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0章 筛选稻种
七亩水田,不管如何,有这七十斤稻种也足够了。
“先泡水。”
“泡水?”赵大郎一脸疑惑。
赵清虎点头,“就是泡水,先把里面藏着的瘪犊子泡出来。”
赵大郎虽然脑袋有点懵,可还是依言将稻种倒进了水桶里面。
果然,很快就有一层瘪壳的稻子浮了上来。
“粮店这帮黑心的,瘪犊子这么多?今年收稻子的时候,咱们自己留种。”
用竹瓢把瘪壳的稻子全都捞上来,剩下沉底的,都是实心的,里面是有大米的,可以发芽。
“好了,这些湿种子用麻布袋装着,放进家里面阴凉的地方。记住了,接下来三天都要拿出来,连同麻布袋一起,早上的时候放在水里面泡上一刻钟。”
古代条件有限,赵清虎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若是有条件,应该掺和一些催生的药剂才是。
也不知道中药铺里面有没有相关方面的药剂,中医应该也没研究这方面吧。
“种子弄好了,咱们现在去山坳弄秧田。”
七亩水田,弄个五分秧田就好。
赵清虎选了一块一亩大小的,让五个郎动手在中间先垒砌田坝。
五个壮劳力一起动手,干活就是快,半个小时不到,田坝就好了。
“右边当做秧田,先把秧田的水全都舀出来,往旁边田里面舀,泥巴露出水面就可以。”
等水都舀出去了,赵清虎让大郎弄来轱辘开始碎泥,目的就是把秧田里面的泥跟水打成浆糊,这就是稻种育苗的温床。
赵清虎自己往轱辘上一站,利用自身重量将轱辘压进泥土里面。
五个郎轮换着上来,两个郎一组开始拉。
在两个郎的拉扯下,轱辘开始前进,下面带着木刀刃的轱辘开始转了起来。
一下子,泥水飞溅,像是打蛋机一样。赵清虎挎着站在上面的木箱上,总感觉胯下凉飕飕的,泥点子往上蹦。
足足轱辘了三个小时,五个郎都累瘫在了田坝上,秧田内的泥浆才达到了赵清虎的要求。
这泥浆,黄色之中带着黑色,是之前撒进来的黑土,如今也成了泥浆,成了秧田里面的养料。
时间刚刚好,一上午过去了,秦氏带着大丫把父子六人的午饭送了过来。
“哎!”
看着五个儿子累得够呛,赵清虎叹了口气。
找个时间要去一趟县城,弄一头牲口回来,不管是牛还是驴子,总比用人强。
吃过饭后,赵清虎弄来了丁字形木推子,初步将泥浆打平。
之后就是平田器上场。
这东西,十分简单,是他找王木匠弄得,就是两长两短的木板,弄成一个长方形框子。
两个郎下田,一左一右站着,各自拿着长方形的一个角,把平田器立起来,让长方形的一条长木板压在下面的秧田上,抬起来一些距离轻轻砸下,凹凸不平的泥浆立马就平了,就这样一路捋过去,反正劳动力多,后面也跟着一个郎,弄一块光滑的木板,再往上一抹,一条一米四五长短的、平坦的育苗区域就出现了,看上去就喜人。
这就是传闻中的,精工出细活。
赵大郎见了,眼珠子都亮了。
“爹,这个一定行,稻种撒上去肯定能出苗。”
钓雪寒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