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589章 准备
在马尼拉待了十多天,每天连轴转的贵族酒会和盛大夜宴,在招待上无可置疑,最后带着一大摞礼物离开了。
这样的英国特使,身上又没有携带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密信,重要性明显就逊色多了。随便就打发走了,想觐见陛下不可能。
相关情况汇报上来后,大楚皇帝郑国辉也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些英国佬,真是属狗鼻子的,对大楚帝国的动向基本上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即便英国人能猜出来,事关军机大事,大楚帝国也不会承认。
至于因此恼了英国人,大楚帝国更不会当回事儿。
事涉大楚帝国切身的核心利益,必须要果断的出手消灭隐患,而不是让扶桑联合舰队进一步的成长起来,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事儿别说爱德华七世反对没用,就是维多利亚女皇陛下从棺材里爬出来也阻止不了。
1907年初这阵子
大楚帝国陆海两军全部进行了新式军队整编,在指挥机构,军队编成,军服和装具,制式武器等方面汰旧换新,全面向新时代改进。
皇家海军涉及的仅仅是军服和海军士兵制式武器,军官包括06式白色制式礼服,白色制式大檐帽,夹克式常服,浅灰色作战服等等,军衔由衣领徽章,肩章和袖标组成,看上去英武帅气,特别有格调。
海军士兵上白下蓝,戴无檐军帽,穿海魂衫,配备05式762毫米制式冲锋枪,仅做短兵相接的自卫使用。
皇家陆军军官全部改穿06式灰绿色毛绒质地的制服,制式大檐帽,配领章,帽徽和勋章,穿起来英武不凡,很有气势。
皇家陆军士兵同样是灰绿色军装,采用棉布质地,换用新式头盔,形状接近于后世的德式m35头盔,胸前交叉的牛皮单兵装具,制式水壶,毛毯,穿着制式翻毛军靴。
陆军师编制中,团、营、连、排皆为“四四制”,一个陆军师下辖4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下辖4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下辖4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下辖4个步兵排。
除此之外
还配备炮兵团,工兵营,汽车营,侦察营,警卫营,师属卫生营等兵种部队,完善陆军远征师的作战阵容。
在改制整编后,一个甲级远征野战师合计13672人,战时还要配属补充兵团,教导团和辎重团,师属兵力总数很容易就超过17万人。
这是认真汲取了日俄战争经验后,对皇家陆军进行的全面整编,以适应大规模陆地战争决战决胜的新需求,进一步强化甲级远征野战师的战斗力。
从编制上来看
给每一个野战师增加了3~4成的兵力,强化了炮兵和重机枪的重火力配置,强化了运输能力,强化了后勤及战时医疗救治能力,其独立作战效能大大提高。
坦克部队作为正在筹组中的新式陆战王牌,暂时还没有配属到野战师中,而是作为独立的机动打击力量存在。
在战争时期,根据需要灵活调度。
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为了保守军事秘密,毕竟谁都不愿意把杀手锏早早的露出来。
大楚帝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军事准备,各项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在整个社会层面
却完全察觉不到军事准备的痕迹,国内进出口市场依然繁荣兴旺,一艘又一艘数万吨的新式海轮下水,海运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就如同战舰的更新换代一样,迅速发展的海洋新科技,同样体现在民用市场的海洋船舶产业上。
南洋重工生产的船用大型低速蒸汽轮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广泛的装备到新生产的大型海轮上,使得其航程大大的延长,消耗的燃煤不及原有的一半。
现如今
大楚帝国运营在欧亚航线上的大型海洋船舶,自亚齐港补给以后,中途不需要再停靠印度次大陆的科钦港,就可以直达红海沿岸的东非总督府辖下各港口。
远航欧洲返程时,继续在红海港口补给即可。
运营欧亚航线的单向航程,也从原本的45~48天,大幅度缩短到26~28天即可,两个月跑可以跑一个来回。
平均航速达到12节,运营效率提升了一半,燃煤消耗减少六成,这就是新科技带给世界航运的巨大变化一
正是有着无穷多的好处,促成大楚帝国各大航运公司纷纷退役旧船,打造新式大型海轮,造就了如今船舶产业的兴旺。
与此同时,金融业发展的势头也非常好。
在刚刚结束的日俄战争中,楚国和美国的金融家赚的盆满钵满,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仅扶桑一国,在战争中就消耗了高达16亿日元的巨额战争经费,这笔钱大多是美资银行贷款,少部分是英资银行贷款。
美英两国在背后支棱着扶桑人,终于打赢了这场战争。
扶桑国出人出力,美国人出钱,英国人充当幕后靠山,在这个世界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地区争霸的好戏。
在沙俄一方,出钱的金主则换成了法国,毕竟俄法军事同盟依然存在,这是法国在欧洲对抗德意奥三国同盟的战略支柱。
实质上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入到了楚国境内,转化成了武器弹药和粮草。
原因非常简单
日俄战争所使用的子弹和炮弹,超过八成都源于楚国制造,楚国本身就是世界顶级的铜出口国,也是南方唯一的发达国家,拥有极强的工业能力。
铜,硝石,硫磺和粮食这些必须的资源,大楚帝国都是世界级的供应者,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于是乎,美国人和法国人挥舞着支票,在楚国下订单,订购了整船整船的军火,动辄受数亿或数十亿发子弹和炮弹,直接从楚国本土运往北方。
属于扶桑的运往东京湾,属于沙俄的运往海参崴,然后再分发到各自部队中,用于在一场又一场空前惨烈的战役里博杀。
大楚帝国原本就是英、法、德主要的弹药供应商,也是刚刚落幕日俄战争中,最主要的受益者,帝国金融业在这场战争中得到长足发展。
美法两国用于购买武器弹药和粮草的资金,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楚国各大银行的贷款,占比超过一半。
作为日俄战争的中立国家,大楚帝国相关银行不会向日俄两国直接放贷,而是通过美、法银行绕了一个弯子,促成了上述武器的大笔交易。
这不是大楚帝国的工业实力决定的事,而是由帝国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和金融优势相结合形成的必然结果。
谁都不会想到,大楚帝国竟然是日俄战争的实际受益者。(本章完)
葡萄无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