束了之前在家无所事事的状态,尽管真正的军政要务还插不上手,但每天也会带回不少文史图籍进行整理编撰。
张岱走进来时,老头儿还在伏案书写,他便走到案旁去帮忙整理已经写好的文稿,将上面的内容略作打量,发现是在整理先天年间以来朝廷发授给诸边蛮夷酋首君主的诏书敕命。
张说的边事策略虽然略异于姚宋,但本质上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并不主张主动对外挑起大规模的战事。
在确保本身边防充实、拥有足够应变能力的情况下,主要采取羁縻纵横的外交手段去处置汉夷关系,直接的军事手段则只作为辅助。
张说的这种主张,也难说是个人的风格,更多的是时代的特征。大唐立国以来,也曾经历过短暂的卧薪尝胆,但很快便展开了全面对外开拓的步伐,一系列东征西讨的战事,奠定了区域霸主不可撼动的地位。
可是时间来到高宗年间,大非川、承风岭两次与吐蕃作战遭遇大败且损失惨重,让大唐君臣都开始有所反思。
所以高宗后期到武周年间,许多的政治人物都不热衷于边功。
武周名臣狄仁杰,开元前期的姚崇、宋璟,以及稍往后的张说等人,尽管他们各自本身还有出将入相的经历,各自才能也都是文武兼备,但是讲到对外战事的时候,都是持有非常慎重的态度。
宋璟甚至以不赏边功的态度,来打压边将尚武逐功的风气抬头。
尽管在这样的风气之下,这一时期的大唐仍然涌现出了唐休璟、张仁愿、娄师德、郭元振等一系列的边事人才。
但是到了开元天宝年间,一方面是朝廷上层尚武开边的风气大盛,诸边战事也都战果辉煌,另一方面就是汉人军事人才的缺席,到了天宝后期甚至已经是无胡则不能成军。
安禄山、哥舒翰这一对胡虏双子星崛起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咂舌。焚汉之膏腴,成胡之威名。
这其实也是“以夷制夷”这一战略思想的延伸,只是走的太远了,已经走到丧心病狂、理智泯灭的程度!
以夷制夷那是指的在自身掌握战略主动权的前提下,通过更加省力的方式手段来处理边事问题。
衣冠正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