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番第27章 官仓实存
道光六年秋,白露次日,通州粮仓的木门推开时,一股酸腐气息扑面而来,比去年更浓三分。仓吏王福贵用银簪挑起陈米,簪头沾着青黑色霉斑——账册上“新米入仓”的朱批下,藏的竟是五年前的陈粮。他踢开脚下啃食米袋的老鼠,鼠腹里滚出几粒混着泥沙的稻种,恰如他腰间竹筹刻着的“仓廪丰实”四字——那是载锡为粉饰太平所赐,此刻在霉斑中显得尤为刺眼。
工部值房内,张恪对着《京仓储备疏》皱眉,疏中“仓储充足”的朱砂批语与李顺暗中传递的“实存不足三成”数据相悖。他翻开《户部则例》,在“漕粮入仓”条目下发现前算学吏用米汤密写的提示:“卯酉刻,仓顶见。”子时,他爬上仓顶,月光下可见瓦当排列成“三”字形——这是前算学吏遗民的秘密符号,暗示官仓实存仅三成。
漕帮“永丰号”商船抵岸,船工老吴解开绳缆,露出船帮内侧的“米斗刻度”——这是前算学吏根据嘉庆朝标准改制的计量标记。“载龄的竹筹粮册,”他压低声音,“每石少记五斗。”盐丁王九叔会意,将刻度拓印在油纸内侧,混进送往京城的腌菜坛——这些油纸将成为前算学吏绘制《官仓亏空分布图》的底本。
北京肃亲王府内,载锡用竹筹拨弄算盘,算珠跳动间算出二十万石私粮的分赃比例。“通州仓改改粮册,”他将刻着“粮米万石”的竹筹插入《京仓黄册》,“每石加个‘虚’字,便是圣祖爷当年的‘虚仓备荒’旧制。”跟班呈上载龄送来的霉变米样,他冷笑命人磨碎掺入新米:“掺三成泥沙,再报‘鼠患损耗’,谁能查得?”
申时,绵志在户部后堂收到腌菜坛中的油纸,展开后见瓦当“三”字拓印旁,用《诗经》篇目标注着亏空粮仓位置:“《关雎》第三页,对应通州西仓;《蒹葭》第五页,对应朝阳门仓。”他刚要将数据录入《宗室用度对比册》,禧恩带着宗人府侍卫闯入,袖口竹筹刻着“禄米千石”:“听说户部在查‘虚仓’?我朝‘以礼储粮’,哪容得瞎折腾!”对比册被夺过撕毁,纸页纷飞间,“虚存七成”的字样刺痛眼帘。
子夜,道光帝翻阅《圣祖实录》,见康熙三十六年“虚仓备荒”记载,随手批注:“虚仓非空仓,需实数核计。”烛火照亮案头《京仓储备疏》,他忽然想起张恪前日呈递的《字典》残页,“仓”字部某页用炭笔圈着“米少匕”——拆解为“米少十”,暗指仓储少十之七八。他摸出嘉庆朝怀表,表盖内侧的微雕纹路在烛光下映出“仓空鼠肥”四字,与日间载锡进献的“丰仓图”形成诡异对比。
寅时,通州城外突然响起锣声,饥民们举着写有“官仓霉米,饿殍盈野”的破旗涌向城门。王福贵望着仓外人群,偷偷将前算学吏留下的“手量法”竹片塞进百姓手中——竹片刻着“一捧米重八两”,恰与载锡竹筹标记的“一捧米重三两”形成铁证。远处火光中,绵志望着被焚烧的粮册,知道前算学吏们用五年陈米霉变速度推算出的“荒年预警”,终究没能阻止这场人为的灾难。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