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230章 面目全非
今天周五了,下午学校大礼堂又开了历史公开课,跟学子们继续探讨历史话题。
今天主要两个问题:周瑜会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是被气死的吗?
问题放下去,有百分之七十的学子举手,表示肯定。
我略带玩笑的说:“周瑜是被气死,但不是被诸葛亮气的……”
我们先来了解有关史料。学子们知道祝妹妹是历史专业的,讲的都是正史。
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12月19日。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9月17日。
周瑜比诸葛亮大6岁。建安十五年,就是公元210年,周瑜在准备夺取益州、实施消灭曹操统一北方战略的途中,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三十六岁。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因劳累过度,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享年54岁。
从以上史料得出周瑜死的时候,诸葛亮才30岁……有学子马上否定:“这不可能!诸葛亮看上去比周瑜年纪大,气死周瑜那会胡须都那么长了,怎么可能是30岁的人?”
我笑着:那是演义,不是正史,我讲的是《三国志》不是《三国演义》,有学子说先静静听吧!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周瑜有广为人知的对手戏,然而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正史上周瑜和诸葛亮不熟,没有交集,是可以肯定的。
会场一片哗然,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我看到钟云霄、劳力,肖班长和李波都在后边坐着,朝我挥手微笑。
我们来梳理一下两个人的时间线就知道了,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做幕僚。不久,鲁肃先出使刘备这边。随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到柴桑,也就是今天江西九江这个地方,见到了孙权,表达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意愿。这次出使江东诸葛亮展现了纵横家的风采,孙刘联盟其实就是战国时的合纵策略,合众弱已攻一强。
这时候周瑜在哪呢?周瑜在鄱阳湖练兵。不久,孙权召回周瑜,周瑜才回九江,孙权先接见诸葛亮,后开内部会议,没有同时召诸葛亮和周瑜,两人未有讨论。《三国志》里关于这两人可能存在的交集,有两处记载。
第一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第二处,《三国志先主传》记述:当时周瑜率大军到夏口,刘备对他说:“可以叫鲁肃前来,一起聊聊呗。”周瑜说:“我有军命在身,不敢妄加安排,如果你想见鲁肃,就自己去吧。”又说:“孔明已俱来,不过两三日到也。”
《三国志》中关于周瑜和诸葛亮的交集,只有这两句话,由此可见,诸葛亮和鲁肃很熟,和周瑜可能只是打过照面,认识一下并不熟悉。而至此到最后的赤壁之战,几乎全是周瑜的独角戏,再没有诸葛亮的影子。
从正史记载,诸葛亮的主要活动集中在促成孙刘联盟,完成外交使命后便回刘备军中。而周瑜则是东吴军队的实际指挥者,双方虽同为抗曹联盟成员,两人可能因军事部署的不同,未在同一时间、地点会面。后续的军事行动由周瑜主导。
还有地位与职责的差异,周瑜作为东吴大都督,地位显赫,而诸葛亮当时仅为刘备的幕僚,尚未展现出后期的影响力。周瑜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军事指挥,而非与刘备阵营的低级谋士深交……这些都是史料记载。
至于说到周瑜会不会嫉妒诸葛亮,我想用高校时大辩论赛场上,同组一位学子的讲述来回答。当时,他愤愤不平地说:有什么好嫉妒的?
按史料记载,周瑜就是有可能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应该是208年冬天,赤壁之战前那个时候。那时的周瑜是怎么样的呢?
论家势:周瑜家族二世三公。诸葛亮破落士族,避难南阳。
论职位:周瑜在198年24岁的时候,就当上建威中郎将,相当于师长。诸葛亮还是在209年才当上军师中郎将。
论相貌:周瑜,长壮有姿态,在吴中号称周郎。而诸葛亮虽然身高八尺,容貌甚伟,但没人叫他葛郎,应该是没有周瑜好看。
论战绩:周瑜和孙策在江东攻城略地的时候,诸葛亮还在南阳种地。
论名声:周瑜、太史慈都被曹操看中,当时的诸葛亮还限于荆州人商业互吹的阶段。
论老婆:周瑜老婆是名满江东的小乔,诸葛亮老婆就不提了。
综合各方面来看,你们觉得周瑜会嫉妒诸葛亮吗?
台下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大家下意识摇着头。当问道周瑜会被诸葛亮气死吗?
有学子大声回答: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而是被罗贯中气死的……会场顿时响起异样热烈的掌声!
三国最大的意难平是谁?当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丞相。那被黑得最惨贬得最低的是谁呢?是周瑜,周公瑾,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这位杰出的战略家和战术家黑得实在太过分了。
正史上,东吴老将程普原先和周瑜不和睦,但后来也被周瑜的宽宏大量和个人魅力所折服!他评价说:“周瑜气度恢宏,与周公瑾交朋友就像喝美酒一样。”刘备形容周瑜时,也用了“气量广大”四个字。所以真实的周瑜不是心胸狭窄的人,相反很有气度。
讲到这我有些失落感:《三国演义》上演很久风靡全国了,我就是不喜欢看!虽说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夸张,说些无法无天的话,但把周瑜这种美玉人格丑化得如此恶劣,实在接受不了。
后来我的老师一再推荐我一定要看,说文学作品允许不真实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这部戏真的拍得很好……我知道很好,可把历史变得面目全非,让后人怎么学呀?真是可悲又可叹!
肖班长在后面举手站起来:“祝妹妹请讲一下,程普和周瑜不睦的原因是什么?”
我点头微笑:主要原因可归纳三点:
其一是资历与地位差异:程普是东吴元老,早年追随孙坚征伐黄巾军和董卓,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战功赫赫。而周瑜相对资历浅,虽有才华但毕竟年轻。孙权主事时,周瑜被提拔为大都督,地位超越程普,程普难以接受,心中不服。
其二是性格差异:程普性格刚烈、耿直,周瑜则行事稳健。这种性格上的不同,导致两人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冲突。
其三是军事策略分歧:程普主张稳扎稳打,周瑜则倾向积极进攻,军事策略上的差异也使二人关系紧张。
不过,后来周瑜以大度的胸怀折服了程普,二人关系逐渐改善,在赤壁之战中默契配合,共同为东吴的利益而战。
我停顿喝了一口水,又有学子站起来:“祝妹妹,听说诸葛亮娶的老婆很丑,洞房花烛夜被吓得够呛,是真的吗?”我抬头看到钟云霄看着手表,正示意我,时间差不多了,要到学校接孩子放学一起回家的。
我说:诸葛亮的老婆自称“丑女”,但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洞房花烛夜的故事着实惊心动魄,下一课再讲……谢谢!
此时大礼堂卷起浪潮般澎湃的掌声……
林青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