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番外第34章 南洋季风
1910年4月5日,新加坡丹戎巴葛港的蒸汽货轮汽笛轰鸣。小李蹲在码头暗处,望着信鸽扑棱棱飞向北方,鸽尾绑着刻有「工」字的竹片——那是南洋匠人公所的密信。
验货员递来浸着海水的帆布包:「闽赣春砂混了槟榔屿竹碳,」他掀开包角,露出底下压着的贝多罗叶,叶脉间用蜡笔描着七衡图轮廓,「三十六个工坊主按您说的,把砂粒铺在椰壳里,等雨季一冲,就是现成的磁导迷宫。」
小李捏碎竹碳粉,颗粒中滚出一颗细小的铜珠——这是天宁寺的回复暗号。他想起上个月陈阿水的密信:「洋人有x射线,咱们有季风和海浪。」于是他让南洋匠人把算筹刻纹藏在棕榈叶叶脉里,用咸水浸泡后,叶脉收缩会显形出只有铁锚堂能识别的星图。
三日后,天宁寺地宫。王阿福接过信鸽带来的椰壳,撬开塞子倒出潮湿的砂粒,里面裹着一片贝多罗叶,叶背写着:「竹制差分机已试造,用椰子油润滑齿轮。」
陈阿水用算筹挑起砂粒,在油灯下细看:「他们把七衡图摆成了星盘形状,」算筹敲在铜盆边缘,发出清脆的共振声,「当柏林的磁导炮扫过这片砂堆,会以为自己撞上了移动的北斗七星。」
王阿福递来一份褶皱的报纸,新加坡《叻报》头版刊登着「德国炮管生锈」的简讯:「南洋的竹碳粉陷阱随走私到了欧洲,」他指着报纸角落的航运广告,「小李他们用香料船夹带的矿粉,把算理陷阱撒遍了半个地球。」
4月15日,保定府算理公示墙的蒸汽灯突然熄灭。陈启泰举着煤油灯冲进控制室,发现投影仪齿轮间卡着半片晒干的棕榈叶,叶脉纹路与算筹刻纹惊人相似。
「大人,津浦线的磁导数据全乱了!」技术员递来示波器纸带,波形像被无数无形的手撕扯过,「就像……就像有人在铁轨上敲梆子!」
袁世凯踢翻脚边的竹碳袋,忽然想起铁锚堂的「乱纹共振」——三年前他曾在汉阳铁厂见过类似的磁场紊乱,当时匠人说是「铁器生锈的自然现象」。
同一时刻,东京湾的「大和一号」试炮失败。松本正雄从炮管里挖出一团黏糊糊的东西,凑近闻见椰子油的香气——那是南洋匠人用来润滑齿轮的材料,此刻却在高温下形成致命的黏着层。
「这是婆罗洲的树胶!」松本捏着那团混合物,发现里面裹着细小的竹碳颗粒,「清国匠人用热带雨林的树胶,把我们的去磁工艺变成了胶水!」
天宁寺地宫,王阿福收到小李的快马急报:「日本炮管卡壳,南洋匠人用树胶成功。」他将纸条递给陈阿水,后者正在用算筹计算柏林雨季的到来时间。
「该让北洋尝尝纯砂的厉害了,」陈阿水掏出怀表,表盖内侧刻着闽赣矿脉的等高线,「三天后暴雨,袁世凯的纯砂炮管会像糖人一样化掉。」
4月20日,柏林的雨丝混着煤烟落下。布劳恩盯着生锈的炮管,突然收到清国海关的「善意提醒」:「贵国磁导炮所用闽赣春砂,建议在雨季前返厂维护。」他捏着电报,想起陈阿水的「十斤掺一两」不是威胁,而是事实——春砂里的水合氧化铁遇水膨胀,本就是清国匠人用来开矿的天然炸药。
同日,北京南苑。「神机二号」在暴雨中充能,炮管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袁世凯望着窗外的雨帘,想起陈阿水说过的「纯砂易折」,下意识摸向腰间的翡翠算筹,却摸到一片夹在腰牌里的竹碳——那是三个月前铁锚堂「不小心」遗落的「次品」。
深夜,天宁寺塔顶。陈阿水接住小李派来的信使,对方从衣襟里掏出一颗椰子,壳上用刀刻着「兴」字。王阿福劈开椰子,椰汁里漂着一张薄如蝉翼的贝多罗叶,上面用火漆印着南洋三十六个工坊的联名暗号。
「他们用椰子壳当浮标,把算筹刻纹带到了好望角,」小李的信从叶缝里掉落,「现在每艘经过马六甲的商船,龙骨下都藏着咱们的磁导陷阱。」
陈阿水望着北方的雨幕,想象着柏林的匠人对着生锈的炮管一筹莫展,北京的技工在暴雨中抢修报废的炮管。他摸出光绪血书残片,残片边缘的焦痕在雨中微微发烫——那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留下的余温。
王阿福递来温热的竹筒茶,茶底沉着几颗槟榔屿竹碳:「舵主,南洋匠人说,等椰子漂到欧洲,洋人会以为是东方送来的礼物。」
陈阿水笑了,将算筹插入塔顶的抗磁砂堆。砂粒吸收雨水后,渐渐显形出不规则的纹路,像极了南洋匠人敲击铁轨的节奏。蒸汽钟敲过三下,他忽然明白:算理从来不是刻在竹筹上的死公式,而是像这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渗入每个掠夺者的齿轮缝隙。
竹碳粉在雨中聚成模糊的「工」字,又被水流冲散。陈阿水知道,这只是开始——当南洋的季风带着算理火种吹遍全球,每个匠人手中的竹筹,都将成为殖民技术的解构图。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